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浙江

2020/7/8 16:02:45
万年历日历:浙江知识
浙江知识
2021浙江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

导语:浙江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梅雨季。梅雨季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但也差不多那两个月。那么,具体2021浙江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呢?到底浙江梅雨季是什么时候?下面来看看2021浙江梅雨季入梅和出梅时间表。

2021浙江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

浙江梅雨季

预计6月上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杭州常年入梅时间是在6月13日,出梅日期在7月8日,梅雨期26天,平均梅雨量260.8毫米,去年偏早了15天。

往年入梅时间表:

2020:5月29日;

2019:6月17日;

2018:6月20日;

2017:6月9日;

2016:6月11日;

2015:6月7日。

梅雨季出现时间规律:

梅雨季类型

正常

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中国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初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反常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

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4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5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5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梅雨季如何防霉除湿?

梅雨季

1、适时关窗(适用空间:客厅、卧室)

潮湿的空气来袭时,居民们千万要记得紧闭家中的窗户,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不给窗外的湿气任何潜入的机会。防潮的最重要时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若不及时关上门窗,水汽将严重渗透至家居的每个角落。

2、偶用空调(适用空间:客厅、卧室)

室内防潮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不时使用除湿机或开启空调机,抽取空气中的水分。夏季防潮可以利用它们来避免室内空气太潮湿,而致使家居特别是木制品、木地板受潮。

3、石灰吸潮(适用空间:厨房、卧室)

石灰是简单易做的吸潮剂,1公斤生石灰能吸附空气中大约0.3公斤水分。把石灰装在木箱里,天不潮时,盖上盖;天潮湿时,打开盖,同时不要开大窗,就能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爽宜人。

4、报纸防霉(适用空间:卧室)

天气潮湿,衣橱里的衣物经常发霉,怎么办?长期打开衣橱的门,可通风防霉,不过灰尘也多。如在衣橱底部铺上报纸,甚至在橱门内侧贴上报纸也行。报纸能吸收湿气,达到防霉效果;而且报纸上的油墨味道还能驱虫。

5、巧用干燥剂

现在,市面有不少专用于防潮除湿的干燥剂,合理放置可以收到预防潮气的良好效果。最常见的有吸湿盒和除湿包两种。一般吸湿盒具有各种香味,适合放在客厅的沙发和墙角间、卧室的床下、厨房的橱柜下面。而以吸水树脂和木炭为制作原料的除湿包则适合放置于衣柜、鞋柜等密闭的空间,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吸湿盒里的物质取出,购买散装干燥剂装入盒中再次使用。另外,在衣柜、鞋柜里还可以放置一些樟脑丸,用于春季防虫。


浙江杭州:烟雨西湖

杭州西湖风景如画让人如痴如醉,尤其今天的杭州西湖风景区,杭州依然下着小雨,现在的室外温度大概是8度左右。现在站在湖边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里的空气非常的清新水润。尽管今天下着雨,但是西湖边的游客仍然很多,而且大家可以看到远山、游船、和整个西湖水面都笼罩在一层厚厚的水汽当中,烟雨蒙蒙的非常的唯美。

扩展查询:

杭州天气预报

杭州空气指数

杭州今日天气:14℃~7℃,阴转多云,东北风小于3级

杭州未来三天天气情况:

杭州明天天气星期四14℃~7℃多云转小雨

杭州后天天气星期五11℃~6℃小雨转中雨东北风小于3级

杭州01日天气星期六8℃~4℃小雨北风小于3级


2021浙江入梅和出梅时间

导语:虽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入梅都在6月,出梅都在7月,但如果具体来说,那么长江中下游的不同区域,入梅和出梅具体时间多有不同。就浙江来说,浙江大部分属于江南地区,而这一带入梅时间相对早。那么,2021年浙江入梅和出梅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具体浙江梅雨季节持续多久?一起来了解。

2021年浙江入梅和出梅时间

浙江入梅时间

预计6月上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杭州常年入梅时间是在6月13日,出梅日期在7月8日,梅雨期26天。

梅雨季时间计算:

按照环流条件与区域性降水相结合的原则,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时段内,在北纬29-33°范围内,经常有地面峰系活动,且连续两周内有6天雨日,同时参考长江下游两岸,各站候平均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为入梅日。也有以初夏季节中雨日、雨量、云量等气候要素的时间曲线上出现突增(即转折点)之候(日)定为平均入梅候(日)的。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我国古代对入梅曾有几种规定,《琐碎录》“(闽人)立夏后逢庚日入梅。”《神枢经》:“芒种后逢丙日入梅。”《江南志书》:“五月芒种后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芒种后雨为黄梅雨”,则以芒种为入梅。上述入梅是日不同原因有二:一是地区差别;二是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变化而致。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在天气分析预报中,则往往指天气形势转为梅雨形势的日子。

例如:

2006年6月6日芒种,丙寅日,则芒种当日入梅;小暑后7月17日逢未,因而2006年的出梅日期为7月17日。黄梅天共42天。具体心算法如下。

入梅丙日公式:D=(7-Y)Mod10,这里的Y=(5(单数年)+[年份后2位/4])Mod10。2006年的Y=0+[6/4]=1、D=7-1=6,所以入梅为6月6日。出梅未日公式:D=12-Y,这一年的Y=(6×5+[6/4])Mod12=7(详见出梅词条)、D=12-7=5,因为7月5日在小暑之前,所以出梅=5+12=17日。

梅雨季

反常梅雨现象:

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

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梅雨季节

迟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特长梅雨

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进入“小暑”、“大暑”以后,长江中下游本来应该是晴朗炎热的“伏天”了,却一直是阴云密布难见太阳,瓢泼的大雨不时倾泄到地面上来,不少地区洪水滚滚、“寒气”袭人。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雨量多达1500-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局部洪涝经常发生。有的可能是由于台风雨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别的天气系统接连带来的几次暴雨造成的,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小。像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


浙江产假多少天2021新规定

导语:我国规定的产假一般是98天,但各地有相应的奖励天数,所以产假时间也有所不同。其中,浙江的产假加上奖励的时间,不仅只有98天。那么,浙江产假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是怎么样的?有人说是128天,而有的人说158天,到底浙江产假是128天还是158天?下面一起来了解。

浙江产假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 浙江产假是128天还是158天

浙江产假

128天。根据《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98天,符合《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的,再增加30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依法保护女职工在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

第十一条经本人提出,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经期女职工下列保护:

(一)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二)经医疗机构证明患有重度痛经或者经量过多的,给予1至2天的带薪休息。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孕期女职工下列保护:

(一)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所需时间计入其劳动时间;

(二)实行劳动定额的,适当减少其劳动量;

(三)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对不能适应原劳动的,予以减轻其劳动量或者暂时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四)怀孕不满3个月且妊娠反应严重,或者怀孕7个月以上的,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安排不少于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产假规定

第十三条女职工有流产先兆、习惯性流产史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医疗机构证明,本人提出休息的,用人单位应当予以适当安排。

第十四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98天,符合《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的,再增加30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 天。

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15 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42天。

第十五条女职工产前检查、生育或者流产产生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六条女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产假天数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不再支付产假期间工资。生育津贴计发标准高于女职工产假前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差额部分;低于女职工产假前工资标准的,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对差额部分予以补足。

女职工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标准支付其产假期间的工资。

第十七条失业妇女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可以向设区的市、县(市、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申请领取相当于本人3个月失业保险金的生育补助。

未就业妇女的配偶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未就业妇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第十八条女职工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术、绝育及复通等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假期。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及休假期间生育津贴的支付,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产假

第十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下列保护:

(一)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安排不少于1个小时的哺乳时间;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增加1个小时的哺乳时间;

(二)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三)实行劳动定额的,适当减少其劳动量;

(四)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为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二十条女职工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设置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女职工人数较多且存在用厕困难的,应当适当增加厕所数量或者提高女厕位的比例。

用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生产工作用房时,应当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设计、安装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

2021浙江陪产假多少天?

男方可享受15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法律地位也不高。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


温州有哪些特色水果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盛产水果,温州有哪些特色水果呢?

温州特产一:丁岙杨梅

丁岙杨梅是浙江温州的特色产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明朝时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了。温州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壤肥沃,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合种植杨梅,出产出的杨梅色泽紫黑发亮,个大核小,甘醇可口,柔软多汁,甜酸适口,被誉为“温州杨梅之冠”。杨梅中含有维生素,氨基酸,钙等丰富营养,还具有生津止渴,清肠胃,御寒消暑,止泻利尿等多种功效。丁岙杨梅在2007年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温州特产二:瓯柑

瓯柑是浙江温州的特色产品,据相关文献记载,温州栽培瓯柑距今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还被列为朝廷贡品。在1990年还被北京亚运会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温州气候条件良好,关照充足,降水充沛,且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有机含量高,非常适合瓯柑的种植,所种植出来的瓯柑外型美观,汁多味甜,清甜爽口,还含有维生素,纤维素等丰富营养,还有治退烧,治咽喉炎,头痛等热性疾病。瓯柑在2006年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温州特产三:苍南四季柚

苍南四季柚是浙江温州的特色产品,据相关文献记载,苍南四季柚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温州苍南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壤肥沃,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四季柚的生长,所产出的四季柚外形美观,果皮较薄,肉质脆嫩,汁多无渣,酸甜适口,清甜爽口,且非常耐储运。四季柚不仅吃起来美味,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蛋白质等丰富营养,还有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功效,更是过年过节赠送亲友的佳品。

温州特产四:龙湾杨梅

龙湾杨梅是浙江温州的传统特色水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光绪八年(1882年)《永嘉县志》记载,100多年前龙湾状元镇大岙溪就出现了杨梅的引种。龙湾区丁岙杨梅是温州地区传统名优水果,也是浙江省著名的四大良种之一,龙湾区所种植出来的杨梅色泽鲜艳、柔软可口。

温州特产五:东皋红柿

东皋红柿是浙江温州的特色水果,东皋无核红柿栽培历史悠久,已200余年了。永嘉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光照充足,水资源充沛,所种植出来的红柿个大肉厚,汁多味甜,风味别具。红柿的营养价值相当高,成熟时含有所含的胡罗卜素、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都胜过苹果、梨、杏、桃等果品均好。


浙江入梅标准

大家都知道,每个地区入梅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入梅的标准也有所区别。最近有些生活在浙江的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浙江入梅标准是什么?浙江入梅标准2022是什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浙江入梅标准

入梅标准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2022年浙江杭州入梅时间是公历2022年6月7日前后;2022年浙江杭州出梅时间是公历2022年7月10日前后。

2022年浙江杭州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具体将于6月初就会正式入梅。而这一则消息来源于杭州市气象台的专家分析,据了解,去年杭州6月10日入梅,根据最新的气候分析,杭州今年入梅和出梅时间较常年偏早,其中梅汛期降水偏多1到2成。下面梳理杭州往年入梅时间如下:

1、2021年杭州入梅时间:6月10日,比往年还偏早了3天;

2、2020年杭州入梅时间:5月29日,属于近二十年以来最早的一次。今年5月29号已经过去,说明在5月底入梅的几率比较小。

3、2019年杭州入梅时间:6月17日;

4、2018年杭州入梅时间是:6月20日,是近十年最迟一次入梅,刷新了当地纪录;

5、2017杭州入梅时间是:6月9日;

6、2016杭州入梅时间是:6月12日;

7、2015杭州入梅时间是:6月7日;

8、2014杭州入梅时间是:6月17日;

9、2013杭州入梅时间是:6月7日;

10、2012杭州入梅时间是:6月17日。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2022浙江杭州什么时候出梅?

2022杭州出梅时间是7月上旬,因为梅雨季时间一般会长达二十几天左右。若杭州6月上旬入梅的话,出梅时间则在七月初左右。出梅标准如下:

1、温度

浙江南部气温在23-24度之间,北部在24-25度之间,且连续稳定在五天或五天以上。

2、连阴雨结束

浙江南部等于或者大于七天,浙江北部等于或大于五天基本无雨(不包括南方热带系统和局部热雷雨等造成的降水)。

3、连续6天以上无雨

出梅的一个标准就是雨季结束,当连续一个星期没有下雨,就表示梅雨季已经结束。浙江常年平均出梅日期为7月9日。

梅雨季如何养生

梅雨季节,由于天气高温闷热,湿气过大,身体易多发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做好梅雨季节的身体养生很重要。

避免外在潮湿伤身

梅雨季节里,雨量比较大,空气潮湿。要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逗留,可以在家里较潮湿的地方放置一些干燥剂,要多通风,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阴雨时最好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要尽量避免在阴湿的地方呆太久的时间。

多吃利尿化湿的食物

雨季时,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这些食物都能够起到利尿除湿的作用,有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但要切记,不宜食用过量的生冷、油腻食物,以免伤脾胃。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薏仁

薏仁健脾除湿当首选。中医食疗记载,薏仁性凉、味甘淡,有健脾除湿作用,可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风湿痹痛;有补肺利尿作用,可美容护肤、治扁平疣等功效。薏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略低于大米,蛋白质、脂肪含量为大米的2至3倍,维生素B1和磷、钾、钙等矿物质的含量都比大米高,还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

洋葱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洋葱中的前列腺素红可直接作用于血管而使血压下降,还有促进肾脏利尿和排钠的作用,调节体内肾上腺神经解质的释放,从而起到较好的降压作用。因此,常食洋葱可以稳定血压、减低血管脆性,对人体动脉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绿豆

研究证明,绿豆皮里面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如类黄酮、单宁、皂甙等。绿豆中还有生物碱、豆固醇以及大量的膳食纤维等。因此夏季吃绿豆清热解毒,缓解中暑。绿豆常见的吃法是熬粥或熬汤,做成绿豆沙也是不错的选择。

冬瓜

冬瓜味甘性凉,一身都是宝,是瓜蔬中唯一不含脂肪的蔬菜,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下气消疲、润肺生津等功效,对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肾脏病以及浮肿病人有良好的食疗作用。此季节除了烹制成常规菜肴食用外,也可以把新鲜冬瓜榨汁饮用,也可以将冬瓜皮加盐煎水饮用。当然由于冬瓜性凉,对于那些身体虚寒或久病滑泻的人应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