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秋分

2021/6/7 10:37:36
万年历日历:秋分知识
秋分知识
秋分吃饺子合适吗

导语:每个传统节日或节气都有众多习俗活动,其中,在饮食方面,更是多种多样,各地有所不同。每年秋分时节,我国民间有吃秋菜、鸡蛋、芋饼等食俗,当然,这些是相对比较熟悉的,还有一些习俗仅存在部分地区,所以少有听说。那么,秋分吃饺子合适吗?秋分吃饺子有什么寓意?一起来了解。

秋分吃饺子合适吗

秋分饺子

适合。

秋分吃饺子说法有两种:

(1)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秋分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

(2)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丰收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秋分吃什么馅的饺子好?

秋分吃饺子

豇豆胡萝卜木木耳鲜肉馅

1、鲜肉末一份,豇豆一大把。木耳泡发,洗净切碎;胡萝卜一小根,切碎;香葱几根,洗净切末;姜片几个,切生姜末。揉面醒发半小时。

2、将豇豆放入沸水中焯水,看到明显变色即可捞出过凉水,保持豇豆翠绿的颜色。沥干水分,再将豇豆切碎。

3、将鲜肉馅、豇豆末、木耳碎、胡萝卜碎、葱末、生姜末放入准备好的大碗内,添加佐料:盐、料酒、芝麻油、蚝油、生抽,将饺子馅朝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豇豆胡萝卜木木耳鲜肉馅就做好了。

小提示:豇豆作为饺子馅一定要先焯水,让它断生,这样就更容易煮熟透。

荠菜鲜肉

1、荠菜一大把洗净沥干水剁碎,鲜肉一块,洗净剁碎。

2、将鲜肉末和荠菜末放一起,加作料搅拌:盐、胡椒粉、生抽,将馅料朝向一个方向使劲搅打,当看到荠菜和肉末充分的搅拌均匀即可。

小提示:搅拌荠菜馅料的佐料不宜太过复杂,反而掩盖了荠菜的鲜美,简单几样就可以了。

金针菇鲜肉馅

1、鲜肉洗净剁碎,荸荠削皮剁碎,香葱洗净剁碎。

2、金针菇洗净,焯水30秒,过凉水冷却,然后拧干水,剁碎。

3、将肉末、金针菇碎、香葱末、荸荠末,放入大碗内,加盐、生抽、五香粉、少许糖搅拌上劲即可。

芹菜韭菜肉馅

1、芹菜洗净剁碎,韭菜洗净剁碎,鲜肉洗净剁碎。

2、芹菜先用盐腌制几分钟出汁水,然后拧干芹菜的汁水。

3、将韭菜碎和鲜肉末倒进芹菜碎里面,加作料搅拌:盐、糖、生抽、五香粉、油、生姜末、香葱碎搅拌均匀即可。

小窍门:芹菜做馅料的话一定要腌一下,让水分先出来。

秋分饺子

黄瓜肉馅

1、新鲜的猪前腿肉洗净剁碎,先加作料搅拌一下:香葱末、生姜末、五香粉、生抽、盐、糖搅拌均匀。

2、黄瓜切成碎末,加盐腌制一下,看到黄瓜出汁水即可。将黄瓜汁先倒进搅拌好的肉馅里面,这样肉馅吃起来鲜美多汁,黄瓜味更加浓郁。

3、然后将黄瓜碎倒进肉馅里面搅拌均匀。

韭菜鲜肉馅

1、鲜肉,剁碎,剁成肉泥。韭菜清洗干净沥干水切碎。

2、馅料准备:肉末、香葱末、生姜末、五香粉、盐、生抽、蚝油、糖,这些食材和肉末搅打上劲。搅拌好的肉馅分三次放入凉水,和肉末搅拌均匀。

3、切碎的韭菜放入搅拌好的肉末里面,加一点老抽和食用油搅拌均匀。

西红柿馅

1、鲜肉剁碎,剁成肉泥即可。香葱、生姜、西红柿。香葱洗净切末,生姜切末,西红柿去皮切小块。

2、准备一个过筛网将西红柿小块放进去先过滤出来里面多余的西红柿汁水。

3、将香葱末、生姜末、盐、蚝油、生抽、五香粉放入肉末里面搅拌均匀。再倒入西红柿汁,搅拌均匀。最后将西红柿小块放进去和肉末搅拌一下。

小窍门:西红柿的汁水有点酸,里面放一点糖中和酸味。


秋分之前是什么节气

秋分这个节气是比较特殊的,因为这一天是时间的平衡,它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好好了解一下,秋分之前是什么节气?秋分节气前是哪个节气?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分之前是什么节气

秋分之前是白露节气,按时间来算,白露节气,在每年的公历9月8号左右交节;秋分节气,在每年的9月23号左右交节,至10月8号左右。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白露的由来,因为天气渐转凉,夜晚水汽凝结,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秋分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气象,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因为太阳在秋分这天到达黄经180度,几乎直射地球赤道,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二是指气候由热转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对季节进行季节划分,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白露传统习俗有哪些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收清露可以看作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实际上,露水的收集实用可能并没有的想象的功效那么大,只是人们会附着很多美好的期望在其中。

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最后一天还有送神的仪式。在祭拜时,人们许愿将把秋冬之际捕捞的第一条肥鱼献给禹王。

白露节气吃什么食物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每年这个时节,民间会吃的传统食物有白露米酒、龙眼、白露茶、红薯、乌骨白毛鸡等等。

1、白露米酒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白露酒的主要原料就是一些糯米、高粱等五谷杂粮,这种酒的性质温和,非常适合在秋天喝。每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人们经常会用白露酒来招待客人。

2、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白露节气时的龙眼,个个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这个时候吃龙眼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除此之外,龙眼还有多种美容养颜的功效,对人的身体十分有好处。

3、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4、红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红薯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种食材,有增强肠道蠕动,通便排毒的功效。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 ~20% 。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

5、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吃了这样做出来的食物,可以滋补身体,使人不会得关节炎。


有关秋分的古诗词名句

导语:秋分临近,我国很多地方的秋意越发的明显起来,尤其我国偏北地区,此时的秋色已经逐渐呈现了,很快绚烂的秋季景象就要拉开帷幕,你期待吗?想看吗?其实,最美的秋景其实在古人的诗句里。那么,描写秋分节气的古诗有哪些呢?以下为您精选有关秋分的古诗词名句。

有关秋分的古诗词名句

秋分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元稹(唐)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秋夜诗》(南北朝)沈约

月落宵向分,紫烟郁氛氲。

曀曀萤入雾,离离鴈出云。

巴童暗理瑟,汉女夜缝裙。

新知乐如是,久要讵相闻 。

《晚晴》(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秋天古诗

《夜喜贺兰三见访》(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宋)强至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酝蚁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

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秋分日忆用济》(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秋分古诗词

《道中秋分》(清)黄景仁

万态深秋去不穷,客程常背伯劳东。

残星水冷鱼龙夜,独雁天高阊阖风。

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

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压断蓬。

《秋分》(清)郑孝胥

碧云翻墨坠秋光,残暑长廊一雨凉。

松竹欲成楼渐隐,阴晴数变桂初香。

随波籍湜应俱叛,易暴夷齐故不亡。

岁岁登高须强起,霜风好为作重阳。

《秋分日作》永瑆(清)

乔木众绿退,寥天绪风起。

迨此夕阳好,忽共流波靡。

自有中天月,可以见千里。

山川阻且修,白露零未已。


秋分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导语:秋分节气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这天全球昼夜几乎平分。此外,秋分节气正好在秋天的中间,所以又有平分秋天的含义。除了上述含义,秋分还有一些象征寓意,而且是比较美好的。那么,秋分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呢?到底秋分代表着什么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秋分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秋分

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之喜。2018年起秋分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抵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所以环球大片面区域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以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左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二是,天气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农事: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节气养生”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

农谚:

秋分谚语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二、八月,昼夜平。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

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早谷晚麦,十年九害。

麦子早下种,十年九收成。

早黍晚麦不归家,种麦“早”字要狠抓。

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

适时早播老经验,适时晚播也增产,看种看地义看天,“适时”二字要把关。

秋分农谚

肥少旱田,适早保险;肥足能灌,酌情播晚。

过早温高苗猛窜,病重虫咬苗难全;过晚很难保穗足,管理再好难高产。

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淤种秋分,沙种寒。

淤地种好麦,明年甄更强。

秋分到寒露,种麦不延误。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平川。

阳坡麦子,阴坡谷子。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种麦泥流流,来年吃馒头。

要吃面,泥里拌。要吃馍,泥里拖。

种泥不种水,种水种不归。

犁沟种不如贴茬耩,贴茬耩不如犁铧响。


2021秋分之后还要热多久

导语:秋分节气到来之后,我国比较偏北的地方都迎来凉爽的秋季,但仍有不少地方仍难以从温度上达到入秋的标准,尤其是南方偏南地区,更是时有高温天气出没,难见秋季凉爽。对此,这些地方的人们不禁想问:秋分多久才凉快起来?2021秋分之后还要热多久?一起来了解。

2021秋分之后还要热多久

秋分时节

一般秋分后我国大部开始入秋,天气不会很热了。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而广东、海南要到10月末至11月才会逐渐变凉。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在秋分节气来临之前,大家也会感受到天气已经慢慢转凉了,而且昼夜温差非常大。随着秋分节气的来临,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也越来越少,地面散失的热量也越来越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加上冷空气也会越来越频繁造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需及时增减衣物。

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秋分气候

南北两重天

通常情况下,秋分时节我国新疆、青海、四川、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的少数地方已经步入初冬,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呼玛,内蒙古北端的海拉尔、四川西部的甘孜、松潘等地有时会出现雪花纷飞的情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已进入了深秋时节,人们纷纷登高望远,来到山区密林欣赏层林尽染的秋色。从辽宁南部到江南,人们享受着金秋送来的凉爽。

而在华南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日平均气温还在22℃以上,人们还在吹空调,吃西瓜,依旧没有走出漫长的夏季,但夏天潮湿闷热的天气不多了,遇到较强冷空气南下,还会有少数雷暴天气发生。

江南迎来小阳春

秋分过后,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副热带高压)继续南退。冷空气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力量。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冷空气分股南下,一般年份,江南大部也都先后进入了秋季(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秋老虎”不见了踪影,人们开始享受一年中的好天气。江浙一带,人们用金风送爽、云淡风轻、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一切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进入降水减少的时段

秋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将先后转入干季。

秋分时节

影响农业的灾害天气之华西秋雨

在9月份和10月份,由于冷暖空气的对峙,在华西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往往发生连绵的秋雨,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天、几十天。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几乎年年都有,并且常常是夜雨。著名唐朝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描述。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影响农业的灾害天气之寒露风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后,引起显著降温,影响晚稻抽穗、开花、灌浆,造成减产的低温冷害。因各年强冷空气出现时间和强度不同,在长江中下游、华南的桂北、粤北、闽西北、闽中一带,寒露风多在秋分时节出现。各地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通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作为出现寒露风的标准;华南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作为标准。

初霜冻不足为奇

谚语说:“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受大陆冷高压控制的西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初霜的到来标志着农作物生长季的结束,农业生产开始进入秋收大忙时期。不过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那样耐不住风寒,傲立秋风中的菊花与枫叶就组成了一幅“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的优美画卷。同时,初霜的降临,使这些地区的人们提前欣赏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

大雾影响不可小视

进入秋分,大雾天气开始增多,主要是辐射雾。

辐射雾是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作用,使贴近地面空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凝结后而形成的雾。它常出现在有微风而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在秋冬季节,我国内陆地区常有这种雾出现。辐射雾往往范围较大,跨越数省,不仅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而且影响高速公路、跨省国道、航空、铁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


秋分是秋天过了一半的意思吗

导语:很多人会从字面上理解秋分,即认为秋分是将秋天平分,也就是说,秋分时节正好是秋天的中间,意味着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但实际,从其真正含义来讲,秋分是秋天过了一半的意思吗?你觉得秋分是秋天的中间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秋分节气的真正含义吧。

秋分是秋天过了一半的意思吗

秋分节气

是的。秋分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昼夜平分,即白天和夜晚都是12个小时,因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照到南北半球的阳光是一样的,二是表示秋天已过去一半。此时秋天最舒服,半冷半暖,贴在身边。

秋分是秋天的中间吗?

是的。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白露之后十五天,斗柄指酉为秋分。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一百八十度,太阳自北向南,直射到赤道上,南北两个半球昼夜均分,此时又正当秋半,因此称为秋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秋分后还热吗?

秋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俗话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秋分,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而广东、海南要到10月末至11月才会逐渐变凉。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秋分日昼夜长短有什么变化?

秋分

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从春分日到夏至日的过程中,北半球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百。南半球夜越来越长,昼越来越短。夏至到秋分,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但依然是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地区有极昼现度象,但是极昼的范围知逐渐从极圈开始向极点缩小。

冬至时,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当中的最小值,黑夜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夜的范围道也达到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全部是极夜。冬至到春分,昼又开始变长,夜开始变短,但依然是昼短夜长回;北极圈以北地区依然有极夜现象,但是极夜的范围逐渐从极圈开始向极点缩小。

到春分时,再次变为昼夜等长。南半球和北半球相反。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