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鸡,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十位。传说鸡本来有鸡冠和犄角,那时候龙没有犄角,头上光光的什么都没有。于是在玉皇大帝决定给十二生肖顺序前,龙就想把自己弄得漂亮一点,于是天天拍公鸡的马屁,说公鸡就算没有角也非常漂亮,一定可以排在第一位,让公鸡把角借给他,等顺完序就还回来。那知,龙借走之后就再也没有还回来了,并且躲到了水里,再也不敢上岸。
生肖鸡的来历
雄鸡本来是不报晓的,但它为了在属相中争得一席之地,居然改邪归正,天天为人间司晨,终于打动了玉帝。
鸡王是一个好强争胜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玉帝封属相的时候,考虑了动物对人类有无功劳,鸡王当然也就排不上了。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属相的马受人宠爱,金鞍银镫,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上前询问道:“马大哥,你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什么?”马回答道:“我平时耕田运物,战时冲锋陷阵,给人类立下功劳,当然就应该受到爱戴。”鸡王道:“我要是也能封上属相,受人尊重就好了。”马开导鸡王道:“要得到人们的爱戴不难,只要你能发挥自己长处,给人们实实在在地办点事就行了。拿已封属相的动物来说吧,牛能耕田,猪供人肉食,龙可降雨,你天生一副金嗓子,说不定也会对人类有帮助呢。”
鸡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唤醒沉睡的人们。于是每天拂晓,鸡王就早早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人们对鸡王的功劳十分感谢,决定请玉帝把鸡也作为属相赐封为神。
可是,当年玉帝封属相的标准是只要走兽,不要飞禽。六畜中的马、牛、羊、狗都有份,惟独没有鸡。这下可急坏了鸡王,它急红了脸,喊粗了脖子,可是毫无结果。
一天晚上,鸡王为这事想不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缕幽魂直飞天宫,来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诉,自己每天司晨,唤起众生,功劳颇大,却不让入选属相,实在想不通。说完后,泪流不止。玉帝一想,鸡王的功劳实在大,自己规定的挑属相标准确实有误,于是摘下一朵殿前红花戴在鸡王头上,以示嘉奖。
鸡王醒来后,发现头上真有一朵红花。于是它戴着红花去见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认出这是玉帝的“御炉红花”,知道玉帝看重鸡王,于是破格让鸡王参与属相竞争。到了争排属相的那天,鸡与狗同时起床,相并而行。快到天宫时,鸡怕狗沾了先,就连飞带跑扑到前面去了。狗急起直追,一直没追上,结果排在鸡之后。从此,狗对鸡再无好感,见到鸡就追。直至今天也余气未消。而鸡呢,至今还是红着脸每天司晨,头上戴着一朵漂亮的大红花。
生肖鸡的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养了食客三千多人,个个都有特殊的才能。一旦孟尝君遭遇困难,食客们一定全力相助,帮他解决困难。
泰昭襄王一向很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因此就派人请他到秦国做客。孟尝君为了报答秦王的赏识,于是就送上一件名贵的纯白狐裘,作为见面礼。
孟尝君与秦昭襄王二人一见如故,秦王对于孟尝君的才华也是非常敬佩,因此就想拜他为宰相。但是秦王对孟尝君的宠幸,引起了秦国大臣的嫉妒,于是有许多大臣就在秦王面前说孟尝君的坏话。起先秦王并不理会,但是大臣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秦王进谗言,最后孟尝君终于被软禁起来了。
孟尝君遭到软禁后,就派人去求秦王的宠妾燕妃帮忙。但是燕妃却说:“如果孟尝君送我一件和皇上一样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办法。”孟尝君听了燕纪的话,不禁暗暗叫苦:“白狐裘就这么一件,现在要到那里再去找一件白狐裘呢?”就在这时候,有一位食客自告奋勇地对孟尝君说:“我有办法,明天以前我一定可以弄回一件白狐裘来。”这天晚上,这位食客就偷偷进入皇宫,学着狗叫把卫士引开,顺利地偷回当初献给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孟尝君利用白狐裘收买了燕妃,燕妃果然替孟尝君说了不少好话,过了没多久,秦王就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害怕秦王临时反悔,因此一被释放就马上乔装改,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来到了秦国的边界————函谷关。
只要通过了这道关口,秦王就奈何他了。可是现在是深夜,城门紧闭,根本没有办法出关。孟尝君一行人内心真是急死了,城门必须等到鸡鸣才会开放,但是如果等到天亮,又怕秦王发现他们逃走了,而派人追赶他们,这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位食客拉开嗓子,学着鸡鸣“喔———喔喔————”,一时之间,全城的鸡都跟着一起鸣叫。守城门的将兵一听到这么多公鸡在叫,以为天亮了,于是就按照规定把城门打开了。
孟尝君一行人就这样子平安通过了函谷门,离开秦国,回到齐国去了。
生肖鸡的传说
传说鸡本来有鸡冠和犄角,长的非常漂亮。那时候龙是没有犄角的,头上光光的什么都没有。于是在玉皇大帝决定给十二生肖的排名顺序前,龙就想办法把自己弄得漂亮一点,于是天天拍公鸡的马屁说公鸡就算没有角也非常漂亮,一定可以排在第一,就让公鸡把角借自己用一下。公鸡听信了龙的话,就把角借给了龙,并且让蜈蚣来作证。后来在十二生肖大会中,公鸡输给了龙,公鸡就特气愤,一大早就去找龙要角,龙看到角在自己的头上特别漂亮就不想把角还给公鸡了,它看到公鸡来要角就一下子跳到水里躲了起来。由于公鸡不会水,它就只能站在岸边叫:“龙哥哥,还我角”。公鸡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叫,可是龙一直没有还给它。
后来公鸡去找蜈蚣评理,蜈蚣之前其实收了龙的好处,所以蜈蚣一见公鸡就跑,公鸡一看见蜈蚣就会追上去琢它。
温馨提示: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但是缺少科学根据,所以以上内容只能作为闲谈,不能当真,千万不要沉迷其中。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采取一些养生保健方法。那么,大家知道立夏的传说是什么?关于立夏的传说故事是什么?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立夏的传说
传说故事一
立夏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 周代在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 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 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传说故事二
“称人”的来由有多种传说。其中之一是说元末朱元璋起兵时,手下大将常遇春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元军活捉了去。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后经多方打探险才得知常遇春被关进了监牢。
朱元璋为了保住常遇春的性命,一面差人买通元军将领,一面通过朋友贿赂牢头禁子,让他们好生对待常遇春,不要让他遭罪。俗话说“有钱能买鬼推磨”,“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再加上元军将领和那牢头禁子早就看出元朝气数以尽,正愁没门路巴结朱元璋,哪还敢给常遇春罪受呢?可是怎么才能让朱元璋知道常遇春在牢中得到了厚待呢?弄得不好将来朱元璋得了天下那可是要灭九族的事呢!
牢头禁子的老婆见丈夫一连几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就问丈夫何故。听丈夫说了常遇春的事后,他老婆哈哈一笑说:“这事还不好办,你先称一下常遇春有多重,再好酒好肉的养着他,只要他不瘦不就说明他在牢里没遭罪么?”
第二天,牢头禁子真的按老婆说的给常遇春称了体重,这天刚好是立夏日。打这以后牢头禁子每天好酒好菜地待候着常遇春,生怕他瘦了一星半点。
一年后,朱元璋率军攻克了那座城池,从牢里救出了常遇春,牢头禁子为了表功,竟当着朱元璋的面叫人又称了一下常遇春的体重,常遇春不仅没瘦反而比去年重了十来斤。而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立夏日。朱元璋大喜,笑着说:“好,好,立夏,立夏,称人,称人。”打这以后立夏称人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了起来。
立夏“称人”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
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
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国演义》里有诗说“追玩作乐笑颜开,不念危土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立夏简介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义上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若按我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进入立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
古时候,可以上学读书认字的人不多,只有有钱人与官家子弟才有钱能上学,而在平民之间只能口口相传。于是,至今流传下来很多地方习俗和民间故事。其中,我国有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又叫古代民间四大传说。那么,这四大民间故事分别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四大民间故事
“四大民间故事”一般指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最著名的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民间爱情传说。这四大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牛郎织女》——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在全国各地强行征集民夫,范杞梁被迫去服劳役。秋去冬来,眼看天气渐冷,孟姜女不远千里为丈夫送寒衣。当她历经艰辛来到长城脚下时,其夫范杞梁已经埋骨在长城之下。孟姜女放声痛哭,在她哭声中,长城崩塌八百余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三士”指的是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的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那么,《二桃杀三士》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二桃杀三士讲了什么
春秋列国时,齐景公有三个勇士,即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个人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是他们却恃功自傲。相国晏婴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屡谏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爱惜勇士,并没有表态。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子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这三个心腹之患。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子说:“园中桃子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晏婴忙说:“金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一会儿功夫,晏婴带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6个桃子。
众人一见,只见盘子里放着的6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6个。”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
鲁昭公边吃边夸奖桃味甘、美。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当吃一个。”叔孙诺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相国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子应该他吃。”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道:“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齐景公同意,于是传令下去。话音刚落,公孙接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随国君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接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5000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桃子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
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接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
古冶子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人已死,我如何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传说一: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二: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三: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四: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此纪念。
传说五: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两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传说六: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前,不忍看着众生经历生老病死之苦,离开了自己的宫殿,修行入道,但是释迦牟尼苦苦修行多年仍然一无所获。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牧女的名字叫苏耶妲,即为善生的意思,苏耶妲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你能想象4500万年是个怎样的概念吗?它是“珠江文明的灯塔”西樵山的岁数!山中岁月如此美,风中静听禅钟声。殊不知南粤名山上除了南海观音,还有火山遗址、采石岩洞、古村、斋堂古刹、三大花园、文士书院……山上著名十景地,你全都去过了吗?
位于西樵山北麓的白云洞景区,山湖辉映、泉歌互答。全洞划分为三个洞天、二十四景,主要观赏点有奎光楼、字祖庙、白云古寺、云泉仙馆、飞流千尺、三湖书院和四面佛等。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白云先生何亮父子便栖息于洞中,荟萃名流、读书讲学,使此处逐渐文人辈出,成为儒佛道三教共处之地,也逐渐成为西樵山中最具理学氛围的清幽之处。故此俗语有云:欲揽西樵胜,先应访白云!
每逢开学之际,都会有不少的适龄孩童来到白云洞的字祖庙里拜仓颉,到康有为曾经修学的百年三湖书院里拜孔子、读论语、聆听圣贤故事、敲状元鼓……进行一次文学渊源最深重的开笔启蒙礼。每逢农历四月十四,洞中的云泉仙馆便会扬起仙雾、齐集八仙。原来是吕洞宾在举行贺诞派对,精彩的“八仙”巡阵热闹了整个西樵墟~
白云洞中必去的飞流千尺,是西樵山诸瀑中最壮观的一个,在清朝时已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大云瀑自峭壁飞泻下来,泉水如飞花堆雪,极为壮观。游人于泉下洗洗手、洗洗脚,尽感沁人心脾~
碧玉洞位于西樵山东北部的珠、玉两峰之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崖峡谷。洞中有玉岩珠瀑、听玉书室、遇仙桥、垂云岩和东天湖等的观赏点;是霍韬重、孙尚守曾隐居著书之地。
每逢四月初,洞中的紫藤萝就会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无论你是否是摄影发烧友,都会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举起手机、相机“咔擦咔擦”地拍个不停。
西樵山上最著名的南海观音就位于大仙峰上,整个景点主要由牌坊、影壁、法像、放生池等组成。游人沿着283级的台阶,拾级而上祈福转运,只见高达61.9米(全国最高)的观音紫铜像端坐于莲台上,面容慈祥亲切~
在山顶俯瞰大地,只见云卷云舒,山下桑基鱼塘丽日映霞,古村新厦错落其间,桥路纵横、江流浩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在这禅意满溢的山林间,还藏着一家古色古香的素菜馆。道道菜品用山泉水来调味,虽无肉但也能精致得瞬间俘虏你的胃。若说那是全南海最好的素斋,应该无人会有异议!
下山途中走过几道曲折的石阶后,你会遇见一座瑞霭氤氲的古刹——宝峰寺。在2007年重建的宝峰新寺,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栋气势非凡。夜宿寺内,静夜里能一览多年未见的银河,重拾那份难得的平静。
宝峰寺内还将定时举办“禅修学堂”,让广大信众能景仰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修习高妙的佛法和暂时忘却俗世烦恼。
天湖公园位于西樵山西北部,原是古火山口,旧名“广朗坪”。百亩天湖被翠峰三面围抱;湖北的巨型水坝上建有艺术广场;湖东有九曲桥横过,湖南则高踞了一座观龙楼;连绵的湖岸上则建有龙珠石、待月亭、鸳鸯阁等。
每逢四月中旬,这苍翠的山头还将会有一袭油桐花纯白怒放,临风而舞的花儿洋洋洒洒般飘落,铺成了南海春日最美的花事之一~
油桐花观赏期:每年4月中-5月
来时若逢秋,湖岸边的连片水杉就会褪去绿衣,换上了满身殷红。人可在此尽享天然大氧吧所带来的醉意。
水衫观赏期:每年12-1月
每逢劳动节、国庆黄金周,天湖公园将举行精彩热闹的“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及其他民俗活动,往日清幽的湖滨会变成一个欢乐世界。
九龙岩位于西樵山的中南部,谷深洞异、寒藤垂挂、幽泉叮咚,最能代表西樵山自然山水之美。主要景点有紫姑庙、九龙岩、湛子洞、湛子讲学岩、拄笏台、借芳台和四花亭等。九孔岩由九孔宛转相连,是当年西樵山火山爆发所留下的9个气泡山洞。一景就能看尽西樵山的前世今生,绝!
翠岩又称观翠岩,谷中两崖林荫茂密,中有碧云泉流经,成瀑成溪,泉歌不绝。崖壁多清人留下的题刻,到处充满诗情画意。
西樵山又被美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至今已有4500万年历史,皆因在其东南部有个石燕岩,那是个古采石场遗址(2002年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以前石场为露天开采,明代后多是洞穴开采。
先民用数百年的时光,为如今的南海留下了一片壮观的石景。石燕岩更是山上公认的天然空调房,一边纳凉一边与那青天石缝对话,不知不觉间却忽而走出岩洞,让人不禁豁然开朗。
三园之一的桃花园,在1998年开始栽下占地200多亩的桃花,是目前珠三角地区桃花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桃花园。每逢春临大地之时,园内便会人面桃花相映红红红,美翻了!
桃花园花期:每年12月至次年2月
就在桃花园旁边的三园之二桂花园,占地50余亩,内里种植了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4个桂花品种,共计1600多棵。桂花观赏期长,一年大多数时间,园内都有桂花开放,香气袭人。
三园之三茶花园,由老茶林和新茶园组成,总面积250余亩,是珠三角地区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茶林。每当花开园中处处春光似水,探花之人络绎不绝。
茶花园花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一廊指的是西樵山上的十里杜鹃长廊,作为珠三角最大的杜鹃赏花地,每年的3-4月是杜鹃开得最热闹的时候,景致惊艳!
杜鹃花期:每年3-5月初
四方竹园因遍植山中特产四方竹而得名。四方竹径高3到4米,呈方形,叶狭长,有明显的节,是一种珍贵的观赏竹。此处的主要观赏点有四方竹园、百竹园、宝峰胜处、老茶林等。
南粤名山下人杰地灵,孕育出一代宗师黄飞鸿。为弘扬黄飞鸿高尚的武德医德,1996年在黄飞鸿的出生地,西樵山下禄舟村兴建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馆内分设有宝芝林、百草堂、黄飞鸿史迹陈列馆、关德兴纪念堂等。
高桩醒狮是黄飞鸿的传世功夫,威武雄狮身披锦绣黄金甲,飞高桩走钢丝、挪腾采高青、如履平地、技艺高超。当然除了这十大景点外,西樵山上还有不少的小众秘境和古村,仍旧保留着旧时光里的美好。
曲径通幽、负离子爆棚的山路,更是众多马拉松、古驿道赛事的最爱赛道、场地……还有更多的美好,等你来探索!
出行指南
坐标: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类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环山大道山南路
票价:70元/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