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强降雨

2022/9/13 21:47:30
万年历日历:强降雨知识
强降雨知识
台风为何会有强降雨

台风来临的时候,常常是大风大雨,所以家里的门窗要检查好,也要安置好汽车停放的位置。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台风为什么会有强降雨?台风为何会带来强降雨?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台风为什么会有强降雨

因为台风本身是一个无锋热带气旋。台风登陆后,由于地面的摩擦和拖拽作用,风力大大减弱,中心气压迅速升高。在高空,大气的低空风场会从高压向低压吹,而来自海洋上高温高湿的空气仍然在上升和凝结,不断制造出雨滴来。

除了强降雨,台风还会带来狂风,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因此当超强台风来临时,其带来的狂风及其引起的巨浪可以把沿海船只抛起乃至拦腰折断,也可把巨轮推入内陆;也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

台风还会带来风暴潮。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到6米。如果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台风强降雨应对措施

行人安全守则

1,暴雨来临前,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直到暴雨结束为止。安全的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势较高的建筑物。

2,如果暴雨已经开始,就近找一些地势较高的牢固建筑物躲避暴雨,并尽可能联系家人,告知你的具体位置。

3,如果路面开始水浸,请不要贸然涉水,不要试图过水。

4,远离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还有建在山坡上的临时建筑。

5,及时评估藏身之处的安全性,尤其是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注意外界动向,以方便更换躲避场所。

行车安全守则

1,开始下暴雨时,在马路中行驶时,请降低车速并亮紧急灯。

2,切勿盲目的驶入有积水的路面,必须通过时请前面车辆的通行状况。

3,积水过深不能通过时,把车开上地势较高的地方。

4,切勿停入地下停车场或下沉式隧道。

盛行西风导致台风路径向东偏移

从赤道到低于纬度30°的地区常年盛行从东向西吹的信风。因此,在热带海洋生成的台风会一直向西行进。

进入夏季后,太平洋高压滞留在下图所示的位置。北半球的高压(反气旋)吹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风。因此,台风受到从太平洋高压吹出的风的影响,从高气压的南侧绕着西侧向北行进。

抵达日本附近的台风又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路径转向东,开始向东北方向行进。就这样,夏秋之际的台风路径大多纵贯日本列岛。

台风的路径每个月都有所不同。右图展示了台风在8月的平均路径。在8月左右形成的台风从温暖的海洋吸收了大量水蒸气,常会不断增强,“气势汹汹”地向中国南方扑来,却在东海或以东海域上转一个大弯,掉头纵贯日本。当台风抵达日本附近后,高空的冷空气流进入台风内,台风会转变成伴有锋面的温带气旋。统计结果表明,8月是台风形成次数、靠近日本的次数与登陆日本次数都最多的月份。 在西太平洋(北半球东经180°以西)和南海形成的较强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同样是热带气旋,其生成的地方不同,名称也不同。例如,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话,则被称为飓风。


今明陕西南部仍有强降雨

讯,新一轮强降雨已经光临陕西了,昨日(23日)南部地区降雨显著,局部大暴雨。据最新预报显示,预计今明陕西南部仍有强降雨,局部暴雨。而强降雨影响,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比较高。其中,西安汉中等要谨防山洪地质灾害。降雨什么时候告一段落呢?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预计要到27日。

今明陕西南部仍有强降雨

陕西天气

昨天(23日),陕西降水逐渐增多增强,陕西省气象台上午11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陕南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今明两天,陕西阴雨连连,南部地区雨势较强。陕西省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全省阴天,陕北大部分地方、关中、陕南有小到中雨,陕北南部部分地方、关中北部、关中西部、陕南西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今天晚上,全省阴天,陕北南部、关中、陕南有小到中雨,陕北南部部分地方、关中西部、关中北部、陕南西部有中到大雨,关中部分地方、陕南局地有暴雨。

明天,陕西全省阴天间多云,陕北北部小雨,陕北南部、关中、陕南有小到中雨,关中南部部分地方、陕南西部有大雨,关中南部局地、陕南西部部分地方有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陕西近日有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公众请密切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外出观赛注意防雨添衣,留意出行安全,做好健康防护。汉中、安康、西安、宝鸡等地部分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需注意防范。

陕西发布暴雨预警:

陕西暴雨

陕西省气象台2021年09月24日10时00分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受高空槽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预计9月24日10时至9月25日10时,延安南部、关中、陕南大部有大雨(25-49毫米),其中延安东南部(黄龙、宜川)、铜川南部(印台区、王益区、耀州区)、渭南部分地方(韩城市、合阳、澄城、白水、蒲城、富平、华州区)、咸阳南部(永寿、淳化、乾县、礼泉、泾阳、三原、武功、兴平市、秦都区、渭城区)、宝鸡大部(千阳、陈仓区、金台区、渭滨区、麟游、凤翔区、岐山、扶风、眉县)、秦岭山区(周至、鄠邑区、长安区、蓝田、宁陕)、汉中西部(留坝、略阳、宁强、勉县、佛坪)等县区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宝鸡南部局地(凤县、太白)有大暴雨(100-130毫米)。过程期间伴有短时暴雨,最大小时雨强20-30毫米,局地30-40毫米,上述地区的相邻县区也需高度关注。强降水影响区域易出现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山洪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等级高,请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关注当地预警信号和短临预报,适时采取应急措施。

西安市气象台2021年09月24日08时41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市灞桥区、长安区、蓝田县、鄠邑区南部山区局地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未来12小时内灞桥区、长安区、蓝田县、鄠邑区降雨将持续,请注意防范。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

降水预报

9月24日08时至25日08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中北部、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中南部、华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海南岛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40毫米)。

9月25日08时至26日08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甘肃东部、陕西中南部、山东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90毫米)。

9月26日08时至27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四川盆地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中南部、山东中部、四川盆地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

15号台风专题:2021年第15号台风电母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16号台风专题:2021年第16号台风蒲公英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天气资讯推荐

15号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卫星云图 台风电母高清云图最新追踪

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15号胚胎 受其影响海南岛有较强风雨

2021年双台风胚胎最新消息 谁会生成台风电母

2021年第15号台风最新消息今天 南海热带低压已经加强成为第15号台风电母

台风电母实时路径图发布系统 台风电母已经生成预计今夜登陆越南

16号台风生成15号已登陆 甘肃陕西河南等有强降雨

2021年第16号台风最新消息今天 16号台风蒲公英生成未来会成为超强台风

台风蒲公英实时路径最新消息 16号台风未来会登陆哪里

15号16号台风最新消息 “双风共舞”对广东有影响吗

16号台风实时路径最新消息 台风“蒲公英”未来会不会影响广东

2021年16号台风最新消息 “蒲公英”会对上海有影响吗

河北今承德唐山等迎暴雨 周六石家庄衡水等降雨显著


强降雨预警信号颜色等级

面对强降雨天气,大家要及时关注预警,注意接收相关部门发布的暴雨和积水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护。有些朋友不清楚强降雨预警信号颜色等级是什么?强降雨天气预警信号颜色分级是什么?今天小编带你见识见识,每天每个人都要进步一点点哦。

强降雨预警信号颜色等级

预警信号颜色等级共分为四个等级,颜色有蓝、黄、橙、红,等级依次递增。蓝色预警标准是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达到50毫米以上,降雨可能持续。黄色预警标准是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达到50毫米以上,降雨可能持续。橙色预警标准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达到50毫米以上,降雨可能持续。红色预警标准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达到100毫米以上,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下停课、停业,蓝色预警下应避开积水路段

不同的预警信号,气象部门所提出的防御指南也不尽相同。

各种预警级别信号颜色含义

台风预警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高温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寒潮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大风(除台风、雷雨大风外)预警分四级,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雪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级为可能性很小;

2级为可能性较小;

3级为可能性较大;

4级为可能性大;

5级为可能性很大。

强降雨天气注意事项

步行篇

1、不要光脚蹚水

洪涝最常见的风险就是饮用水设施和死水的污染,会存在化学危害并造成伤害,所以尽量避免光脚蹚水,防止患上一些疾病。另外,也要及时做好消毒清洁工作,以防细菌滋生。

2、避开漩涡喷泉

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如果看到水面形成漩涡,一定要绕着走,因为那可能代表着下水道井盖是打开的。

3、用工具探路

积水路段,因为无法看到路面情况,所以可以用工具在走下一步之前,先插入水中探探路。比如木棍、长伞等等。

4、结伴同行

在暴雨这种极端天气下,很容易形成洪涝,一个不小心跌倒很可能就被冲走了,所以尽量结伴同行。

开车篇

1、启动前检查好

暴雨天如需开车,在启动车子之前,先检查车辆情况,保证车辆各方面状况都ok,再进行启动,防止出现意外。

2、尽量走大路

选择一些比较开阔、平坦的路走,因为这样的路往往排水能力更好一些,而且人多,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不至于找不到人帮忙。

3、保证视线

雨天行车必要时要开防雾灯,能够让自己的目标更明显。另外,如果雨特别大时,可以停在路边等一等,等到能看清路,再继续开车。

4、积水路段,放慢速度

过积水路段的时候,速度要尽量慢,防止速度过快导致空气滤清器进水,进而熄火。

5、轮胎下陷切忌加油

如果发生轮胎下陷的情况,不要猛踩油门,应找他人帮忙,将车驶出塌陷处。

躲雨篇

1、远离广告牌

雨天,尤其是这样的暴雨,我们躲雨时要远离广告牌这种可能会掉落的东西,防止被砸伤。

2、远离一切带电的

尽量远离电线杆、变电箱这些带电的东西,防止因为漏电而触电。

3、远离树木

这个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常识,下雨天不要在树下躲雨,因为有雷电的时候,在树下更容易被电到。


短时强降雨持续多久

在短时强降雨天气里,大家要避免积水的路段,尽量与前车保持两倍以上距离,不要频繁超车。最近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下,短时强降雨持续多久?短时强降水持续多长时间?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短时强降雨持续多久

短时强降雨持续时间是1小时,短时强降雨,指的是1小时内某地降雨量超过20毫米,短时强降雨是一种强对流天气。

我国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6-8月),其次为5月、9月和4月。为何夏季短时强降水更多发?短时强降水的形成需要有足够充分的水汽和非常强烈的上升运动。在夏季,尤其是南海夏季风、西南季风爆发之后,水汽条件逐渐转好,为短时强降水的多发提供了水汽基础,因此,易受夏季风影响的中东部地区等地短时强降水比较活跃。同时夏季气温上升,在极不稳定的能量释放中,多中小尺度的对流系统形成,这也是夏季短时强降雨增多的主要原因。

一天当中,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午后16-17时。这是因为午后地面气温上升,大气的上升运动更强热,由于受热不均,可能激发出一些热对流,再加上天气系统的影响,易导致短时强降水出现。大家在午后时段更要多加防范“急雨”。

此外,在午夜1-2时和早晨7-8时是短时强降水的两个次峰值。在此提醒居住在山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公众注意留意天气预警、预报信息,防范夜雨致灾。上班族也请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防范短时强降水天气对早高峰出行的不利影响。

降雨的形成原理

降雨的形成原理,因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但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

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

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

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短时强降雨算暴雨吗

发生短时强降雨的时候,大家需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信息,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短时强降雨算暴雨吗?短时强降雨是不是暴雨?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短时强降雨算暴雨吗

不是暴雨。短时强降雨与暴雨有区别。从气象标准上看,一般情况下,当1 小时内降水量超过20毫米且伴有雷电活动时,可以判定为短时强降雨。暴雨是指24小时内累计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的降雨。

可以看出,短时强降雨强调的是雨强,而暴雨更强调累计雨量。这就意味着,假如降雨过程持续了24小时,且雨强分布平均,每个小时只需降雨2至3毫米,同样能判定为暴雨,但在很多人的感知里,会认为这雨并不“暴”啊,甚至吐槽,这哪是暴雨?

而如果某一小时降下40毫米降水,符合短时强降雨标准,但之后并无降水,虽然不会认定为“暴雨”,但人们通常会用“暴雨如注”“天漏了”这些词来形容它。所以,短时强降雨一般给大家带来的感受更明显。

降雨量等级介绍

降雨量等级防汛部门规定: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

降雨量等级水文部门规定: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

1、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2、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3、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雨中出行应注意什么?

(1)要尽量避开容易积水的路段,路遇较深积水路段,不要强行通过。遇有冒水的地方或有大量雨水汇入的地方要避开,冒水的地方可能是地势比较低 井盖被洪水冲起;大量雨水汇入的地方可能是雨水冲刷形成的地漏或井盖缺失。

(2)骑车出行,尽量走自己熟悉的道路或人多的地方。电动车容易短路,自行车较为可靠。

(3)开车出行首选自己熟悉的道路,下沉地道有积水时不要轻易通过,要听交警或城管人员的指挥。下沉地道有少量积水时,要在前一辆通过后再通过,平稳加油,切记停车。

行车时遇到暴雨如何应对?

(1)暴雨中行车,能见度下降,地面湿滑,应打开汽车小灯,握好方向盘,小心驾驶,注意行人,低速行驶,慎用制动。因轮胎附着系数低,制动距离会更长,极易出事。

(2)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车。

(3)不熟悉的路况,不了解积水深度,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如不小心车子进水熄火后,不能再进行启动,否则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

(4)如遇有暴雨时出车,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将空气滤清器拆下或将进气软管抬高,或将排气管用橡胶软管接高。使汽车的进、排气口尽量远离水面,减少发动机进水的可能性。

(5)行车时,尽量躲避对方来车行驶时所拥起的水浪,必要时可停车让对方汽车先通过。

(6)当水淹没高度达到车轮半径时,应尽量避免让汽车涉水。无法避免时,采用挂低档、少加油、慢而匀速行驶的方法通过。


强降雨带来的危害

近期,强降雨天气突发性强,大家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安全防范,提前做好防汛的相关准备工作。那么,大家知道强降雨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强降雨造成哪些危害?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强降雨带来的危害

危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其中地面塌陷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暂且不谈,崩塌、滑坡、泥石流三者受降雨影响较大。

降雨过程有三个基本参数,即:总降雨量、降雨时间与降雨强度,而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一定地质背景与力学环境的边坡形成地质灾害。

降雨最开始会在边坡的地表浅层形成滞水,会使该土层的整体含水量增加,导致坡体的自重增加,其势能也逐渐增加;而降雨带来的水体继续下渗,到达地下水位置,涌入的水体会将地下水水位抬高,边坡体与山体间隙增大,摩擦角变小,顺滑坡方向的渗透力也增大;由于土壤饱和,地表径流会形成,雨水顺着坡体向下冲刷造成一定动水压力,在雨水流经坡体下方会侵蚀坡角,进一步破坏原有平衡,然后在各种力的平衡被破坏的时候滑坡就发生了。

反之,如果降雨总量不足,那就不足以渗入并软化岩土层,引发滑坡;如果降雨时间太短,雨水只来得及渗入浅表,不足以影响坡底结构;如果降雨强度太小,岩土在渗水的同时也将水体排出了,无法使岩土中的水达到饱和的程度。

不同的降雨类型引发地质灾害的情形不一样

台风这种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与台风路径及时间具有一致性,因台风带来的降雨量大,时间短,风力大,小型的崩塌及浅表的滑坡在台风降雨过程中就会发生,灾害规模也较小;持续性强降雨由于降雨量巨大,持续时间长,岩土会充分达到饱和,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发生时间上则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局部暴雨型降雨会带来的地质灾害影响往往出现在当日当地。

在自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还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崩塌产生的崩塌岩体不断堆积会在强降雨过程下形成滑坡,崩塌与滑坡带来的诸多固体物质,在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以及强降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

强降雨天气注意事项:

1、出门时请关好家中和办公场所的门窗,关闭好电器,最好切断电源。

2、请将阳台摆放的物品和室外晾晒的衣物及时收回,以免被风吹落砸伤他人。

3、请注意出行安全。尽量不要靠围墙、建筑物行走,防止建筑倒塌、高空坠物等危险。

4、雨天路滑,注意车辆行驶安全,控制车速防止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5、请注意电器使用安全。切断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雷雨时尽量不使用电视机、室内热水器、电脑等电器,并拔除电源插头。

6、使用固定电话、手机及其它户外通讯工具时,请注意防雷安全。

7、雷雨天气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如在野外,请不要在室外逗留,尽快远离危险的地方。

8、请加强自身防范,做好防风、防雨等保护措施。

9、暴雨天气出行,应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窨井、地坑,不要在深水区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