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哪一天

2020/7/8 16:02:40
万年历日历:哪一天知识
哪一天知识
大冬是立冬还是冬至

大冬是冬至。自古,泰州就有过大冬、过小冬的说法。“冬至”也叫“过冬”;“冬至”这天叫大冬,之前一天叫小冬。各家按照不同的习俗,在大冬或小冬这一天祭祀祖先。泰州的冬至家宴中还有红烧肉,寓意来年有鱼有肉,大饱口福;红烧鲢鱼,取意“连(鲢)年有余(鱼)”。

立冬是哪一天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自古以来,立冬节气就被人们高度重视,各地庆祝活动也非常丰富。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丰收的季节。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冬至民俗

1、九九消寒: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2、祭天祭祖: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小年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有现存文字记载的,在南朝时,一些地方祭灶日是在腊月八日,与腊八节重合,如《荆楚岁时记》里记载道:“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小年的风俗

1、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2、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3、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小年祭灶王爷的传说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家的监察官,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帝听后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所以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要“祭灶”。人们为了防止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说自己家的坏话,每到过小年这一天,就想各种办法来讨好灶神。有的用胶牙糖敬他,认为这样可以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他只能说甜言蜜语;有的用酒糟涂在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黄羊祭祀。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


2021寒食节是哪一天

导语:寒食节离清明节非常近,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到来,也就是说,每年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那么,2021寒食节是哪一天呢?到底今年寒食节是几月几号?寒食节的时间其实也可以夏历冬至后105日为准,但以清明节作为参考比较容易记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年寒食节具体时间吧。

2021寒食节是哪一天 今年寒食节是几月几号

寒食节

2021年04月03日星期六,农历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二。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寒食节当天吃什么?

寒食节食物

1、清明果

在清明节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果形似饺子,但味道截然不同,外皮用鼠鞠草或艾草做成,馅有韭菜、鸡蛋、豆腐干等。

2、青团

一种用草头汁来做成的绿色糕团,清甜甘香,软糯可口,带有艾叶香气。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

3、润饼菜

又称润饼、嫩饼菜,是春卷的一种,发源于泉州,而后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4、青精饭

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寒食节

5、寒食粥

寒食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6、饧

即现代饴糖,是古代寒食节的专备食品。“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箫声吹暖卖饧天”,“粥香饧白杏花天”……从众多的提到饧的寒食诗作中不难看出,古代过寒食节必须有饧食,没有饧,根本不叫过寒食节。

7、蛇盘兔

一种面点,它是山西流传2500年历史的清明寒食必备美食。蛇盘兔用面粉捏成“蛇”和“兔子”的形状,“蛇”代表介子推的母亲,“兔子”代表介子推自己,“蛇”和“兔”缠绕在一起,用来表达孝道之心。另外还有流传下来的谚语:“蛇盘兔,必定富”。

8、馓子

一种油炸面食,古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馓子自古就有,不过现在的馓子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

9、清明螺

清明螺即田螺、螺蛳,清明前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


2020高速免费到哪一天

高速免费免费通行只有在国家规定的节假日里才会出行,今年比较特殊。因疫情影响,在非节假日里全国高速公路自2020年2月17日0时起免通行费,不过只是一段时间,那么2020高速免费到哪一天?2020年疫情期间高速免费延迟到哪天呢?和一起去看看吧。

2020高速免费到2020年5月5日24时,2020全国高速公路自2020年5月6日零时起开始恢复收费。

经国务院同意,从2020年5月6日零时起,经依法批准的收费公路恢复收取车辆通行费。其中,开放式收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封闭高速公路以车辆通过出口车道的时间为准。符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的军队车辆(含武警部队车辆),公安机关在辖区内收费公路上处理交通事故、执行正常巡逻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统一标志的制式警车,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车辆,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以及悬挂应急救援专用号牌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车辆,继续依法享受免交车辆通行费政策。

2020年疫情期间高速免费从什么时候开始

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免收通行费的车辆范围为依法通行收费公路的所有车辆。

免收通行费的时间范围从2020年2月17日0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具体截止时间,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另行通知。其中,联网收费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开放式收费的高速公路和普通收费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为准。

免费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免收通行费的收费公路范围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经依法批准设置的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桥梁和隧道)。免收通行费的对象为依法通行收费公路的所有车辆,包括所有客车、货车、特种车辆等。

免费的收费公路包括哪些?

这次免收通行费的收费公路范围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经依法批准设置的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桥梁和隧道),包括全国联网收费公路、以及各地开放式收费高速公路和普通收费公路。

实施免费政策,收费公路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是为了公共利益作出的重大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另行研究出台相关配套保障政策,统筹维护收费公路使用者、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交通运输部关于恢复收费公路收费的公告

经国务院同意,恢复全国收费公路收费。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恢复收费时间。自2020年5月6日零时起,经依法批准的收费公路恢复收费(含收费桥梁和隧道)。

二、继续落实法定免费通行政策。符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的军队车辆(含武警部队车辆),公安机关在辖区内收费公路上处理交通事故、执行正常巡逻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统一标志的制式警车,悬挂应急救援专用号牌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车辆,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车辆,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继续享受免收车辆通行费政策。

三、保障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置专用快捷通道,加强现场通行秩序引导维护,保障疫情防控等应急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

特此公告。

交通运输部

2020年4月28日


大寒是哪天

每年1月19或20或21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一些沿海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2023年大寒是哪一天

2023年大寒具体时间:2023年1月20日16:29:20,农历腊月廿九,星期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是在大寒节气最冷。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大寒后多少天就不冷了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也处在数九当中的“四九”阶段,数九是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即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从“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天气就会慢慢回暖,所以大寒过后大约还会冷一个半月左右。但数九只适用于冬至前后冷暖变化明显的地区,少部分地区可能并不是很准确。


2022三伏天都哪天到哪天

三伏天的具体日期是根据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算出的,所以每年三伏天的时间是不固定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2022三伏天都哪天到哪天?2022年三伏天是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以下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2022三伏天都哪天到哪天

三伏天是7月16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上旬至8月中下间。而且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则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这取决于每年夏至节气后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日期的迟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到了深秋或冬天则相反,吹西北风,而西北方是干燥的内陆,把干燥寒风吹向大陆,于是冬天湿度低。

三伏天禁忌:

忌吃辣椒。三伏天气温较高,而且比较干燥。这时吃辣椒容易上火,会导致鼻咽干燥发痒、鼻出血的症状,也有可能出现便秘、大便干结、便血等不良现象。因此,三伏天最好别直接吃辣椒,作为调料食用也要适量、适度。

忌吃冷饮、雪糕等。三伏天,吃冰冻冷饮,那个爽啊!但是,这样一吃,身体就出毛病了。在炎热的三伏天,吃冷饮雪糕,会导致湿邪入体、毛孔闭塞,不利于排汗。而且很有可能导致肠胃炎和消化不良。这些毛病很有可能在冬天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发生。

忌室外长时间暴晒。三伏天,特别是太阳当头的时间,长时间暴晒很有可能出现头晕中暑的症状。因此,三伏天要避免长时间暴晒,应该选择在室内运动比较安全。

三伏天防暑常识

1、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2、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3、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4、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