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英国人

2021/9/26 13:09:04
万年历日历:英国人知识
英国人知识
英国人为何喜欢聊天气

有人说,英国人给人的印象比较绅士,温文尔雅,但是英国人也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日常社交的当中很喜欢谈论天气。那么,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英国人为什么喜欢聊天气?为何英国人爱聊天气?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英国人为什么喜欢聊天气

因为英国的气候多变。一周内会雨天,阴天,刮风天或阳光天都有。天气是个很方便话题,用来见面打招呼,很像我们中国人过去很喜欢用吃饭否来打招呼。天气话题也可以作为做开场白,然后引入其它要讨论的话题。

但据很多人的观察,英国人喜欢谈天气,体现了英国文化的特点:保守个人隐私和尽量避免人际间的冲突。英国人彬彬有礼,但十分关注自己隐私保守,也注意不侵犯他人隐私。因此像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宗教,政治倾向,民族,容貌,肤色,健康情况,体型,胖瘦,身体缺陷等等,都是不好谈的话题。这些话题都是容易引起观点冲突和争议。

还有一些小话题也可谈,如足球,音乐,电影,度假等。但这些话题,如果把握不好,也会有不同观点,如支持的足球队不同,喜欢或不喜欢哪类音乐类型等。

天气是最安全的话题,很容易让人们轻松开谈,和谐共处。在以上的两组交谈天气的例子里,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管你如何看待谈到的天气状况,但要“无条件”和对方保持看法一致。做不到这一点,就是还没有理解英国人谈天气的”文化“精髓。

天气的心理学

在英国,谈论天气只是一个引子。你要是赞同对方对于天气的观点,对方便会以为你和他有共同点,谈话就能融洽地继续下去;你要是表示否定的观点,那么谈话会僵持住。这种交流方式被称之为“赞同定律”。英国人的谈话方式出了名的拐弯抹角,因此要想快速懂得别人的意思,并且好好聊下去,就需要灵活运用“赞同定律”。

不过也有人说英国人爱谈天气是因为天生就是一个爱抱怨的国家。《每日邮报》曾称英国为抱怨之国。研究显示,英国人每天至少会抱怨4次,一年的抱怨次数达1300次,生气的时间达到53小时。那变幻多端的天气理所当然的就成为英国人抱怨的直接对象了。

对于英国这样重视个人空间的国家,天气绝对算是安全的话题。选择这样一个安全低调的话题,不会唐突伤及个人,又可以活跃气氛,缓解尴尬,或者了解别人的心情。谈天气真的是一举多得啊!

谈论天气成习惯

首先,一天内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确实也能成为一种谈资;更重要的是,英国人很重视个人空间,找一个安全不侵犯他人隐私的话题至关重要。因此谈论天气就成为英国民族的主要消遣方式。王尔德曾说,“谈论天气是无聊人类最后的避难所。”

英国人谈论天气的日常对话确实枯燥乏味。诸如,“很冷,不是吗?”这些话就类似于北方人喜欢问“您吃了没”一样。有的时候不需要做出明确的回答,甚至不需要回答一句完整的句子。这就是作为一段对话的开头语而已。以前的中国,全国人都为温饱而发愁,所以大部分人见面都喜欢问“吃了吗”,这是因为现实的无奈而聊以慰藉。

那英国人谈论天气是不是也有社会原因呢?是的,19世纪的英国由于圈地运动,大量农民破产失去土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减少。土地的减少,就加剧了对收成的担心害怕。那个时候谈论天气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温饱,大家自然而然要去关注影响庄稼收成的重要因素。

而如今,恶劣天气对英国的生活和经济也造成巨大危害。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暴雨导致洪灾,狂风造成破坏。2012 年BBC报道称,阴雨不断的天气对英国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英镑。2013年的热浪使得英国至少有2000人因高温丧生。当时的英国副首相尼克克莱格说,英国对高温“根本没有准备”。


中国最神秘的省份

贵州——是中国西南部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个地方有美景美人和美食,还有一片让英国人都觊觎的云上花海......

① 荔波小七孔

翻开世界地图,沿北纬25度环视,除了海洋,就是沙漠和城市,在中国的贵州,却有一片原始森林,也是贵州的第一个世界遗产地——荔波,以一座建于道光年间的小七孔古桥而得名的荔波小七孔,是一个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

② 黄果树瀑布

瀑布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宽101米。

③ 云上花海

因为构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岩石是石灰岩,土壤表层的有机物质,很容易随着饱含碳酸盐的水溶液,进入河流、地下河以及其他水系,造成严重的营养物质流失,以致土壤贫瘠,这类土壤一般呈酸性,却十分适合杜鹃,杜鹃生于500-2000米左右的山地,所以贵州可以说是杜鹃花的王国

④ 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宽1-5公里,绵延50余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原始杜鹃林带,分布杜鹃花60多种,占世界杜鹃花种属5个亚属中的全部,树龄千年的杜鹃花王,花开季节繁花万朵,独树成春。

这片花海,曾令英国人眼红不已,20世纪初,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富足,便开始注重精神需求,狂热的私家园林在英国各处出现,观赏性高的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宠儿,这时,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职业——植物猎人,他们专门搜集植物种子,然后带回国高价卖给需要的人,其中一个叫做乔治弗雷斯特的英国人,在28年的时间里,前后7次来到中国,发现了40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

▲乔治弗雷斯特

这些色彩绚丽的杜鹃花深受英国人喜爱,渐渐地,上至皇家园林、下至平民百姓,都栽种着中国的杜鹃花,以至于后来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西方的园林”

⑤ 织金洞

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织金洞长6.6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空间宽阔,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气势恢宏、冠绝全球

季刀苗寨

巴拉河畔遗留的百年苗寨▼

西江苗寨

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苗族同胞聚集地▼

小黄侗寨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传“侗族大歌”的发源地▼

雷山苗年

一年一度苗族最为盛大的节日▼

这样与众不同的贵州,你想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