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遗址

2020/7/25 12:20:10
万年历日历:遗址知识
遗址知识
1973年在江西发现的什么遗址

1973年在江西发现的遗址是吴城遗址,吴城商代遗址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年代: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它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其规模较大,总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现以被命名为“吴城文化”,有非常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

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

遗址经过六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划为七层,分三期文化。共清理房基2座,窑址12座,灰坑55个,墓葬16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特别是陶文、原始瓷、铸铜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发现。

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吴城遗址的发现,对于认识长江流域土著青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为啥叫三星

导语:我国很多文物都是在三星堆发现的,前些日子,我国考古人员又有了重大的发现,所以三星堆对于我国来说,是极高价值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其也是震惊世界的,那么,你知道三星堆遗址为啥叫三星吗?到底三星堆遗址为什么叫三星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业人士的解答。

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为啥叫三星

三星堆

土堆排列像三颗星。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三星堆遗址群的年代范围前后延续2000年,所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星堆发现至今:

三星堆遗址

1929年,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当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

1980年至1981年,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三星堆文化”由此得名。

1982年和1984年,考古工作者分别在三星堆地点西南和西泉坎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三星堆遗址最晚期的遗存。

1986年7月,三星堆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大量器形独特精美的文物,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西南古蜀文明的重视。

1988年,国务院单独就三星堆遗址组织评审,当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至1995年,三星堆工作站先后6次对三星堆外“土埂”进行试掘,弄清其为人工修筑的城墙性质,划定了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古城范围。

1992年,三星堆博物馆奠基。

1993年5月,三星堆文物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虽然只有一件,但在瑞士和欧洲引起了很大反响。之后,欧洲各国频频邀请三星堆珍宝赴欧洲展出。

三星堆

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其基本陈列当年就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

2002年,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神树和玉边璋纳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012年至2015年,三星堆考古发现青关山大型房屋基址以及多段城墙重要文化遗存,三星堆古城城墙合围。

2019年4月,四川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三星堆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成为亮点。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3月21日,三星堆考古“上新”继续进行中,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4月12日,三星堆遗址3号坑一件完整的圆口方尊被成功提取,这也是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完整首件圆口方尊 。

2021年9月6日消息,近期,三星堆3号坑再次出土一件青铜神树。

2021年9月8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进程过半,已出土文物近万件。在8号祭祀坑边角处已有大型青铜器露头,或将是国宝级新发现。7号坑和8号坑已经进入了器物的埋藏层,大量象牙已暴露出来。面积最大的8号坑可见大量象牙铺满坑内。


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谁的不朽作品

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不朽作品,洗砚池现位于临沂市洗砚池街,就坐落在王羲之故居内。晒书台现位于山东临沂古城西南隅王氏故宅遗址,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曝晒藏书之处。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东晋书圣是王羲之。王羲之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如今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

导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痕迹是非常明显的,经常能挖出一些极具历史价值的古代遗址。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三星堆遗址了。那么,具体三星堆遗址在哪里呢?三星堆遗址在哪个省?一起来了解。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 三星堆遗址在哪个省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三星堆遗址群的年代范围前后延续 2000年,所出的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维汉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

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

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的世界纪录:

截至2009年,三星堆创造和打破了许多的世界纪录、中国纪录,其中多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384公分,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鸟,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具推断可能为古神话传说中扶桑树。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长142公分,直径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称为铜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高64.5公分,两耳间相距138.5公分。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

成都到三星堆怎么去?

1、成都昭觉寺车站,成都至广汉仅需30分钟,广汉至三星堆可乘坐回6路公交车。

2、直达答车 成都新南门汽车总站8:30分发—梁家巷车站—三星堆 三星堆16:00(停留10分钟)——成都昭觉寺车站。


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位置

从目前我国的旅游发展角度来说,正在逐步迈入优质旅游的发展阶段,甚至衍生出了一系列文旅线路,而越来越多的游客也不满足纯商业化的城市旅游,而逐渐钟情于一些文化古迹,那么,你知道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具体位置在哪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南越国宫署遗址坐落于广州北京路与中山四路交会处,其详细位置为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道禺山社区中山四路316号。遗址内除了南越宫苑外,更有秦、汉、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而该遗址的存在,也被当做是广州22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南越国宫署遗址游玩信息

1、开放时间:周二、三、四、五下午,周六全天;周日、周一闭馆整理。

2、交通:乘坐7路、102路、107路、108路、191路、243路、264路、517路、833路公交车至“财厅”站下。

3、门票:未成年人、持优待证的老年人等享受免费参观待遇的群体实行免费预约参观。

出土文物

1、秦隶刻字瓦当

在池壁的南坡和西坡呈冰裂纹铺砌的石板上均发现刻有文字。其中南坡近西头的一块石板上有一秦隶“蕃”字,长25厘米、宽19厘米。蕃即番禺的简称,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铜器有9件鼎、刻有“蕃禺”或“蕃”字可证。

2、南越国木简

木简均为木质,其中完整的木简全长25厘米、宽1.7-2.4厘米、厚0.1-0.2厘米。绝大多数单行书写,只有一枚书两行半字(可能因其用途有别于它简)。简上文字均为墨书,字数不等。经初步考证,这批木简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反映了南越国宫廷生活中的各种制度,如宫室管理、职官制度、法律条文等。

3、“女市”陶盆残片

2010年11月左右,在配合南越王宫博物馆建设而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在秦代地层出土一件戳印“女市”铭款的陶盆残片。这件陶片是秦统一岭南的重要历史物证,意义重大。


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为啥叫三星

导语:我国很多文物都是在三星堆发现的,前些日子,我国考古人员又有了重大的发现,所以三星堆对于我国来说,是极高价值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其也是震惊世界的,那么,你知道三星堆遗址为啥叫三星吗?到底三星堆遗址为什么叫三星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业人士的解答。

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为啥叫三星

三星堆

土堆排列像三颗星。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三星堆遗址群的年代范围前后延续2000年,所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星堆发现至今:

三星堆遗址

1929年,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当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

1980年至1981年,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三星堆文化”由此得名。

1982年和1984年,考古工作者分别在三星堆地点西南和西泉坎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三星堆遗址最晚期的遗存。

1986年7月,三星堆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大量器形独特精美的文物,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西南古蜀文明的重视。

1988年,国务院单独就三星堆遗址组织评审,当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至1995年,三星堆工作站先后6次对三星堆外“土埂”进行试掘,弄清其为人工修筑的城墙性质,划定了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古城范围。

1992年,三星堆博物馆奠基。

1993年5月,三星堆文物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虽然只有一件,但在瑞士和欧洲引起了很大反响。之后,欧洲各国频频邀请三星堆珍宝赴欧洲展出。

三星堆

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其基本陈列当年就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

2002年,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神树和玉边璋纳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012年至2015年,三星堆考古发现青关山大型房屋基址以及多段城墙重要文化遗存,三星堆古城城墙合围。

2019年4月,四川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三星堆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成为亮点。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3月21日,三星堆考古“上新”继续进行中,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4月12日,三星堆遗址3号坑一件完整的圆口方尊被成功提取,这也是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完整首件圆口方尊 。

2021年9月6日消息,近期,三星堆3号坑再次出土一件青铜神树。

2021年9月8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进程过半,已出土文物近万件。在8号祭祀坑边角处已有大型青铜器露头,或将是国宝级新发现。7号坑和8号坑已经进入了器物的埋藏层,大量象牙已暴露出来。面积最大的8号坑可见大量象牙铺满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