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危害生命吗?这是很多人都担心的问题,其实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本身治不好,只有靠药物、日常调理来控制,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延长寿命呢?该怎么做?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
糖尿病危害生命吗?
糖尿病当然会危害生命,它对人各个方面都造成重大影响。
2010年英国糖尿病学会的一份报告称,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大约缩短10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至少缩短20年。2012年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年龄≥55岁的女性和男性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分别减少6岁和5岁。
糖尿病患者如何延长寿命?
糖尿病患者想要延长寿命,日常必须做好护理工作,保持血糖平衡,下面就教大家糖尿病患者如何延长寿命的日常护理。
饮食调理: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高,所以在饮食上应尽量较少单糖食物的摄入,比如果汁、糖果等,这些东西食用后可能导致血糖飙升;糖尿病患者应专注于吃更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和豆类。
减肥:糖尿病偏爱肥胖的人群,减肥有益于血糖的稳定,体重减少5%~10%,已被证实可减少糖尿病的影响。
锻炼:糖尿病患者应每周进行5次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这样可以帮助血糖的稳定。
减少压力:糖尿病患者要放宽心,不要过多担忧,因为压力会干扰胰岛素调节,刺激使血糖升高的激素释放。如果患者压力有些大,要及时调节,可以做瑜伽、冥想,或者与生理学家交谈有助于缓解压力。
监测和治疗血糖水平:监测血糖有助于确定其波动的大小。二甲双胍等治疗药物也可帮助稳定血糖水平,但前提是要按照处方服用。
治疗其他疾病:在患糖尿病的同时还患有其它疾病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其它疾病增加糖尿病的影响,比如如肾脏和心脏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温馨提示:糖尿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日常要做好预防工作,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

一提到主食,相信很多糖友都是又爱又怕。含糖分多,升糖快是大家对主食的固有印象。对于糖尿病这样的特殊人群来说,能快速升糖的主食是万万不可的,那么糖尿病吃什么主食最好呢?一起来了解下。
糖尿病吃什么主食最好?
糖尿病的主食1:大麦
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最适宜做麦芽糖和酿酒,中医学认为,大麦味甘微成,性凉。有和胃、利水之功效。据测定,每100克大麦含碳水化合物73.3克,蛋白质10.2克,脂肪1.4克,属于低热能食品。古代中医认为大麦主治消渴。研究证明,大麦是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患者和一般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糖尿病的主食2:荞麦面
是荞麦加工成的面粉,营养价值很高。荞麦面含20种氨基酸且组成平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苦荞的含量高于小麦、大米、玉米和甜莽。脂肪含量为3%,也高于小麦、大米及薯类,荞麦脂肪含有9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和亚油酸。油酸在体内可以合成花生四烯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糖尿病的主食3:陈粟米
营养丰富, 据测定,每100克粟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1克,蛋白质90克,脂肪3.1克,钙41毫克,磷229毫克,铁4.7~7.8毫克,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镁、锌、硒等元索,小米也属于高钾食物。所有这些营养成分均有 助于降低血糖,并且有较好的利尿降压作用。
糖尿病的主食4:莜麦
经加工磨制而成莜麦面。据测定,每100克莜麦面中含碳水化合物67.8克,蛋白质12.2克,脂肪7.2克,镁146毫克,锌2.21毫克,另外,钾的含量也较高,为319毫克。研究证实,莜麦面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的功效,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食用。
糖尿病的主食5:麦麸
是小麦加工时脱下的麸皮,是一种高纤维食物。麦麸营养全面丰富,据测定,每100克麦麸含碳水化合物61.4克,蛋白质15.8克,脂肪40克,膳食纤维31.3克,钙206毫克,磷682毫 克,镁382毫克,锰10.85毫克,硒712毫克,铁9.9毫克,锌5.98毫克,铜2.03毫克,维生素E 4.47毫克。麦麸热量较低,而且,所含 的无机盐及维生素还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
以上这五种主食材料,可以有多种的做法,并不是说非要吃原生态的,这样并不可口,如果大家有兴趣,后期小编会再与大家分享。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发病,常需终身治疗,不仅给个人带来痛苦,而且还给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想要远离糖尿病,看看你是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那么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
五大糖尿病高危人群
综合分析,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有家族遗传的人
糖尿病具有遗传的特性,若家族或亲戚有患有糖尿病者,自己患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2、肥胖者
饮食过量或营养过剩,而体力活动大量减少,以致饮食产生的热量超过身体的需要,从而引起肥胖。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发生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超重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超重者,前者是后者的3~5倍。
近年来,II型糖尿病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肥胖是患病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体重过重会导致胰岛素作用不良,胰岛素代谢差,致使血糖升高。
3、年龄大者
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糖尿病概率也会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易造成肥胖,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组织机能退化,胰腺机能退化增加发病概率。
4、脂肪肝患者
患有脂肪肝的病人,大都是肥胖者,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处于高血糖状态。尤其是重度脂肪肝或出现肝硬化时,肝脏功能发生异常,更影响正常糖代谢,导致肝糖原合成障碍,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造成血糖持续处在高水平,引起糖尿病。
5、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患者
胰腺疾病患者:胰腺主管胰腺素分泌,如果胰腺出现疾病会影响其正常运作,诱发糖尿病。

一旦出现高血糖,即使是没有自觉症状也应立即接受治疗。治疗以饮食法为中心,避免饮食过量,减少脂质和糖分的摄入,特别注意不要摄入过多含有大量果糖的水果。在日常饮食中,有哪些食物是能起到降低血糖的功效的呢?
降血糖最有效的5种食物
降血糖食物1:桑叶茶
桑叶除了能保护胰腺,促进胰岛素的正常分泌,还能改善高血压,减少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桑叶可以降血糖,有效预防糖尿病。桑叶茶在饭前饮用能抑制饭后血糖升高,在饭后饮用则没有这种功效。
降血糖食物2:芋头
芋头中含有黏蛋白、镁、锌、维生素B1等有效成分,它还含有半乳聚糖,能有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降血糖食物3:番石榴茶
茶中含有番石榴多酚,这一物质能抑制分解糖的酶活化,缓解糖的吸收,使得只有必要的少量的葡萄糖被缓慢吸收,可预防血糖上升。
降血糖食物4:洋葱
洋葱最突出的功效是抑制血糖的上升。洋葱能使血糖降到正常之后就不会再下降了。另外,洋葱特有的黄色色素成分——槲皮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地抑制因血液黏稠造成的氧化,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展。
降血糖食物5:山药
山药中的黏滑成分能包裹肠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缓慢地吸收。这一作用能抑制饭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使血糖得到较好调控。山药还含有胰岛素分泌必不可少的镁和锌等有效成分,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

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担心自己的血糖值是否合格,担心自己的血糖控制不够严格。那么如何保持血糖平稳呢?想要保持血糖平稳日常需要做什么呢?
保持血糖平稳的日常注意事项
1、不听偏方,多懂一点权威糖尿病知识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不可逆的全身性代谢疾病,一旦患病,无法彻底治愈。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则会合并心血管、眼、肾、神经系统、皮肤等多组织损伤或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此,当听到某种药或者偏方能够治愈糖尿病时,很多糖友则会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些药弄到手。对于这些偏方,千万不要相信。自己要去多关注权威的糖尿病的专家讲座、糖尿病的合理治疗方法,晓其危害,并知晓其防治措施,才是最靠谱的。
2、管住嘴,少吃一点
对于糖友们来说,听得最多的一句也就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此时会觉得活着好无趣。其实糖友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饮食观,总的一日摄入总能量做好控制,每一样食物都少吃一点儿,食物种类多一点儿,能够控制血糖的平稳就好。
对于精细的主食要少吃,大多数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后对血糖的波动影响比较大;对于高能量的副食少吃点儿,过多的能量、油脂的摄入,会增加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富贵病,所以,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每一餐都少吃点,血糖也就能控制平稳一点。
3、迈开腿,勤动一点
慧吃会动,保持健康体重,这一点对于糖尿病人很重要。因为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能够每天在餐后尤其是晚餐一小时后做些符合自己身体素质的体能运动,能够减少体内脂肪的蓄积,降低肥胖的风险,也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降低血糖水平。
4、保持愉悦心情,开心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我们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同样的时间,为啥不能开开心心过呢?一旦确诊了糖尿病,要保持平衡、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治疗。消极的情绪也会影响到生理状态,对于病情的控制并不利,有可能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度更高。
5、做好自己的监测管理
糖友们需要每天监测自己的血糖、血压、按时服药;每月测体重、尿常规、腰围;每季度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查眼底及心电图。
只有清楚自己的病情、身体素质、血糖的平稳水平,才能更好地去避免并发症,延长寿命。
相信如果在生活中糖友们能够践行以上五点,管好自己的血糖水平,管好体重,做好饮食管理,用药管理,是能够延长寿命,降低患并发症的风险,并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的。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那么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呢?
引起糖尿病的6大原因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但这种遗传性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病毒 感染等。
2、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其机理主要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胰岛β-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又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此呈糖代谢紊乱与β- 细胞功能不足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引发2型糖尿病。
4、饮食结构
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与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热量较高有关。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3、活动不足
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体力活动减少已成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5、精神神经因素
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为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6、病毒感染
某些I型糖尿病患者,是在病人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发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