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月全食

2021/6/7 10:37:54
万年历日历:月全食知识
月全食知识
今日中国多地可见月全食

讯,今晚月全食就要上线,据天文专家表示,今日中国多地可见月全食,其中,东北地区可欣赏到全过程!而且其他地区虽然没法见到全过程,也能见到带食而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天气情况,如果天气不佳的话,即便地理位置最佳,也没法观赏到月亮。

今日中国多地可见月全食

月全食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8日消息,2022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重磅天象——月全食将于当晚闪亮登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本次月全食非常适合中国民众观赏,东北地区可见本次月全食的全过程,其他地区则可见带食而出。

预报显示,本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时间8日16时00分,月球开始渐渐变暗;17时09分初亏,月面开始出现缺角;18时16分食既,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18时59分进入食甚,直至21时57分,月食现象结束。全部过程历时5小时57分。

专家建议,只要天朗气清、视域开阔,公众可以通过肉眼看到本次月全食。如果有条件的话,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观赏效果更佳。

月全食天气预报:

月全食天气

今天,我国大部地区降雨较弱,四川东部、重庆、贵州西部和北部、陕西、山西、湖北西北部及海南岛、广西东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海南岛东部局地大到暴雨。

另外,8日夜间至9日,新疆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超过10℃;新疆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山区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并有5~6级偏北风,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10级、阵风11~12级。

如何拍摄美美的“红月亮”?

赏月

据北京市资深天文摄影爱好者结合自己多年拍摄的实践经验建议,如果使用单反相机,而没有望远镜的话,可以用焦距200-300mm或者更长的镜头,这样可以拍到细节清晰的月球。因为是长焦拍摄,拍摄时注意一定使用三脚架进行固定。在月食过程中,月球的亮度会不时发生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相机的曝光参数。在食甚阶段,由于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可以适当地进行较长时间的曝光,一般不超过1.5秒,否则月球的移动会让画面变得不清晰;使用手机拍摄的话,在食甚阶段可以用三脚架把手机固定,选择手机夜景模式即可。


月全食多久出现一次

月全食发生的条件是月亮运行到跟太阳是在相对的方向,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这5个阶段。月全食不是常常能看到的,那么,大家知道月全食多久出现一次?月全食多长时间发生一次?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月全食多久出现一次

月全食每14个月出现一次,但不一定能看到。据统计,在过去的5000年中,有记载的月食共有3000多次,而实际发生7718次。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月食时,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全食。其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月亮呈现出不同彩色的原因

蓝月

许多人认为一个月中的第二个满月是蓝月。

从技术上讲,蓝月亮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在火山喷发或森林火灾的灰烬中。

灰烬中的散射粒子阻挡了月球正常光谱中的红光,只有蓝光才能穿透。所以月亮看上去是蓝色的。最后一次真正的“蓝月”发生在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那次爆发将蓝月亮染成蓝色将近两年。“千载难逢的蓝月亮””指的是蓝月亮出现的间隔时间非常长。

粉月

四月的满月或粉红月亮因为夹竹桃花在北美的出现而得名。

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四月的满月标志着节日和假期: 在印度,印度教徒在一个叫做哈努曼 贾扬蒂的节日中庆祝哈努曼的诞生。四月的满月也标志着犹太人逾越节的开始。复活节的日期是满月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这是在3月21日的春分之后。

红月

在月全食期间,地球移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切断了月球的光线供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月球表面呈现出淡红色的光芒,而不是完全变暗。大气是由不同的气体、水滴和尘埃颗粒组成的。当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它会散射出比光的波长还小的粒子。瑞利散射是指光从空气分子中散射出去。

例如,波长较短的颜色,即那些接近紫色光谱的颜色,比波长较长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散射得更多。然后,这些光被折射回月球表面,产生了月全食所特有的橙红色光芒。在月全食期间,月亮会呈现出红色、橙色或金色的不同色调,这取决于月全食时地球的大气状况。

黄月

6月的满月被称为蜜月月,因为一年中所有的满月,它是最有可能在晚上发出黄色光芒的一个月。在六月,太阳在北半球的天空中是最高的,因此,月亮在天空中是最低的。当月亮在低空时,我们透过厚厚的大气层看到它,它变成黄色或橙色,就像落日一样。

橙月

月亮在一年中有好几次呈现橙色。有时月亮在头顶上也会呈现橙色。这种情况发生在大气中有大量灰尘、烟雾或污染的时候。这些粒子的大小将决定你将看到的颜色类型。例如,秋天的收获月看起来很大,而且是橙色的。

在秋天,许多农民收割庄稼。作物土壤中的大量灰尘受到干扰。灰尘飘到大气中。与此同时,秋天的月亮在天空中较低。所以,如果天空中有更多的灰尘,而月亮离地平线更近,那么月亮会是什么颜色?橙色!这就是丰收之月这个名字的由来。


11月8日晚将现月全食天象奇观

讯,本月我们将可以邂逅很多神奇的天象,其中,除了狮子座流星雨之外,我们可以期待一下月全食,这是比较罕见的现象,据说,下一次要等到2025年9月8日,所以千万不要错过哦。那么,具体什么时候出现月全食呢?预计11月8日晚将现月全食,19时前后观赏红月亮最佳。

11月8日晚将现月全食天象奇观

月食

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4日透露:今年11月8日,将出现少见的月全食(红月亮)天象。如果天气晴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观测到,其中偏东地区观测条件比偏西地区好。当日19时前后,观赏红月亮最佳。

据介绍,当日中国最早月出的城市是黑龙江省抚远市。11月8日,抚远月出时间为15时24分,当地公众有望最先观赏到满月的芳容。

月全食可分为7个阶段。11月8日的月全食,半影食始为16时01分(月亮开始接触地球半影);初亏为17时09分(月亮刚接触地球本影);食既为18时16分(月亮恰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食甚为18时59分(月亮中心与地影中心相距最近),最大食分1.364;生光为19时42分(月亮从地球本影冒出的刹那);复圆为20时49分(月亮刚好完全脱离地球本影);半影食终为21时58分(月亮恰好完全脱离地球半影)。整个月全食,时间长达1小时26分钟(从食既到生光)。

月亮

专家解释称,当太阳、地球和月亮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时(望月),就有可能发生月食。但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白道)与太阳运行的视轨迹(黄道)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一个5度9分的夹角。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望月在地球黑影的上面或下面经过,因而不会出现月食。只有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排成真正的一条直线时,才会发生月全食。

由于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运行,因此,月亮的东边缘最先进入地影。又由于阳光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其中前三种是“暖色”,红光的波长最长,能穿透浓厚的大气层,并能折射和散射到地球本影的空间。所以,即使月亮进入地球本影时,公众仍可目睹到月球呈现“古铜色”,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红月亮”。

中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上一次发生在2018年7月28日,下一次将出现在2025年9月8日。

月全食是怎么产生的?

月食的形成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月食时,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全食。

具体过程:

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观测方法:

月全食的观测方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7倍以上就可以清晰地观看到。可以站到高处看,这样视野会很好。也可用肉眼直接观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就可以作以下两项月全食观察。


月全食时地球月亮太阳哪个在中间

发生月食的月相是满月,一般出现在农历十四至十七中的某一天。月全食出现的时候,地球、月亮、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了,那么,大家知道月全食时地球月亮太阳哪个在中间?月全食时地球月亮太阳是哪个在当中?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月全食时地球月亮太阳哪个在中间

月全食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另一边,此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时,地球完全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此时我们从地球上观察就发生了月全食。

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全食。

什么是月食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产生月食现象。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月食出现时间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月球被地影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月食一般都发生在望日,即夏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这时地球运动至太阳和月球之间,但并不是每个望日都可能发生月食,因为黄道和白道之间有交角存在,所以只有在望月夜,月球又走月食的连续照片,可见到地球影到黄道和白道交点附近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才能观看到月食。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轨道处,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当月球始终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就发生月偏食。而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时就可以看到月全食。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这种现象在天文上称为半影月食,但由于在半影区阳光仍十分强烈,多数情况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然而事实上半影月食是经常发生的,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约为36.60% ,34.46% 和28.94% 。


2022全国月全食观赏地图出炉:华西及华南部分地区将无缘欣赏

讯,今晚月全食就要上演了,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期待,不过,能不能观赏到,还得看当地的天气情况,只有天气晴朗,才能利于观赏。那么,哪里的天气好呢?从2022全国月全食观赏地图来看,今晚华西及华南部分地区有降水,将无缘欣赏~

2022全国月全食观赏地图出炉:华西及华南部分地区将无缘欣赏

全国天气预报

一般来说,一次月全食发生分8个阶段,半影食始、初亏、食既、食甚、最大食分、生光、复圆及半影食终。到了月亮初亏阶段,月食天象才能被肉眼观察到,预计本次月全食月亮初亏时间为17时09分,约20时49分左右月影复圆。月亮食既到生光之间的这个时段,天空中可观赏到浪漫的“红月亮”。

不过,是否能观赏到,还得看天气。

今天,我国大部地区降雨较弱,四川东部、重庆、贵州西部和北部、陕西、山西、湖北西北部及海南岛、广西东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海南岛东部局地大到暴雨

另外,新一股冷空气今明两天将率先影响新疆,预计新疆北部和南疆西部山区等地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北疆北部和沿天山地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8~15毫米)。

拍摄月亮的基本方法:

赏月

1、拍摄月亮应尽量使用长焦距镜头,尤其应选用300mm以上的长焦距镜头比较理想;当焦距不够长时,亦可采用增距镜来加长焦距的办法,些许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其中的“奥妙”相信您应该知晓。

2、记住在拍摄时一定要使用三脚架,且三脚架越重其稳定性就越好;

3、拍摄月亮天体时一定要采用手动对焦,一旦达到精准对焦后可以锁死焦距,以防对焦发生偏移;但为确保不留一点遗憾,建议您每拍摄一次,重新进行一次调焦,这种自我“否定”一定会让您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拍摄风光摄影也是如此),过分相信一次对焦一劳永逸是摄影的大忌。

4、当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之后,一定不要忘了把照相机和镜头中具有防抖功能的开关全部设置在OFF上(即全部关闭),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抖动。

5、在满足曝光的前提下,尽量把感光度ISO设置在比较低的水平上,通常为iso 100,业余级照相机不要超过iso 400,以尽量减少弱光下噪点的产生。

赏月

6、由于月亮是一个高速运动的天体,为确保拍摄出相对更高清晰度的月亮,通常快门速度应达到1/250s或以上。在满足曝光的基础上,快门速度越快越好。

7、为了能获得月亮的最佳清晰度,尤其在拍摄月亮特写时,切记采用最佳光圈F/8,因为任何镜头当光圈为F/8时,其解像率是最好的;同时在取景时将月亮始终位于画面的中心点,因为任何镜头其中心点的解像率是最好的,当月亮主体偏离画面中心点时,其解像率也会随之下降。

8、拍摄月亮一定要控制好一个最为正确的曝光量,这也许是拍摄参数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里您记住“宁欠勿过”些许是一条“真理”了,因为一旦曝光“合适”,尤其在曝光略过时,您将再也找不到月亮的细节了。不妨拍摄前期您先试试。

9、有一点需要与大家提醒的,尤其用比较高档的数码照相机,此时只要能在满足快门速度与曝光量的基础上,适当再提高一些iso 感光度,或许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您应该懂得其中的“秘密”。

10、建议您每隔2-3分钟拍摄一次,以确保完整地记录下全食的全过程,因为拍摄月全食时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让您去思考、实践与探索。


月全食和日全食的区别

太阳和月亮是我们几乎每天会见到的物体,有时候我们也能看到日食和月食出现的现象。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月全食和日全食的区别是什么?月全食与日全食的不同有哪些?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月全食和日全食的区别

区别主要有概念不同、发生周期及发生时间不同,影响不同,二者区别较为明显。

一、概念不同

1、日全食:日全食是四种日食中的其中一种,当太阳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阳圆盘被黑色的月球阴影遮盖。

2、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二、发生周期及发生时间不同

1、日全食:虽然平均每18个月地球就可以有些地区会发生日全食,但日全食仍是很罕见的。据推算,在任何一个地点须平均要间隔370年才能看见一次日全食。日全食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7分31秒,而一般都比较短

2、月全食:每年全球至少发生两次月食。相比于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月球由进入至走出地影)是十分长的,平均需时数小时。

三、影响不同

1、日全食:发生日全食时,当地的温度通常会下降至少20度。当99 % 的太阳表面被覆盖时,能看到的晨昏蒙影现象。

2、月全食:月全食对于靠太阳照射太阳能帆板供电的人造天体有一定的影响。2007年10月24日升空的中国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就在2008年2月底面临首次月全食的考验,迎接暂时的“能源”危机和低温考验。

天狗吃日和半影月食

对于日食来说,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此时三者恰好处于一条直线上的话。月球就会遮挡一部分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会出现日食这一天象了。日食的种类大致为四种:分别是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和全环食。值得注意的是,不管观测哪种类型的日食,都不要直视太阳!

月食就不一样了,不但可以直视,更可以使用望远镜观看。不过月食发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月球在最外侧的位置。在月食过程中,月亮看上去比平时要更暗淡一些,这是因为地球挡住了部分照向月球的阳光,月球在此时只反射地球光芒的缘由。

与日食不一样,月食只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三类。其中月全食更容易被看到,半影月食则最好借助望远镜。总的来说,日食和月食的差别很简单,一个是月球在最外侧,另一个是地球在最外侧。

日全食多少年出现一次

首先,就全球而言,日全食是常见的天文现象,每3年出现两次。日全食带在地球上最宽不超过300公里,最窄只有几十公里。

综合历史上有效的日全食记录,对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而言,平均每370年才能观测到一次,因此有“370年一遇”的说法。

但是,“370年出现一次”的说法也不够严谨。因为日全食会受到太阳和月球轨道、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说今天在某处发生了日全食,370年后就一定会在同一地点再次出现。

全球范围内日全食平均每1.5年也会有一次。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日全食出现的频率一般为300年左右。至于月全食,根据“沙罗周期”内的统计,在大约6585天(18年多一点)的周期内,约发生月食28次(日食约43次),其中有12至13次为月全食。简单说来,大约每一年半就会有一次月全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