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年华

2022/11/16 17:37:38
万年历日历:年华知识
年华知识
10岁称为何年华

在现代,我们都是直接用数字来表示年龄,而在古代,人们是关于听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始龀、弱冠、耄耋等。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10岁称为什么年华?10岁叫作什么年华?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一起看一下吧,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困惑。

10岁称为什么年华

10岁称为外傅年华,外傅,汉语词语,指儿童十岁。古代贵族子弟到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古代年龄的各种称谓

①用牙齿来代称年龄

年龄当中的“龄”本身也是和牙齿有关的,现在我们来看看始龀(shǐ chèn)的具体含义吧。

始龀:指小孩七八岁,代指小孩乳齿脱落长出恒齿的换牙时期。在《说文解字》中:“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简单来说就是儿童七八岁换牙啦。另外因为男女孩生理状况的不同,女孩换牙的时间早于男孩,所以始龀可以指七岁的女孩或者八岁的男孩。

②用鬓发的式样来代称年龄

垂髫:还可以称“髫龀”。髫(tiáo),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头发。古代的儿童是不剃头发的,起初头发是自然披肩,这就称为垂髫,后来就代称儿童,具体指三到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就是老人和儿童很开心。

总角:总,聚拢束结的意思。孩童的头发一天天愈加变长,大人就把他们的头发全都扎在一起垂于脑后,称为“总发”。如果不将头发扎成“总发”,而是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一个结,宛如两个羊角,就称为“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诗卫风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意思就是回想儿童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

③用装束服饰来代称年龄

通过观察古人的装束服饰,便可以得知他的身份地位以及年龄大小。如及笄和弱冠。

及笄(jí jī):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满十五岁便会行笄礼,表示女子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及笄指的就是女子满15周岁。

弱冠:又称加冠,古代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要求将头发盘成发髫,然后在上面戴一顶帽子。因加冠时还未到壮年,所以称为“弱冠”。

比喻的方式

豆蔻:原本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但在唐朝诗人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首诗当中,将二月里初现梢头的豆蔻比喻为十三四岁的少女。虽然含苞待放的豆蔻和十三四岁的少女没有成熟,但有袅娜的姿态。后来就将十三四岁的少女时期称为“豆蔻年华”。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

《礼记》当中记录了随着身体素质的变化,人在各个阶段应当要履行的职责和应要享受的特殊待遇。

《礼记曲礼上》记载道:“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简单来说就是逐渐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不断学习,遵守礼仪、制度。到了老年时,应享受到应有的帮助。

耄耋(mào dié):耄,指八九十岁;耋,指七八十岁。耄耋二字泛指八九十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指十三岁的少女。“豆蔻年华”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所著《赠别二首》一诗中,因为农历二月“豆蔻”的嫩梢的就长的亭亭玉立,甚是美观,诗人看到之后有感而发,写下诗作,从此“豆蔻年华”就成了少女的专属词。

《赠别二首》原文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译文: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其他描写少女年龄的词语

志学年华:十五岁(实际应为14岁);及笄年华:十五岁;碧玉年华:十六岁;桃李年华:二十岁;花信年华:二十四岁。


花信年华是指多少岁

古代对于年龄不会像现在这样直接说出来,而是有专门一个词语来形容具体年龄。很多人都听到过“花信年华”这个词语,但是并不知道它是指多少岁。下面,就来看看“花信年华”指的到底多少岁吧!

“花信年华”是指24岁。“花信年华”是古代对女子年龄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宋朝诗人范成大的诗词中。“花信”则是后来被人们引用,专指女子的二十四岁,也有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的时候的意思。

还有一些词语指的年龄,例如:牙牙是指1岁。孩提是指2至3岁的儿童。始龀是指男孩8岁,女孩7岁。黄口是10岁以下。幼学、外傅之年是10岁。金钗之年是女孩12岁。

豆蔻是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舞夕之年是少年13至15岁。及笄是女子15岁。成童是15或15稍上的年岁。舞象之年是少年15至20岁。二八是为16岁。破瓜、碧玉年华是女子16岁。

加冠是男子20岁。弱冠是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尤未壮。桃李年华是女子20岁。而立之年、始室是30岁。半老徐娘是女子30岁。不惑之年是40岁。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是50岁。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是60岁以上。还历寿是61岁的寿辰。从心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是70岁。耋是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喜寿是指77岁。伞寿是80岁寿辰。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是均指八、九十岁。米寿是88岁。白寿是99岁。期颐是指百岁高寿。茶寿是108岁。


青岛东方乐园嘉年华最晚几点关闭

自我国引进各类主题游乐园以来,各种主题趴和剧场演出,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但你清楚青岛东方乐园嘉年华的具体开放时间吗,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青岛东方乐园嘉年华最晚几点关闭。

青岛东方乐园嘉年华最晚八点关闭,开放时间为9:00-20:00。景区地址位于青岛市胶州市李哥庄镇204国道东方夏威夷西200米。乐园规划为水上乐园、家庭乐园、动感乐园和一个“琴岛之眼”摩天轮游乐单品。三个乐园以海底探险故事为主线,由一段精彩的海底探险故事串联。

青岛东方乐园周边景点

1、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

位于山东青岛市黄岛区珠山风景区,是在野生动物展示的基础上,涵盖了科研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主题公园。它集放养、圈养、笼养于一体,与周边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青山、绿水、动物、人群自然合一的高品位生态园区。

2、崂山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风景区,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3、青岛啤酒博物馆

博物馆设立在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老设备之内,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备了旅游的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点,体现了世界视野、民族特色、穿透历史、融汇生活的文化理念。


豆蔻年华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实际上特指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女,但是在很多文艺作品中老是用错,甚至于认为二十多岁少女也是豆蔻年华,更有甚着认为只要没结婚的女性都可以说是豆蔻年华。

很多人用错了豆蔻年华可能是因为不懂这个成语具体来历,甚至于连豆蔻是什么都不清楚。豆蔻年华源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别》诗,里面写到“娉娉袅袅pīngpīng niǎoniǎo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里诗人用早春时节美丽的豆蔻花形容一个可爱的歌女,人们都觉得相当贴合甚至于妙趣横生,所以一直传到了现在。

后来这首诗流传比较广泛,而因为当时的背景,豆蔻年华就专门用来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了。

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除了杜牧写诗描写豆蔻外,后蜀欧阳炯《南乡子》词:“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席,豆蔻花间趖晚日。”

宋代陆游《小园春思》诗:“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

明代许自昌 《水浒记联姻》:“拥鸳衾梦绕 巫山 ,但豆蔻含胎可怜。”

田汉 《回春之曲》第一幕:“椰子肥,豆蔻香,你受着自然的丰富的供养。”


豆蔻年华指的是多少岁

古代男子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代称,同样女子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叫法。如女子十三、四的年纪称为“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其中豆蔻指的就是芳龄十三的少女。

豆蔻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草药,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豆蔻花未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

豆蔻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许,秋季结实。产岭南。南方人取其尚未大开的,称为含胎花,以其形如怀孕之身。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唐代杜牧 《赠别》诗:“娉娉嬝嬝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蜀欧阳炯 《南乡子》词:“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席,豆蔻花间趖晚日。”

宋代陆游 《小园春思》诗:“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

明代许自昌 《水浒记联姻》:“拥鸳衾梦绕 巫山 ,但豆蔻含胎可怜。”田汉 《回春之曲》第一幕:“椰子肥,豆蔻香,你受着自然的丰富的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