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地区

2021/9/26 13:09:27
万年历日历:地区知识
地区知识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可是十分发达。长江中下游有三大火炉城市,那么,大家知道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是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三大火炉城市是哪几个?以下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容。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是指重庆、武汉和南京。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段重庆、武汉、南京夏季气候炎热,故被传称为“三大火炉”。

民国时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片夏季高温区,南京市、武汉市和重庆市,一年中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日子达7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所以人们也称这三大城市为“三大火炉”。

不是指这三大城市气温高的异常,而是作为知名城市,她们的热更容易被记住,被历代文人墨客宣传的结果。

201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由于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变化,火炉城市开始产生变化,部分地区高温日增幅明显。部分城市开始不断植树造林,传统火炉中以南京为代表的炎热程度逐渐与江南、华南地区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

三大火炉城市温度数据

实际上这三大火炉还不算热。从35℃以上高温的天数看,在长江沿岸,安庆有20天,杭州21.9天,都比南京的多;九江有25天,黄石25.6天,也比武汉的多;重庆涪陵有36.4天,重庆万州有36.9天,也在重庆以上。在长江沿岸以外的高温“火炉”就更多了,例如,江西贵溪的炎热天数有42.7天,湖南衡阳42.9天,重庆开县41.6天。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南京、武汉、重庆、南昌是公认的“四大火炉”。然而,福州被列为全国最热城市,2000~2009年10年间有375个高温天数(气温超过35℃),但这一数据并非最新,最早来自中央电视台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博客。

201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

因为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中国暴雨多发区和暴雨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尤其是长江干流从湖北荆州到安徽铜陵沿线的两湖平原和皖西皖中平原等低洼区域,由于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是最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区域,长江流域曾经发生的多次严重洪涝引发的溃堤和淹没灾害大部分就发生在这个区域。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4月前后雨水明显增多,5月份洪涝次数显著增加,但主要是在江南地区。6月中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雨量大,是洪涝发生的集中期。7月中至8月为少雨伏旱期,发生洪涝的机会少,但沿海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仍可遭受洪涝灾害。大部地区洪涝集中在5~7月,受涝次数占全年的80% 左右。从季节上看,夏涝最多,春涝(以渍涝为主)次之,秋涝第三,个别年份有小范围的冬涝现象。


今日中国多地可见月全食

讯,今晚月全食就要上线,据天文专家表示,今日中国多地可见月全食,其中,东北地区可欣赏到全过程!而且其他地区虽然没法见到全过程,也能见到带食而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天气情况,如果天气不佳的话,即便地理位置最佳,也没法观赏到月亮。

今日中国多地可见月全食

月全食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8日消息,2022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重磅天象——月全食将于当晚闪亮登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本次月全食非常适合中国民众观赏,东北地区可见本次月全食的全过程,其他地区则可见带食而出。

预报显示,本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时间8日16时00分,月球开始渐渐变暗;17时09分初亏,月面开始出现缺角;18时16分食既,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18时59分进入食甚,直至21时57分,月食现象结束。全部过程历时5小时57分。

专家建议,只要天朗气清、视域开阔,公众可以通过肉眼看到本次月全食。如果有条件的话,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观赏效果更佳。

月全食天气预报:

月全食天气

今天,我国大部地区降雨较弱,四川东部、重庆、贵州西部和北部、陕西、山西、湖北西北部及海南岛、广西东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海南岛东部局地大到暴雨。

另外,8日夜间至9日,新疆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超过10℃;新疆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山区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并有5~6级偏北风,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10级、阵风11~12级。

如何拍摄美美的“红月亮”?

赏月

据北京市资深天文摄影爱好者结合自己多年拍摄的实践经验建议,如果使用单反相机,而没有望远镜的话,可以用焦距200-300mm或者更长的镜头,这样可以拍到细节清晰的月球。因为是长焦拍摄,拍摄时注意一定使用三脚架进行固定。在月食过程中,月球的亮度会不时发生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相机的曝光参数。在食甚阶段,由于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可以适当地进行较长时间的曝光,一般不超过1.5秒,否则月球的移动会让画面变得不清晰;使用手机拍摄的话,在食甚阶段可以用三脚架把手机固定,选择手机夜景模式即可。


徐州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徐州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也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有些朋友不清楚:徐州属于南方还是北方?徐州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徐州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徐州属于北方。

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江苏中原官话区等 。而江苏中原官话区主要是江苏西北部,包括徐州等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介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徐州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丘陵海拔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徐州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徐州饮食特色

一是羊肉,羊肉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是羊肉馆,光个背,喝着啤酒,猛一看,全是梁山好汉。徐州人吃羊肉有着悠远的历史,著名的伏羊节也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徐州人对于羊肉的热爱超乎想像。大大小小的羊肉馆开设在徐州的街头巷尾,烤、蒸、烧……各式各样的烹调方式满足着不同口味的徐州人。

二是好做的地锅鸡,浓浓的家味现在,很多饭店都有这个菜,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只需要有鸡、油、面、盐、花椒、葱姜大蒜、辣椒、酱油即可。用地锅炖的,鸡选用容易烂的黑腿鸡或三黄鸡。等炖到味道都渗到骨头里去了,再在锅的周围贴上小饼。

三是拔丝,徐州的酒席上,基本上都有拔丝这道菜,什么苹果拔丝、香蕉拔丝之类的。徐州烹饪界素以拔丝技艺著称。“金丝缠葫芦”怎么样,光菜名已经很美了,就是拔丝楂糕,是彭门徐州厨行宗法的一大绝技,执烹饪之牛耳,独擅其美,自古迄今久盛不衰,为其他菜系所莫及。

徐州饮食历史久远,从4000多年前创造“天下第一羹”的彭祖,到垓下兵败、乌江自刎而为中国美食文化中留下霸王别姬这道名菜的项羽,再到高祖刘邦的沛公狗肉,再到苏东坡任职徐州时所创的东坡四珍,几千年的文化都浓缩在小小的盘碟当中。现在的徐州菜介于南北风味之间,自成风格,形成了鲜咸醇厚、味道适中、清而不淡、浓而不腻、五味兼备的独特风味。

徐州知名旅游景点

云龙湖旅游景区

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区南部,是以云龙山水自然景观为特色,以两汉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科普、观光、游览、休闲、生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云龙山

云龙山(国家4A级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城南,又名石佛山 ,海拔142米,长3公里。由九节山头组成,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故此得名。云龙 山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蕴藏着丰厚历史文化。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是在清朝乾隆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坐落在云龙山北麓,由陈列主楼、土山东汉彭城王墓、汉代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及碑园四个展区组成,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徐州博物馆陈列主楼为主展区,常年陈列有“汉室遗珍”,“金戈铁马”,“天工汉玉”,“俑偶华彩”等。

徐州汉文化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狮子山楚王陵和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位于徐州市区东部,总占地面积1400余亩,集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这座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俑和汉画像,是两汉遗风浓郁的文化保护基地。


滑坡泥石流多发于哪个地区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灾害的发展,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越来越多。最近有一些朋友来咨询小编,滑坡泥石流多发于哪个地区?滑坡泥石流常发生在什么地区?今天小编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满满的干货,大家注意查收哦!

滑坡泥石流多发于哪个地区

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地区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山西地区,以及中南、东南的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区,这些地区一旦发生暴雨,或者连续降雨,使得山体岩石松动,很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 ,最高可达80% 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泥石流滑坡监测系统的服务

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的采集、显示、存储、数据通信、管理、系统自检和报警功能;

系统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可通过串口利用网络对监控主机进行遥控监测,实现数据采集软件上的所有功能,并对数据采集软件中的历史数据有访问权限的进行提取;

系统可监测灾害体的状态变化,在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保证周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系统可定期进行观测数据的整编,为以后的设计、施工、管理提供资料。

泥石流滑坡的防治措施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绝大多数沟谷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雨天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部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


黑龙江部分地区今仍有雨雪

讯,在冷空气的影响下,黑龙江近来雨雪天气频繁,而最新预报系那是,黑龙江部分地区今仍是雨雪出没,大家出行要注意安全,尤其注意防滑。城市中,今哈尔滨持续晴好天气,但气温却比较低迷,最高温2℃,最低气温低至-5℃,要注意保暖哦~

黑龙江部分地区今仍有雨雪

雨雪天气

昨天(1日),黑龙江大兴安岭、黑河等地有雨雪现身,其中大兴安岭的部分地区达到中雪量级;其它大部地区以多云到晴为主,气温较低迷,晴冷“控场”。

根据黑龙江气象台预报,今天黑龙江大兴安岭、黑河等地的雨雪天气还将持续,预计今天,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北部多云有阵雪,其它地区晴,有时多云。最高气温:大兴安岭北部-6~-4℃,大兴安岭南部、黑河、齐齐哈尔北部、绥化-1~1℃,鸡西3~5℃,牡丹江5~7℃,其它地区1~3℃。

明天,黑龙江伊春北部、佳木斯、双鸭山多云,其它地区晴有时多云。

此外,今明两天,黑龙江大部地区风力较强,阵风普遍可达6~7级,其中大兴安岭和东部部分地区今天阵风可达8~9级,并且由于气温低迷,容易出现道路结冰等现象,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预警,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哈尔滨天气预报:

哈尔滨天气

2日(今天)晴,2/-5℃;

3日(明天)晴,1/-5℃;

4日(后天)晴,4/-3℃;

5日(周六)晴,5/-5℃;

6日(周日)多云,7/-1℃;

7日(周一)多云,8/-2℃;

8日(周二)多云转晴,9/0℃。

大风天气注意什么?

大风天气出行

1、走路、骑车尽量避开“狭管效应”。

要注意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楼梯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进中的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2、要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

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树树枝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对行人造成危险。

3、要注意轻型车的安全。

由于轻型车重量较轻,所以在高速行驶中可能被大风掀起。应在轻型车上放一些重物,或者低速行驶。

一定要保持安全车速、车距,风力较大不能保证安全行车时应及时转进服务区或者驶离高速。

满载货物的大型车辆,在刮大风天气里高速行驶时,车上货物受到风力的作用有可能发生摇摆、松动,甚至从车上脱落。因此,在刮大风时应尽量避免跟随在满载货物的大型汽车之后行驶,即使不得已而跟随时,也要注意拉开距离。

行驶至弯道时,应减速慢行,以免重心偏移发生侧翻。

4、要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

在大风天气中,顺风或逆风虽不会对骑车造成太大危险,但是一旦侧风向骑行,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

5、外出做好防护工作。

要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为何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

干旱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现象。那么,大家清楚为什么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华北地区为什么易发生干旱灾害?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

一方面是因为华北地区处于湿润半湿润区,常出现春旱,就是指气温回升比雨期到来的快,导致的土壤水蒸发大于补充所形成的干旱;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华北地区人口及工农业密集,对水的需求量大,导致径流减少,长此以往形成当地干旱现象。

因为华北的降水主要依靠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降水,但东季风在春季主要影响的是华南地区,东季风还没有影响到华北地区,所以华北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并且华北地区工业发达尤其是重工业,工业发展需水量大,自然用水量也就多,华北的人口多,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这三个用水大户加起来,华北地区的原本就不多的水资源就更少了,这就是华北春旱形成的原因。

华北地区干旱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建国以来,华北地区曾先后发生过1960年、1965年、1968年、1972年和自1997年以来的连续干旱。华北是亚洲温带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

已经发生的气候变暖对华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干旱频发、水资源短缺,对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构成了威胁。

河北省发生过的干旱

2003年,河北省连续第七年干旱,5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比常年偏少10亿立方米,灌区200万亩耕地无水可供,18万眼机井出水严重不足,303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2007年,河北省因干旱少雨,旱情持续发展,受旱面积达到3600万亩,23万人因干旱出现季节性临时饮水困难,地下水位下降,春旱形势十分严峻。

2008年春季,河北省85% 的地区达到重旱程度,耕地受旱面积5000万亩,25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同时,由于降水减少,水库蓄水不足,而用水量大量增加,造成了这一地区地下水严重不足,形成了华北平原地下“大漏斗”。

目前,节水农业正在这一地区兴起,并利用人工增雨等抗旱措施,开源节流,以期缓解干旱缺水的紧张压力。

世界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

1,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生态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

2,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制定用水计划,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现有水源的最大效益;

3,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4,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6,营造防风林,广种树草,提高绿化面积指数,也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