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特征

2021/6/7 10:37:44
万年历日历:特征知识
特征知识
中国暴雨的分布呈现的特征

遇到暴雨的时候,地势低洼的地区很容易出现交通瘫痪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中国暴雨的分布呈现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暴雨分布的特点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暴雨的分布呈现的特征

分布呈现的特征是明显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侧多,背风坡侧少的特征。台湾山地的年暴雨日达16天以上,华南沿海的东兴、阳江、汕尾及江淮流域一些地区在10天以上,而西北地区平均每年不到1天。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中国属于季风气候,从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气且战且退。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中国大陆上主要雨带位置亦随季节由南向北推移。华南(两广、闽、台)是中国暴雨出现最多的地区。从4至9月都是雨季。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带移至黄河以北,9月以后冬季风建立,雨带随之南撤。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

当然,有些年份会出现异常,1981年在中国西北一些地区都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暴雨。有时候本来多雨的地区反而出现旱灾。

暴雨的定义

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中国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业务实践中,又可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暴雨天要注意什么

当遇到暴雨,由于街道排水管道无法排除大量的雨水,会造成城市道路的淹没,淹没的道路就变得不可知了,可能由于水流下水井盖已经冲走、电线已经浸泡在水里、各种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夹杂在水流中,这些都是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源头。所以暴雨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待在家中,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的话,看到有漩涡的地方,可能井盖已被冲走,远离而行;同时一定要远离电线,千万不要脱掉鞋子在水中行走等等。

暴雨天气,而且还伴随着大风,建议雨具选择雨披,因为雨伞在大雨和大风中会带来很多危险;同时行走在路上,一定要注意身边建筑物的情况,防止遇到被建筑物脱落的东西砸伤。

如果暴雨天气,如果你驾驶汽车在外,那你一定要慢行,如果水过于深,要及时把车开到地势高的地方,通过其他工具安全回家;同时开车时要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遇到转弯时,应当慢慢刹车,不要急刹,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侧滑,进而造成人身伤害。


积雨云的特征

导语:积雨云通常是在午后形成的,如果是其他时间形成,会出现其他因素。积雨云几乎总会形成降雨,所以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积雨云的特征是什么?积雨云特点是什么?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请大家参阅。

积雨云的特征

特征是积雨云云体浓厚而庞大,垂直发展极其旺盛,远看很像耸立的高山。云顶由冰晶组成,有白色毛丝般光泽的丝缕结构,常呈铁砧状或马鬃状,云底阴暗混乱,起伏明显,有时呈悬球状结构。积雨云即可产生于气团内部,也可形成在锋面上。顶部开始冻结,轮廓模糊,有纤维结构,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及碎雨云。

最明显的积雨云是积雨云砧(下、右),作为雷暴云砧,这种云根据积云状底部和四散的卷云上层很容易区分。上层被称作砧,因为根据其边缘,它极类似工匠的铁砧。有时它独自存在,但大多数时候常聚在一起或形成一条。其他的云种包括高积云,卷层云和积云团,可在同时显现。

当云层内部温度比外部温度高,积雨云砧由积云堆转化而成,它使上升的气流变强,一旦上升的气流升到一定高度,云层内、外的温度达到平衡,垂直运动会减弱,水平运动会增强。云中物质被吹到下风处,形成典型的铁砧状。上面的照片表明积雨云砧的三个形成阶段,最终演化成风暴。从右到左,出现了积云、积云团,最后是逐渐衰退的积雨云砧,它虽不大,但很完整。这三个阶段常常在某一条或某一区域的暴风雨中存在,但过多的云层遮住它们的存在。有时积雨云团在暴雨形成之际也可看到。

在雷雨云砧形成当中,上升气流偶尔在云层上方的底部变得十分强劲,致使水平风力被破坏。出现此种情形时,砧云就可重新形成风。这种“反形成”部分常常是呈浑圆状,而下降气流部分,顺风而下,形成长长的条纹状。砧云可能是平滑的,有条纹的,呈纤维状的,这要依赖几种要素,包括向上的冲力和以砧云高度的风速。条纹状况表明空气压下沉,或降水沿着砧边下来,纤维状表明沿着砧边吹来的无序的风。

积雨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的位置有时可以当作“最高顶部”看待,这种团状云短期在砧云上方,之后分解。它是否能重新形成要依靠上升气流的强度。

气象要素的变化

积雨云多有阵性降水、雷暴、冰雹、飑等天气现象,云底偶有龙卷,云底阴暗混乱,常有雨幡,悬球状云,孤状云,滚轴状云和破碎的低云积雨云厚度差别大,隐藏在雨层云或高层云中,云底与雨层云、高层云相似。雨层云厚度较一致,天空亮度均匀,风和气压没有明显变化。如有积雨云时,风和气压会有明显的变化。黄昏、拂晓及夜间观测积雨云时,当白天积雨云发展旺盛,夜间不见衰减则可能仍有积雨云,甚至会发展更为强烈。如消失则会蜕变成积云性层积云或积云性高积云。夜间可借月光、云中闪电看积雨云云体。

各种特殊云来判定积雨云和雷暴

雷暴是由于云中、云间、云地之间放电产生的。它是积雨云发展旺盛的产物,有雷暴必有积雨云,而有积雨云时不一定产生雷暴。因此,当出现积雨云时,应注意对雷暴的观测。当早晨有堡状高积云或絮状高积云时,表示这个高度上气层不稳定,潮湿气层中存在强烈的乱流混合。当上升气流冲破稳定层时,就会形成对流天气。因此,堡状云和絮状云是午后雷雨的征兆。


冰雹云的特征

据研究,冰雹的形成高度是在6到18千米不等,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可以用重力加速度来计算。跟冰雹相关的冰雹云是人们常常关注的话题,那么,大家知道冰雹云的特征有哪些?冰雹云的特点是什么?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冰雹云的特征

冰雹云的特征是云底阴暗,混乱,翻腾厉害,多伴有横闪电。普通的雷雨云(积雨云)可能产生雷阵雨,只有发展得特别旺盛的雷雨云,因为云体十分高大,云中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云内有非常充沛的水汽,才会产生和形成冰雹,这种云通常也称为冰雹云。

处于发展阶段冰雹云,外观特征和对流云一样,在其中上部的外形是由各个云塔组成。只是冰雹云的云体更加庞大,各个云塔更显得更加臃肿。

发展成熟的冰雹云的特征是云顶不再向上发展或发展十分缓慢,顶部云塔翻滚的特征逐步消失,原来分离的各云塔逐渐融合成一片,云顶变得光滑或圆顶状,而后开始发毛向外扩展成砧状。

1、貌 远看雹云如山峰耸立,云头如开水翻涌。近看云底扰动剧烈,常呈滚轴状或悬球状,并伴有黑色碎云乱飞。

2、声 雷声沉闷,连绵不断,这事云中多横闪。

3、色 雹云乌黑,黑中常带有暗红色或土黄色。有时呈黑云黄边状。

4、雨 降雹前从云中下降的雨滴常常呈白色且大而凉。

冰雹活动具有三大特性

1、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北方多于南方,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这种分布特征和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及地形有关。我国雹灾严重的区域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

2、从每天出现的时间看,在下午到傍晚为最多,因为这段时间的对流作用最强。降雹的持续时间都不长,一般仅几分钟,也有持续十几分钟的。

3、冰雹大多出现在4月~10月。在这段时期,暖空气活跃,冷空气活动频繁,冰雹容易产生。一般而言,我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

冰雹云的形成过程

冰雹云是大型对流云发展的成熟阶段,它往往是从积云发展而来的。发展非常完美的大型对流云,其生命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是主要从淡积云向浓积云发展,云层的垂直尺度有着较大的增长,云顶轮廓逐渐清楚,呈圆孤状或菜花形,云体耸立成塔状。这样的云我们在盛夏常常看到。在形成阶段中,云中全部为比较规则的上升气流,在云的中、上部为最大上升气流区。上升气流的垂直廓线呈抛物线型。一般不会产生雷电。在其形成阶段,淡积云向浓积云发展。云的垂直尺度有较大的增长,云顶的轮廓逐渐清晰,呈圆弧状或花菜形,云体耸立成塔状。在这一阶段,云中全部为比较规则的上升气流,云的中上部是最大气流上升区。此阶段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5分钟,一般不会产生雷电和降水。

成熟阶段

从浓积云发展成冰雹云,就伴随雷电活动和降水降雹,这是成熟阶段的征象。在成熟阶段,云除了有规则的上升气流外,同时也有系统性的下沉气流。上升气流通常在云的移动方向的前部。往往在云的右前侧观测到最强的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一般在云的中、上部达到最大值, 浓积云逐渐发展成冰雹云。此阶段,云中除了有规则的上升气流外,同时也有系统性的下沉气流。上升气流通常在云的移动方向的前部,气流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云的中上部,其速度可以达25—60米每秒,甚至更高。下沉气流是一支从云的中下部倾斜地穿出来的气流,它对雷雨云的发展成熟不单纯起消极作用,还与上升气流一起构成云中的铅直环流。对流云的厚度与起水平尺度具有同一数量级。这是对流云与其他种类云最重要的差异之一。

消散阶段

一阵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加冰雹之后,冰雹云就进入了消散阶段。这时,云中已为有规则的下沉气流所控制。云体逐渐崩溃,云上部很快演变成中、高云系,云底有时还有一些碎积云或碎层云。


双鱼座什么特征

双鱼座什么特征:1、敏感细腻:双鱼座个性敏锐,非常在乎周围人的感受,他人任何一点异样,都能敏锐地察觉到。2、感知力强:双鱼座对于别人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很好的体察到别人的需求和想法。3、不懂拒绝:双鱼座喜欢向别人表达善意,且从来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为此也常常会被人欺骗和利用。

敏感细腻

双鱼座个性敏锐,非常在乎周围人的感受,他人任何一点异样,都能敏锐地察觉到,因此他们总会不经意察觉别人无法察觉到的细枝末节,并且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让身边的朋友感动欣喜。同时双鱼座也很敏感脆弱的星座,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一旦受到伤害或者是受挫,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自信心然后逃避现实。

感知力强

双鱼座对于别人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很好的体察到别人的需求和想法。很多人喜欢跟双鱼座玩,就是因为双鱼座不会让任何人尴尬,因为在尴尬之前,双鱼座已经替当事人感知到了,并化解了。双鱼座愿意为了帮助别人,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自己。他们乐于助人,为了他人付出自己的努力,只要结果是好的就够了。浪漫是双鱼座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之中,也能做出富有创造力的策划。

不懂拒绝

双鱼座无疑是桃花很多的人,女生懂得表露娇弱无依感,让人怜爱,男生则常常因为眼光温柔深情,而吸引许多异性。但是他们往往略失轻浮,尤其是在尚未有归宿的阶段。而究其轻浮的本质,是因为双鱼座喜欢向别人表达善意,且从来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为此也常常会被人欺骗和利用。


大暑时节的物候特征

大暑到的时候,天气是非常炎热的,大家出门不要忘记躲避太阳,使用空调和风扇后不要着凉。大暑时节的物候特征有哪些?大暑节气的物候特征是什么?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大暑时节的物候特征

大暑时节的物候特征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节,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农事:

“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农作物生长也最快。农耕生产与地 气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季风气候表现为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我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小暑和大暑的区别

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

小暑气候特征: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大暑气候特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大暑相关谚语

六月连阴吃饱饭。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白天光照强,夜晚露水狂,庄稼丰收有希望。

伏天大雨下满塘,玉米、高粱啪啪响。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人在屋里热得躁,稻在田里哈哈笑。

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六月连阴吃饱饭。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白天光照强,夜晚露水狂,庄稼丰收有希望。

伏天大雨下满塘,玉米、高粱啪啪响。


大暑的物候特征和人们的活动

一年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迎来了夏季。在夏天的时候,我们会经历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这就是大暑。那么,大家知道大暑的物候特征和人们的活动是什么?大暑节气的物候特征与人们活动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大暑的物候特征和人们的活动

大暑的物候特征

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至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

大暑人们的活动

送“暑船”

大暑之后便是立秋,已是接近收获的季节。经过了漫长而辛苦的劳作,农民们对于丰收有着满满的期盼。所以大暑前后,各地农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在浙江台州地区,就有着送“大暑船”的习俗,据说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大暑船”是按照旧时帆船的模样缩小建造,上面画有各种图案,非常漂亮。

船上装满了各种祭品,祭祀的时候要由50多个村民抬到码头上,大家一起进行祭祀祈愿。仪式之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喝“暑羊”

每到大暑,全国很多地区的人民,都有喝羊肉汤的习俗。羊肉属温热,但人们认为把羊肉汤放上辣椒、蒜等调料喝下去,出一身大汗,可以带走体内的毒素和积热,有利于身体健康。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斗蟋玩家会花大量时间来挑选合意的蟋蟀,头大、腿大、触须直是善斗蟋蟀的特质。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时,一斗就是一个下午,欢声笑语之间,仿佛忘记了夏日的炎热。

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烧伏香

烧伏香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冶多种顽疾。还有一说百姓在伏天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大暑相关诗词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杜甫.唐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登殊亭作】 元结.唐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