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成语作为我国伟大的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是必不可少的,多为四字成语。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就叫做圆。那你知道以圆开头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圆开头的成语有圆首方足、圆木警枕、圆颅方趾、圆孔方木、圆凿方枘。其中,“圆首方足”代指人类;“圆木警枕”指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圆颅方趾”指的是方脚圆头,代指人类;而“圆孔方木”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圆首方足”造句:
1、八极九野,万方四裔,圆首方足,罔不乐推。
2、成语圆首方足源于《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圆木警枕”造句:
1、且夫古人之勤学者,必昕夕天怠,是故苏秦刺股,孙敬闭门,范希文断韲画粥,司马光圆木警枕。
2、成语圆木警枕用来形容刻苦自勉,出自宋代范祖禹的《司马温公布衾铭记》。
“圆颅方趾”造句:
1、其校歌中有“同是圆颅方趾,知识完全,道德完全,蛾眉岂让人先”等词句。
2、“圆颅方趾”这个词出自《淮南子精神训》,用来表示人类。
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从古至今,不少诗人、文人作家写了不少关于爱情的诗句和文章来歌颂或者是纪念爱情。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关于爱情的成语。大家知道有什么关于爱情的成语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爱情的成语有如胶似漆、郎才女貌、早生贵子、恩恩爱爱、莺莺燕燕、 郎情妾意、夫唱妇随、永结连理、多情多义风情月意、含情脉脉、伉俪情深、两厢情愿、厚貌深情、眉目传情、情非得已、情窦初开、情不自禁、情真意切、柔情密意、情意绵绵、纸短情长、怡情悦性、爱屋及乌、男欢女爱、相亲相爱、谈情说爱、甘棠之爱、魂牵梦萦、青梅竹马。
共度爱河、举案齐眉、两情相悦、珠联璧合、至死不渝、情有独钟、至死不逾、长相思守、一往情深、矢志不渝、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情比金坚、生死不渝、海楛石烂、若即若离、一见钟情、白头偕老、琴瑟合鸣、天作之合、琴瑟之好、情投意合、至死靡它。
爱情有关的诗句
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4、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6、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导语:在我国成语中,其实有很多是用来形容学习勤奋刻苦的,而且,还出自一些比较有名的典故。不过,也有些成语看似形容读书刻苦,但实际上并非此意。那么,你知道哪个成语是形容学习勤奋刻苦的吗?其中,囊萤映雪是形容读书勤奋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哪个成语是形容学习勤奋刻苦的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囊萤映雪指的是勤学苦读,晋代车胤从小好学不倦,却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于是用萤火虫当灯,在夜里看书。卧雪眠霜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近义词是栉风沐雨。
成语典故:
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卧雪眠霜含义:
元马致远《汉宫秋》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恁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其他形容学习刻苦的故事:
学习刻苦成语
悬梁刺股
成语是由“头悬梁”和“锥刺股”两个故事组成。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
匡衡,西汉经学家。家贫,他的邻居比较富裕,为了学习, 匡衡便将墙壁掏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灯光读书。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小时,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韦编三绝
出于《史记孔子世家》,原为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闻鸡起舞
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导语: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青梅竹马”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就知道它的含义是指从小就相好的男女。那么,你知道青梅竹马的由来是什么吗?它其实是出自一句诗句,即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是谁写的呢?到底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一起来了解。
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
成语青梅竹马诗句诗人
李白。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出自于唐朝诗人李白的《长干行》。这首诗通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中女子回忆小时候的场景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诗中的“竹马”、“青梅”与“两小无嫌猜”现在便演变成了“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这两个成语。
原诗:《长干行其一》
李白(唐代)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猿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迟 一作:旧)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蝴蝶来 一作:蝴蝶黄)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译文:
成语青梅竹马古诗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
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
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
五月水涨滟堆难辨担心触礁,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成语故事:
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竹马:当马骑的竹竿)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 也指从小就相好的男女青年。
古时候,南京有一条老街道叫做“长干里”,住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商贩。其中有两户邻居,两家都只有一个孩子:一家是男孩,一家是女孩。这两个孩子天真无忌,自打他们会走路时,就经常在一起玩耍。
一天,小姑娘在自家门前摘了几朵美丽的野花,自顾自地玩耍着,另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小男孩手拿一根数尺长的竹竿放在胯下当马骑,飞快地从小巷的这一头跑到那一头,嘴里还不住地念道:“大马快跑,大马快跑!”他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不时飞奔到小姑娘面前问自己的马快不快。小姑娘笑了,拍着手夸赞男孩的马快。小男孩听到了赞美,又得意地手拿竹竿,在巷子里骑了好几个来回。小姑娘则背倚家门,笑吟吟地看着小男孩在巷子里来回奔跑着。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又玩起了抛青梅的游戏。只见他俩手拉着手来到庭院,围着院中的井栏,你把青梅扔过来,我把青梅扔过去。两个人无比高兴,一直玩到天黑吃饭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各自回家。
1、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
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
解释:博:全面,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
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察言观色
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成仁取义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15、成人之美
解释: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6、从心所欲
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大动干戈
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8、待价而沽
解释: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9、箪食瓢饮
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当仁不让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1、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2、道听途说
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3、恶衣恶食
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4、耳顺之年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1、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2、跑马卖解:旧时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也说跑马解、跑解马。
3、跑跑颠颠:忙碌奔走,一点也不闲着。形容非常忙碌。
4、东跑西奔: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
5、东跑西颠:是比喻到处奔走。
6、东奔西跑: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7、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8、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9、白跑一趟:白白地去了一次无功而返。
10、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