日历狗
万年历

艾灸

2020/7/8 16:02:41
万年历日历:艾灸知识
艾灸知识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医学瑰宝,虽弱现代人不常用艾灸了,但是艾灸作用是很多养生保健方式都代替不了的。艾灸应用得当不仅可以养生保健,还能治疗某些疾病,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医疗手段。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艾灸的作用都有哪些吧。

【做艾灸的6大好处】

艾灸的作用1:防病保健

据现代医学证实,做艾灸后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大大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有效改善部分人的亚健康状态。做艾灸还有助于某些疾病的康复,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艾灸的作用2:通经活络

我们人体全身都被经络覆盖,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只有经络足够通常,才能有助于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能及时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旦人体经络不通,各类疾病就容易找上门。

艾灸的作用3:祛湿散寒

经络中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如果身体湿寒之气较重的话,经络气血运行就不畅。改善体内湿寒之气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通过对穴位温热刺激,能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加强身体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的作用4:平衡阴阳

人体内阴阳失调的话,则身体就难以保持健康,易发生各类疾病。阳气过剩或者阴气过剩都是阴阳失调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让阴阳重新平衡。

艾灸的作用5:行气活血

中医讲究说气血维持生命健康的本源,只有气血足够充足,人的生命形态才是趋于正常的,而艾灸正好可以促进气血的回复,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

艾灸的作用6:回阳救逆

早在我国古医书上就有记载,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虽说以现代人眼光看难以理解,但艾灸确实的作用确实很强大。

【温馨提示】艾灸的作用虽然多,但是要施行艾灸应到专业的中医机构哦。


三伏天艾灸几天灸一次

三伏天艾灸需要讲究其疗程性,也就是要按照规律性来安排好艾灸的频率时间。那么,一般三伏天艾灸几天灸一次呢?三伏天艾灸能天天灸吗?三伏灸艾灸可以每天灸,但是没必要,只需按照疗程来进行艾灸即可。

三伏天艾灸几天灸一次 三伏天艾灸能天天灸吗

三伏天艾灸只需按照三伏的时间表在初伏前、初伏、中伏、末伏以及末伏后各艾灸一次就可以了。

三伏天艾灸能天天灸吗?

正常来说在三伏的时候是可以天天做艾灸的,艾灸的时间选在中午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人的精气神是最旺的,能够战胜自己体内一些病寒,在这段时间里,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为旺盛,中午能达到最顶点,此时艾灸可以很好的调理自己的身体,补益气血的效果也是最佳的,但具体的怎样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定。

每天做艾灸需要先掌握艾灸适应症,这样才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在特定的保健穴位上,天天灸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但艾灸时注意距离皮肤不要太近,避免烫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艾灸是不太合适的,比如发烧,有阴虚内热的时候,艾灸不太合适。

做艾灸是长期坚持方能见效的,这一般是指一些慢性的疾病需要进行艾灸治疗,再做艾灸的时候前几天每天艾灸做一次,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可以每隔一天做一次艾灸,或者隔两天做一次艾灸,连续做两到三个月艾灸就有效果了。

哪些人适合做艾灸?

1、夏天爱吹空调,一年四季常吃寒凉食品。包括温度低的冰品和性寒凉的西瓜、香蕉等。

2、喜欢荤菜,常吃大鱼大肉。

3、工作时间不规律,有时候会熬夜,晚间11点前难得入睡。

4、工作压力大,很少心绪宁静,有时会抑郁、烦躁,甚至发怒。

5、因为各种原因,有时会做违背心性的事。

6、有慢性病,比如:鼻咽炎、胃肠炎、妇科炎症等。

7、有时会失眠、头晕、头痛。

8、有时会对人、对事失去兴趣。

9、手脚冰凉,性冷淡。

10、因为怕被晒黑,或者是工作忙碌等原因,难得晒太阳。

11、讨厌运动,或者是没时间运动。

12、今年你已经迈过30岁的门槛。

13、爱穿低腰裤或者超短裙。


三伏天艾灸哪个穴位除湿效果好

三伏天天气炎热的同时,气候也比较潮湿,这便容易导致我们体内积累湿气。那么,一般三伏天艾灸哪个穴位除湿效果好呢?你知道2020三伏天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教我们的三伏天祛湿艾灸穴位。

三伏天艾灸哪个穴位除湿效果好 三伏天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

1、丰隆穴

丰隆穴属胃经,又联络脾经。丰隆穴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丰隆,丰者大也,隆即盛意。这样看来,丰隆穴似乎是使人丰满隆盛,其实恰恰相反,这个穴位有减肥消脂的功效。

取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手法: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2、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3、解溪穴

解溪穴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取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三伏灸常用穴位: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在临床中,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

2、关元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关元穴的作用:温肾阳、提性欲,补虚,壮阳的作用。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穴。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

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到今都把此穴作为保健要穴。

3、神阙

神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我们知道,胎儿在母体的时候,是靠脐带连接到胎盘接受母体的营养,古今以来,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阙的保养,称神阙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本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4、中脘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尤其是对于胃的各种疾病具有良效,总之以治疗消化系统为主,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2020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7月之后,我们便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个时候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而“冬病夏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艾灸。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需要根据情况来选择。另外,艾灸时间一定要计划准确。那么,2020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什么时候呢?一起来看看2020年三伏天灸时间表一览。

2020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2020年三伏天灸时间表一览

2020年三伏天艾灸最佳时间:7月6日至9月3日。

具体艾灸时间安排如下:

1、伏前预热灸时间:2020年7月6日-2020年7月15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2、初伏灸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3、中伏灸时间: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4、末伏灸时间: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5、伏后加强灸时间:2020年8月25日-2020年9月3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湿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仅供参考)

注意!这四种人不适合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此外,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

三伏天艾灸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就算你适合艾灸疗养,也需要了解关于三伏天艾灸注意事项。艾灸需要注意的东西有很多,其中,分为三个阶段的注意事项,即艾灸前,艾灸期间以及艾灸后。具体以下为您介绍三伏天艾灸前、期间、后须知要点。

三伏天艾灸注意事项 三伏天艾灸前、期间、后须知要点

艾灸前注意事项: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3、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艾灸期间注意事项:

1、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后注意事项:

1、灸后要保持心情平静,努力做到忘掉疾病、忘掉烦恼,这样才有利于使艾灸达到更好的疗效。

2、灸后适当多饮水(水温烫嘴皮子为宜)或多食稀粥,因为艾灸过程中会通过皮肤蒸发一部分水分,多饮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施灸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的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也可以艾灸足三里穴、涌泉穴引火下行,或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灸,很快上述症状就会消失。

4、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一般情况下,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几小时后再洗澡。

5、灸后忌食生冷、辛辣、肥厚食品,不饮酒、不吸烟,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可以适当多食蛋白。不可饮食过饱,但可以少吃多餐。

6、灸后部分人会出现大便干的情况,可使用蜂蜜、藕、芹菜等进行调理。

7、生活方面要注意,房事要有节制,睡眠要充足。

8、不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减少每天上网、看电视的时间。


三伏天艾灸养生:艾灸治颈椎病方法

导语: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三伏天“灸疗”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同时也可以治疗上班族的颈椎病。长时间在办公室不活动,明显感到颈椎更加僵硬。不妨趁着三伏天的到来,利用艾灸疗法治颈椎病吧。那么三伏天艾灸养生如何进行呢?为您介绍艾灸治颈椎病方法及艾灸治颈椎病注意事项。


三伏天艾灸养生:艾灸治颈椎病方法 治颈椎疼痛 不妨试试艾灸

艾灸治颈椎病方法

1、取穴:颈夹脊、风池、大椎、啊是穴。

2、灸法一:艾柱隔姜灸,取黄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5~7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3、灸法二: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5~1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4、灸法三:温灸器灸,点燃艾绒在颈部来回熨烫,直至施灸部位发红为止,每天1~2次,每次约30分钟,7天为1疗程。

5、灸法四:将点燃的艾条像鸟雀啄食一样对准所选穴位,活动施灸。一个穴位雀啄样施灸100下,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

艾灸治颈椎病注意事项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治疗颈椎病对缓解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平时应劳逸结合,尤其是伏案工作的人,更应多加注意,一般45分钟左右就应适当休息一下,从而放松颈肩部及全身。每日起卧定时,并按时进行体育锻练,夜卧枕头不可过高或过底,并注意颈肩部的保暖。

专家表示,艾灸能治颈椎病。艾灸是用艾绒或者其他物质,点燃后熏灼皮肤的一定部位来治疗疾病。利用艾灸的温热效果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祛湿散寒,疏通经络、温阳补中。艾灸对于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痛、颈痛、肩背疼痛及上肢疼痛效果尤为明显,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