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冬眠

2021/9/26 13:11:29
万年历日历:冬眠知识
冬眠知识
有暖气乌龟还需要冬眠吗

暖气是北方人过冬的秘诀,因为通过集中供暖的方式,房间里的温度会有所上升,达到一个适合人体舒适的温度。我们都知道,乌龟是一种要冬眠的动物,冬眠是乌龟在冬天这样极端寒冷的天气环境下,为了生存而选择的一种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北方家里有暖气乌龟还需要冬眠吗?想知道答案的话就和小编一起接着往下看。

有暖气乌龟还需要冬眠吗

家里有暖气,乌龟一般是不会冬眠的。虽然冬眠是龟类的习性,但并不是必须的,更多的是对抗低温的一种手段,一方面低温会导致活力和食欲下降,另一方面野外不好寻找食物,所以它才会冬眠。人工饲养的话,可以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同时还可以保证食物充足,所以不用冬眠。

什么是集中供热?

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集供热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的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和采暖用热。

集中供热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集中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位热源,改善人居环境条件,而且能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城市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供热管网、热用户三部分组成。集中供热热源包括热电联产的电厂、集中锅炉房、工业与其他余热、地热、核能、太阳能、热泵等,亦可是由几种热源共同组成的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热源分布要尽量集中、合理,而热源设备尽量选择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的设备。热源的位置应尽量设在热负荷中心,并根据燃料运输、热力管网和输电出线、水源、除灰、地形、地质、水文、环保、综合利用等诸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集中供热热源、热力管网和热用户设施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建设,尽早发挥集中供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暖方式有哪些?

我国的采暖方式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主要的采暖方式有以下几种:

暖气片采暖

采暖设备选用暖气片的种类有:钢制暖气片、铸铁暖气片、铝制暖气片以及铜制暖气片。暖气片的散热原理是以对流方式为主,因此也将暖气片采暖视为对流型供暖。北方很多城市的居民小区都采用这种该供暖方式。

地暖采暖

近几年这种采暖方式也发展较快,已由开始用于大型建筑之中,2005年以来较多的小区别墅采用,并有逐渐扩大的势头。

电热膜辐射供暖

有一些项目采用电热板、电热膜、电缆线的电供暖方式。尤其是各地的电力部分为售电,对该供暖方式制定了一些用电的优惠政策,而开发商也考虑到物业管理和收费等方面原因愿意采用该项供暖技术。

个人单户采暖

所谓个人单户采暖就是一户中具有锅炉和几组暖气片。也有使用壁挂式燃气炉等等。


俗称娃娃鱼的中国大鲵冬天会冬眠吗

导语:很多知道娃娃鱼,但说到中国大鲵就不太了解了。实际上,娃娃鱼就是中国大鲵的俗称,就是同一共鱼。我们知道,有一些动物是会冬眠的。那么,俗称娃娃鱼的中国大鲵冬天会冬眠吗?到底娃娃鱼要不要冬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俗称娃娃鱼的中国大鲵冬天会冬眠吗

娃娃鱼

会。娃娃鱼冬天一般都会在洞穴或者是深水的大石块下面冬眠,冬眠时间长达6个月,一直到次年3月才开始活动。娃娃鱼就是中国大鲵,大鲵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

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成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食性很广,主要以蟹、蛙、鱼、虾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

生活习性:

娃娃鱼

成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其洞口不大,进出一个口;洞的深浅不一,洞内宽敞平坦。白天常卧于洞穴内,很少外出活动,夏秋季节,也有白天上岸觅食或晒太阳的习性。大鲵一般夜出晨归,常住一个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间进行,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可猎动物经过,突然张嘴捕食。大鲵适宜栖息于水温3~23℃的水中,个体大的多生活于深水处,中小型个体多在浅水处。成鲵多数单栖活动,幼鲵常集群在乱石缝中,其生活最适水温为10~20℃。大鲵常将头部伸到水面进行呼吸,皮肤也是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在含氧量较高的水中,大鲵可较长时间伏于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在人工饲养情况下,每6~30分钟将鼻孔伸出水面呼吸一次,吸气约几秒至数10秒。

小小的牙齿又尖又密,咬肌发达,猎物一旦被咬住很难逃脱。但它们不能咀嚼,只会将猎物囫囵吞下。体表光滑、满布黏液的身体,当遇到危险时会放出奇特的气味,令敌人知臭而退。

食性:

大鲵

大鲵的视力不好,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它们还能通过皮肤上的疣来感知水中的震动,进而捕捉水中的鱼虾以及昆虫。中国大鲵在它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位置,是生物链重要的一环。中国大鲵在不同的水域中,食物来源也略有不同,它们食量大,主要捕食水中的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及小型节肢动物等,此外在大鲵的胃中也发现有少量植物组分。生活在长江流域大鲵所处栖息地内,有着白甲鱼、宽口光唇鱼、马口鱼等鱼类,为大鲵提供了广泛的捕食对象。

大鲵喜欢捕食蟹类,一只体重1.5千克的个体胃内有蟹6只,总重量约140克;2.5千克的个体一次能吞食250~300克食物;曾在四川马边县发现一尾体重1蚝多的大鲵,胃内竟有一尾体重0.5千克的鱼。对陕西省柞水县境内干右河上段大鲵的食性分析,其中蟹占48.3% ,船钉鱼占12.5% ,水生昆虫幼体占7.8% ,水鸟占3.1% ,木片占3.1% ,小石块3.1% ,大鲵幼体占1.5% ,空胃者20.3% 。大鲵新陈代谢较为缓慢,停食半月之久,胃内仍有未消化的食物。它的耐饥力很强,只要饲养在清洁凉爽的水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不喂食不致饿死。


大熊猫在冬天冬不冬眠

熊猫的体型较大,外貌像熊,头较圆又像猫,因此得名熊猫。熊猫有黑白相间的皮毛,圆圆的脸上是一对大大的黑色眼圈和小眼睛。有些朋友想了解一下:大熊猫在冬天冬不冬眠?冬天大熊猫冬眠吗?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大熊猫在冬天冬不冬眠

大熊猫不冬眠。熊猫属于恒温哺乳动物,无冬眠特性。

在远古时期,大熊猫是食肉动物,但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它们由原本的肉食习性转变成杂食性,主要食物也变成了竹子,然而其消化道依然保留了祖先的特性。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这就决定了他们每天必须采食大量的竹子来补充营养。据统计,在野外,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都会花费12到16个小时寻找和采食竹子。即便如此,他们却只能获取竹子中15%到25%的营养,这就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从他们的食物里获取能够维持其自身冬眠的能量。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生存环境: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大熊猫冬天怕冷吗

熊猫当然不怕冷。大熊猫是高山耐寒动物。野生大熊猫可以在温度常年低于20°C、海拔2000至3500米的茂密高山森林中生存。这是因为大熊猫的毛比较粗,毛里塞满了厚厚的松果体髓质,保温性好; 而且毛层特别厚。 一只成年大熊猫的毛可以长到10厘米,而且毛表面还富含油脂,这么厚的“裘皮大衣”有很好的保温除湿效果,让大熊猫不怕寒冷潮湿,还会在雪地里自由打滚。

冬天大熊猫出来活动吗

会出来活动。大熊猫有喜冷怕热的习惯,所以在冬天也很活跃,所以冬天是看熊猫的好时机!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即使气温下降到-4到-14摄氏度,大熊猫仍然可以在被雪压得厚厚的竹子里自由行走和睡很多觉。 此外,它们的主要食物是竹子,冬天竹子不会枯萎,所以大熊猫冬天不会缺食,所以大熊猫整个冬天都不冬眠。

野外的大熊猫通常生活在海拔约2000至3000米的深山中。 通常,它们生活环境的温度在20度左右,所以冬天它们会去稍微低一点的海拔,因为那些地方的温度会相应的高一些,竹子也相对较多。

大熊猫的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他们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你可能会想,一种动物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好似闺阁深院的淑女,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但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象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身伸展,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象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乌龟什么时间开始冬眠不进食

乌龟主要分布在我国、韩国、日本、朝鲜、东帝汶、印度尼西亚与帕劳。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乌龟冬眠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乌龟什么时间开始冬眠不进食?乌龟什么时候开始冬眠不吃东西?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龟什么时候开始冬眠不进食

乌龟通常在10月份开始冬眠不吃东西。冬眠的时间并不固定,但往往和温度有关,当气温低于15℃之后,乌龟就会准备冬眠了。为了保证它能够安全度过冬季,深秋后最好多喂一点食物,好让它积累一定的营养,冬眠前两周才需要停食,并且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温度回升后提前苏醒。

气温降至13℃以下时,龟龟便开始进入冬眠,整个越冬期间,头尾四肢均缩入壳内,双目紧闭,不食不动不排泄,直至出蛰才移动位置。若环境不适时,则难于入蛰。乌龟的冬眠温度在1-10℃是适宜的。高于10℃很易引起龟的苏醒,从而消耗体力,而造成龟的体质下降,于来年的生长繁殖都不利。一个冬眠期内多次反复冬眠和苏醒也会造成引起龟的死亡。低于0℃的温度将会冻伤乌龟,甚至冻死乌龟。

乌龟冬眠期间,有3件事不能干

第一件事:喂食

之前和大家讲过,乌龟在冬眠前需要进行肠胃清理,待乌龟彻底代谢完体内的食物后才能开始冬眠。乌龟在冬眠期间,有些龟可能会有补水的现象,但喂食是一定要禁止的。原因和之前的清肠是一样的,乌龟在冬眠期间,因为一直处于较低的温度,是无法从外界获取足够的热量来充分代谢体内食物的。如果在这期间进食,就会导致肠胃疾病。

第二件事:晒太阳

在冬天也是有艳阳天的,这时候有些朋友可能会想着是不是该把乌龟拿出来晒晒太阳,这是万万不可的。在强烈的光照下,局部温度会上升很快,会把乌龟从冬眠状态中唤醒。但冬天的阳光又很短暂,乌龟刚苏醒,温度就又降下来了,在这巨大的温差变化中,乌龟就很容易患病。

第三件事:频繁打扰

乌龟在冬眠期间,我们一定要保证环境稳定,尽量少地去打扰乌龟的冬眠。不论是前面提到的喂食、晒太阳,还是翻看、噪声、光照等等,都要避免,让乌龟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冬眠。如果被频繁的打扰,乌龟就有可能因为能量消耗过大,而无法平安地度过冬天。

乌龟冬眠是有很大风险的,我们要做的是给乌龟提供一个合适的冬眠环境,并尽可能少的打扰它,它才能平安冬眠。

人工设置乌龟的冬眠场所考虑温度变化因素:

①、贴膘清肠胃:9月就开始给它们补充营养,贴膘。冬眠前两周左右开始停止喂食,最后三四天泡温水排便,清空肠道。以上很必须,不然食物留在肠子里会发酵导致它们的胃壁肠道破裂,会死的。

②、冬眠盒的布置:用大个儿的塑料储物箱,放上厚厚的泥土。它们自己会钻进去。搁几天给泥土喷点水保持湿润。10--13度是最佳冬眠温度。不要放在露天,低于8度会冻死的。放在阳台的角落最佳。让温度慢慢下降,不要让它们突然就感觉到寒冷了。

③、随时观察它们的情况。不要忘记它们哦!等天暖后,将龟拿出来放回原先的住处,三天内不要喂它们食物。第四五天再开始喂。它们肯定瘦了。多给它们吃的,好好补一补。

许多初次养龟的爱好者一想到龟要冬眠就紧张,不知如何应对,总担心龟不吃东西是否会饿死,放在水里水那么冷是否会冻死等等.下面说明一下冬眠方法,主要是针对水龟\半水龟.

真正的冬眠方法是容器内铺湿的厚沙,上用报纸揉团覆盖,龟会自己钻进沙里睡的,一星期一次补水,保持沙以及报纸的湿润。


熊冬眠吗

大多数熊在冬天冬眠,但熊不是真正的冬眠动物。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而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在冬眠时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在严谨的分类下应该是近于睡眠和冬眠之间。

熊在冬眠之前会吃大量的食物,然后找一个洞穴或树洞过冬。熊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在冬眠过程中如果被惊动它会立即苏醒,偶然也会出洞活动。熊冬眠的洞穴一般选在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除冬眠期外,熊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除了发情交配期外,其余时间熊都单独活动。

熊一般是温和的、不主动攻击人和动物,也愿意避免冲突,但当它们认为必须保卫自己或自己的幼崽、食物或地盘时,也会变成非常危险而可怕的野兽。

大多数熊食性很杂,既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到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但是北极熊比较特殊,主要吃鱼和海豹。熊的视觉和听觉都不十分灵敏,但嗅觉非常发达。


乌龟冬眠什么温度合适

乌龟一般是在11月开始冬眠,到第二年的4月才苏醒。乌龟冬眠是需要合适的温度,不然很容易死亡。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乌龟冬眠什么温度合适?乌龟冬眠温度是多少度合适?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乌龟冬眠什么温度合适

5-15温度合适。高于15度,则乌龟无法进入冬眠状态,代谢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低于5度,则乌龟面临低温致死的风险。

对于不同品种的龟,最佳的冬眠温度会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在这个范围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但根据一些人养龟的经验,10度左右是一个比较通用又相对安全的冬眠温度。

气温或水温降低到20度以下时,龟开始拒食或者少食。

气温或水温降低到17度以下时,龟开始停食,并慢慢排空肠胃,开始准备冬眠。

气温或水温降低到15度以下时,龟开始浅度冬眠。

气温或水温降低到10度以下时,龟开始深度冬眠。

气温或水温降低到5度以下时,龟死亡。

需要注意的冬眠温度细节

冬眠期间,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温差。和日常养龟一样,在冬眠期间我们也要注意保持温度的恒定,尽量减少温差变化。大幅度的温差变化,容易把龟从冬眠中唤醒或是加速龟的代谢耗能,而带来风险。

乌龟冬眠期间,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不论是浅水,还是沙土、毛巾等,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给龟提供一定的温度保护。在局部空间形成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避免冬眠期间气温的变化给龟造成太大的影响。

另外乌龟在冬眠期间要处于安静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的照射。即使是在冬天,正午时候在阳光照射下,也会使温度有很大升高,会很容易把龟从冬眠中唤醒。

乌龟适合在水里还是在陆地

1、乌龟是水陆两栖动物,如果放在没有与陆地相连的纯水池里,水池中必须要放置石块、砖头等露出水面的平台,以供乌龟晒背、休息,乌龟喜欢躲的洞里,因此可用砖头给龟搭个龟窝,以提高龟的安全感

2、乌龟的吃食行为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有时也在岸上吃,可把食物直接投入水中,也可把食物放置于水陆交接的浅水处或近水斜坡处。喂虾时要连壳一起喂,这样补钙,但要把虾头的尖刺剪掉。

3、乌龟喜食荤腥食物,小龟以荤为主,大了可以吃些素的,一般可投喂小鱼、小虾、蚯蚓、泥鳅、动物内脏、蜗牛、蟋蟀、少量红肉、香蕉、瓜皮等。

4、乌龟又要晒太阳,又不能在高温天气直接晒,最好采用半遮阳的环境,乌龟饲养水温环境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7度,夏天要注意对水池遮阳,一般可用大叶植物进行遮阳。

5、温度低于20度时不要喂食,不然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乌龟最适应的温度是25~30度,这时生长的最快。

6、温度越高食量越大,但当温度过高时食量反而下降,温度越低食量越小,乌龟长肉最快的温度是28~30度。

7、龟越大喂的次数越少,龟越小喂的次数越多,苗龟一般每天喂3次,小龟一般每天喂1次,成龟一般要2~3天才喂一次。下蛋季节的母龟要多喂,冬眠前夕要多喂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8、冬眠一般华东地区在当年11月至来年4月,温度低于12度时会进入冬眠状态,将龟放于背高的浅水中,放置在阴暗、安静的环境中即可,冬眠期间的温度要保持在3~12度之间,最佳冬眠温度为8~10度,冬眠期间禁止晒太阳,不然龟会经常醒来,这样会极大的消耗龟的体力,等开春可能就会因体力不支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