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级别

2021/6/7 10:37:47
万年历日历:级别知识
级别知识
汶川地震有几级

汶川地震为8.0级大地震。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发生地震时中国地震局通报称7.8级大地震,后修改为8.0级。中国地震局将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级,虽然八级地震与7.8级地震之间相差的只是0.2个级别,但按其释放能量来说,应该是数倍之差。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512汶川地震对四川省文物造成一定影响,受损文物约占全省文物五分之一。绵阳市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严重受损,30个省级文保单位,24个受损。其中平武县有3500年历史的报恩寺损毁严重。


台风一级预警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知道,台风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至今也没完全搞清楚。现在看新闻都会提前知道台风的预警,那么,大家清楚台风一级预警是什么意思?台风一级预警是什么级别?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台风一级预警是什么意思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与预警级别相对应,应急响应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各地应根据台风级别、影响程度、危害程度、防御能力及险情灾情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启动条件。

预案中Ⅰ级应急响应由相应的市、县、乡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签发;Ⅱ级、Ⅲ应急响由相应的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或副指挥签发;Ⅳ级应急响应可根据各地实际,由相应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指副指挥或秘书长签发。

台风位置和强度如何确定?

一份台风预警往往从实况信息开始。

“台风中心”是台风气压最低值,一般用来表示台风的位置。之所以要描述“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是因为风力最大的地方不在台风中心,而在其附近。“七级风圈半径”和“十级风圈半径”用来表示台风体积。一般来说,台风中心点很小,理论上所占空间为零,但台风的影响范围平均能达到四五百公里,大的甚至可达1000公里。显然,“米克拉”属于台风家族中个头较小的一个。

这些信息,预报员又是如何确定的呢?照理说,要确定台风气压最低值,得用密密麻麻的气压计来测量,但面对从海上远道而来的台风,我们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观测条件,因此预报员主要通过查看卫星云图确定台风位置。如果海洋上不具备测量条件,预报员又是如何知道台风强度及其变化的呢?其实,预报员可谓“以貌取‘台’”--根据卫星云图上台风的样子来确定台风的强度。预报员根据云型建立了一套CI指数,每个指数代表不同的台风强度,比如指数是2.5,一般意味着台风强度达到了18米/秒。

这其中,一定会存在很大误差,就像我们不知道某人的出生日期,只好根据其样子来判断年龄一样,可以提供参考,但多半会有出入。用卫星云图判断台风强度时,绝大多数误差小于5米/秒,少数情况误差较大,有气象专家认为个别情况下误差最大能达到30米/秒,这种情况下把台风看成强热带风暴级或是强台风级都是有可能的。

台风往哪儿走?在哪儿登陆?

“预计台风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即将于今天上午在福建漳浦到晋江一带沿海登陆(28~33米/秒,10~12级,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除实况信息外,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是预警中的重要内容。如果配合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未来24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来阅读,你会发现预报图中有一条彩色的线,那便是预计台风中心前进的路线。其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强度,比如黄色为热带低压,蓝色为热带风暴,绿色为强热带风暴,橙色为台风,粉色为强台风,红色为超强台风,强度逐渐递增。这条线周围还会有一个阴影区域,表示台风中心70% 会出现在这个范围内。注意,台风影响的范围往往远大于此。

一直以来,台风登陆点都是公众非常关心的话题。当台风中心轨迹与海岸线交叉时,我们便认为台风登陆了,交叉点即为登陆点。别看预警中提到的登陆时间为“上午”,登陆地点为“福建漳浦到晋江一带沿海”,事实上,当台风真的登陆,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手段,将登陆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地点精确到镇村一级。

可为什么预报中的说法比较“模糊”呢?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观测误差及预报不确定性,很小的误差也会造成与实际非常大的差距;二是对于台风登陆点的预报追求精细,易导致周围地区群众降低防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预报员选择用地段和时间段来表达更多可能性。而登陆强度之所以被描述为“28~33米/秒”一个范围区间,也是因为不确定性。

不过,国外气象部门一般不专门作登陆地点和时间预报,只提供沿海多大范围内可能出现强烈风雨影响。


预警级别颜色四级顺序是什么

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台风预警信号级别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暴雨预警信号级别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高温预警级别颜色

夏天到了,气温也是一天比一天热,虽然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但是大家想必已经感受到了夏天的热浪。高温预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最高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高温预警级别颜色你知道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高温预警级别颜色

高温预警级别颜色分别用黄色、橙色、红色来表示,一共分成了三级,其中黄色: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橙色: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红色: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高温防范措施有:

1、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

2、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3、室外劳动时应戴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并且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空调运作时,尽量避免送风口冷风直接吹着头部或长时间对着身体某一部位吹。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6、避免皮肤被蚊虫咬伤、开水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快而造成的感染。

7、注意饮食卫生。要多饮水,每日补充2000毫升以上的水,以温淡盐开水或茶水为主,兼食瓜果和新鲜蔬菜。

8、要提高防范中风的意识。少食多餐,切忌过饱过腻,以防胃肠道消化食物时与大脑争血,增加脑缺血性中风的机会。凡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者,应坚持服药,一旦出现心慌气短、头昏眼花、手足不灵、走路不稳、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沙尘暴预警级别

导语:今早,我国多地纷纷发布了沙尘暴预警信号,其中,有个别地方发布了沙尘暴橙色预警,北京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而不同的预警信号,其程度和采取的预防措施也是不同的。那么,沙尘暴预警级别分几级呢?到底沙尘暴预警颜色等级如何划分?一起来了解。

沙尘暴预警级别 沙尘暴预警颜色等级如何划分

沙尘暴黄色预警

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预防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

3、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4、呼吸道疾病患者、对风沙较敏感人员不要到室外活动。

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

特强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预防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工作;

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水上等户外危险作业;

3、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单位做好交通安全的防护措施,驾驶人员注意沙尘暴变化,小心驾驶;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户外人员应当戴好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注意交通安全。

沙尘暴预警

特强沙尘暴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预防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留在防风、防尘的地方,不要在户外活动;

3、学校、幼儿园推迟上学或者放学,直至特强沙尘暴结束;

4、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暴雪黄色预警是什么级别

暴雪跟暴雨、暴风一样都有预警信号,因为此类自然现象会对老百姓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也是设置了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暴雪黄色预警是暴雪预警信号的其中一种,那么,暴雪黄色预警是什么级别呢?暴雪黄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关于暴雪黄色预警的介绍。

暴雪黄色预警是什么级别

暴雪黄色预警信号是暴雪预警信号中的第二级别。暴雪黄色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雪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躲避暴雪,工商企业尽量减少暴雪带来的损失。

暴雪黄色预警的标准是什么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注意事项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暴雪预警信号是国家为了应对暴风雪带来的危害而发布的预警信号,按等级划分分为4个等级;I级、II级、III级和IV级,其中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程度。

暴雪是因为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的一种自然现象,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气象部门就开始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暴雪及其伴随的大风降温天气,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如遇暴雪天气,幼儿园、学校和单位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停课、停业。

雪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在天气预报中,不同强度的降雪主要以降雪量来衡量,一般有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四个级别:

小雪: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24小时内降雪量2.5~4.9mm的降雪过程。

大雪:24小时内降雪量5.0~9.9mm的降雪过程。

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等于10.0mm的降雪过程。

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积雪深度是通过测量气象观测场上未融化的积雪得到的,取的是从积雪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为单位,是一个可以随着积雪的加深不断累积变化的数值。

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多次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降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