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暴雪

2021/9/26 13:31:50
万年历日历:暴雪知识
暴雪知识
暴雪红色预警还需要上班吗

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是暴雪预警信号的最高级,因此,当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时,表示暴雪天气影响严重。暴雪天,交通路况极易受到影响,飞机、高铁必要时需要暂停运营的。那么,暴雪红色预警还需要上班吗?暴雪红色预警信号停工吗?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暴雪红色预警还需要上班吗

暴雪红色预警不需要上班。根据暴雪红色预警指南,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后,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事实上,我国规定红色预警要放假的只有: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空气重污染等5种。

暴雪红色预警信号引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雪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躲避暴雪,工商企业尽量减少暴雪带来的损失,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是暴雪预警信号中的最高级别。

中国标准: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暴雪天需要注意什么

出行篇

防滑

外出行走的时候注意避开路面的浮冰和积水;

应穿着鞋底纹理较深的防滑鞋;

雨雪天气应当缓步慢行。

防摔

高抬脚,缓慢踩;

减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出行;

请选择步行或公共交通。

防砸

远离堆积着积雪的树木、广告牌等;

远离挂有冰棱的树枝、线缆、屋檐等。

防磕碰

选择有脚印或车印的地方走。积雪会覆盖道路上的许多“陷阱”,如坑洼、井盖、建筑材料等,沿着有脚印或车印的地方走,能够规避这些“陷阱”,防止事故发生。

防被撞

道路湿滑,行人应与路上的车辆保持适当距离,谨防车辆打滑被撞。

驾车篇

清除车窗、反光镜处积雪:如果车辆是停在户外,开车前就一定要把车窗、反光镜等都清理干净,保持视线清晰。

起步稳,车速平缓:雪天开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稳”,启动的时候要稳,慢慢着力,均匀的起步,加速平缓,行驶过程中不要加速过快或是紧急制动,拐弯要慢,防止车辆飘移滑动。

雪天低温,避免熄火:要比平常更加谨慎的把握好油门和档位,尽量时刻保持住牵引力。如果有积雪的路面不平坦,车速过慢容易突然导致熄火,特别是上坡的时候。

保持车距:雪天的路面湿滑,特别是结冰的路,所以一定保持适当的车距,保留相对距离的缓冲区,避免刹车时,出现追尾事故。

注意雾灯、大灯谨慎使用:雪天白茫茫的一片,为了保持所有开车的人视线清晰,应开启雾灯。如果不是大雾天,就尽量不要开雾灯。

道路结冰路段特别谨慎:雪天在结冰路面行驶,一定要谨慎驾驶,注意观察周围路况。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直接拉手刹来制动,但不能一下拉到底,避免滑行太远,造成更大的事故。

不要开小差,打电话等:雪天驾驶应更加专心,保持充沛的精力出行,同时,在行驶过程中尽量不要打电话、发信息等。

不要在压弯的树下停车:雪天停车不要停在有积雪的树木或广告牌下,以免压垮的树枝或杂物掉下,砸坏车辆。

农业篇

1.可利用灌水法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

2.利用稻草,麦秆、草木灰、塑料布、尼龙等覆盖植物,可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

3.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而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4.在寒潮来临前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


暴雪蓝色预警影响飞机起飞吗

暴雪蓝色预警是暴雪预警信号中的最低级,但是这时候的降雪量也还是12小时内达到了4毫米以上。下雪量、下雨量过大等都会对飞机的飞行视线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发布暴雪蓝色预警时会影响飞机起飞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暴雪蓝色预警影响飞机起飞吗

会有一定的影响。暴雪是会影响航班安全的。暴雪会造成航班的延误、晚点、备降其他机场甚至航班取消。

首先是能见度,中雪、大雪甚至是特大暴雪,对飞行员来说很难获得足够的能见度来维持航班的安全起降以及飞行,在这种情况下,出港飞机一般都是会延迟起飞时间,等待天气条件转好之后再起飞。

机体积冰。暴雪会导致飞机机身积雪,积雪一旦结冰,会影响飞机的动力结构,而空速管、发动机进气道等结冰,对于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所以冬季大雪、严寒情况下飞机起飞前都会接受除冰车喷洒除冰,以保证飞行安全。

还有一个就是跑道结冰,这个就不用详细描述了,冬季高速公里上因为跑道结冰造成的车祸不计其数,一辆汽车都在结冰的道路上都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那么一个普通人看来的庞然大物般的飞机在高速起降时可能造成的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暴雪天气安全注意事项与行车安全知识须知

汽车暴雪天出行需注意:

1、提前了解路况在出行。暴雪天道路很容易发生问题,例如积雪堆积导致的交通堵塞;受暴雪影响严重的路段可能会进行交通管制;因交通事故交通难以通行等等。只有提前了解了,才能保证我们出行道路畅通。

2、做好防滑措施。之前我们了解了雨雪天道路湿滑车辆需要上防滑链,而暴雪天更是需要上防滑链,或实行防滑措施。暴雪天路面有积雪车辆也是很容易出现打滑的。况且,来往车辆碾压过得雪也是很湿滑的。

3、非高速道路要慢些行驶。暴雪天不仅道路条件非常不利,我们的视线也会受到影响。我们只要慢些行驶来保证安全。切忌突然刹车突然减速加速,这样很容易发生追尾。此外,转弯一定要缓,上下坡要低挡平稳通过等这些常识你是必须要懂得的。

4、必要时需要打开相应的车灯来提示来往车辆。如果暴雪天气非常恶劣,那么应该及时停靠安全地带。等到降雪小一点的时候再继续行驶。行驶时应打开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等,必要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切忌开远光灯!

骑车暴雪天出行需注意:

1、暴雪天就尽量不要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出行了。因为这类车辆比汽车更容易打滑,尽管有相应防滑措施,防滑效果也是非常差的。而且,在暴雪下,视线效果极差。尤其很多人会一只手开车,一只手撑伞,这是非常高危的行为!

2、如果你还是想骑车出行,那你就做好相关措施。最首要的是相关安全装备要穿上,例安全帽,安全护膝等。这类车一般没法防滑链等防滑工具,我们可以把轮胎的气放一些,这样车就不易打滑。此外,我们还可以按一个防滑效果较好的轮胎。

3、骑车时一定要慢些。虽然说单车电动车平时穿梭无碍,但我们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暴雪天要注意慢些骑行。这个时候如果还要飙车耍帅,那后果可能就很严重了。如果暴雪非常猛烈,最好是放弃汽车,选用其他交通工具吧。


中国历史上最大暴雪

连降大雪,气温会骤降,这种天气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很大的麻烦。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最大暴雪,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大暴雪是什么?我国历史上最可怕暴雪是哪次?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一起看一下吧,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困惑。

中国历史上最大暴雪

中国历史上最大暴雪是1989年1月9日,西藏聂拉木的积雪深度达到了230厘米,一般人伸手都够不着的高度,以姚明2米26的身高站进去也淹没在茫茫白雪中了。

1988年12月26-27日和1989年1月8-9日聂拉木遭遇了两场强降雪,在两场特大暴雪的累积下,1月9日积雪达到230厘米,而1月7日仅82厘米,2天暴增148厘米。之后逐日消减,1月9日-13日积雪深度都在2米以上,直到1月31日才降至1米以下。

当时,聂拉木县的平均积雪深度也曾达到195厘米。聂拉木的这项积雪深度纪录,也是我国县级气象站的最深积雪纪录,凭此纪录,中国“雪神”的名号实至名归。

我国历史的暴雪

第一次暴雪是: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最早的一次记载并未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见于《竹书纪年》,事发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那时牛马部分是野生,抗冻能力极强也照样冻死,可见大雪的犀利。

第二次暴雪是: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相当西汉末年到隋初,期间经历东汉、三国、晋、南北朝。实际上,在这之前反常气候已经出现,大旱大涝不断。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好几个年头的冬季都出现了极端的大雪天气。《汉书 五行志中之下》记载了西汉时期的重大雪灾。“武帝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冻死。元鼎二年三月,雪,平地厚五尺。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元帝建昭二年十一月,齐、楚地大雪,深五尺。”普通百姓有很多冻死,雪厚五尺,以汉代的单位换算,一尺约现在22厘米左右,五尺将达到110厘米,可见雪量之大。古语有云堂堂七尺男儿,大雪几乎到达古人齐胸处了。

第三次暴雪是:唐宋元时期,唐末一场超级大雪连皇宫每天都有人冻死了。唐代倒数第二位皇帝李晔(唐昭宗)主政末期的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是个大灾年,先是夏秋之交“久雨”,入冬以后就开始下雪,连雨夹雪一直下到春天也未停止,即史书所谓,“自冬至春雨雪不止。”这么糟糕的雪天,连皇宫粮食都断炊了,李晔只好命令宫人,在宫中支起一个小磨,自磨豆麦充饥。“自后宫、诸王十六宅,冻馁而死者日三四”,堂堂帝王之家,每天都有三四个人被冻饿死,民间灾难之深重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次暴雪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降雪日数多,天气寒冷,积雪深度也令人惊恐。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历史资料记载,明清两朝江西、浙江、安徽南部、江苏南部都出现过积雪“丈余”的记录。一丈为十尺,明清时期尺的标准不一,大致在0.32-0.35米,与今天一尺33厘米相差不大,约莫就跟一个2升装的饮料瓶高度。“丈余”约为3.3米左右,相当于10个2升饮料瓶的高度,高度估计是农村老家平房顶差不多。朱祁钰(明代宗)当皇帝的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中国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大雪,极为严寒,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一个多月的雪,灾情严重: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浙江安吉,“冻死百余人”;河北沧州,“冻死人畜无数”;山东德州,“人畜冻死”。降大雪,连续下40至60天不等,黄河至龙门段都冻起来了,淮河更是坚冻两个月。全国好多省市的地方志上,都有冻死人记载。

离我们最比较近的就是08年的特大雪灾了。特大暴雪波及的地域很广。从东三省的哈尔滨、伊春、佳木斯、四平、松原、沈阳、鞍山、本溪、葫芦岛、锦州,到内蒙古的库伦、通辽、科左后旗,再到山东济南。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小半个中国。沈阳全市平均降雪量、积雪量,已全面超过2007年元宵暴风雪,平均积雪40厘米左右,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辽宁最大的一次暴风雪。11月9日,内蒙古通辽的积雪深度打破自1951年以来最深纪录。通辽科尔沁地区,由于积雪太深,当地居民出行基本靠“爬”,风力大至八九级,被吹得睁不开眼。


呼伦贝尔现罕见4月大暴雪

讯 3月31日至4月1日,内蒙古东部出现雨雪天气,降雪中心主要在呼伦贝尔市,大部地区降中到大雪,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和大暴雪。截至1日15时,根河市降雪量为10毫米、鄂伦春旗阿里河镇降雪量为13.2毫米,已创历史同期单日降雪量极值。目前,降雪仍在继续,截至发稿时呼伦贝尔机场处于关闭状态,G10高速呼伦贝尔市境内全线封闭。同时,额尔古纳市至根河、满洲里及各乡镇客运班车全部停发。

图为牙克石市降大雪,当地大棚被压塌。

呼伦贝尔现罕见4月大暴雪 局地雪量破极值

呼伦贝尔现罕见4月大暴雪 局地雪量破极值

4月1日凌晨,海拉尔地区开始降雪,截至14时降雪量已达21.6毫米,达到大暴雪级别,给公众交通、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今年下半年来首个暴雪预警拉响

讯,在冷空气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多地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内蒙古、东北等部分地区降雪最为显著,可达暴雪级别。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今天(11日)6点今年下半年来首个暴雪预警拉响,到10点是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预计内蒙古吉林等局部积雪可达8厘米以上!

今年下半年来首个暴雪预警拉响

首个暴雪预警

中央气象台11月11日06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这是今年下半年来首个暴雪预警!10点的时候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预计11月11日14时至11月12日14时,内蒙古东南部、辽宁北部、吉林中西部、黑龙江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其中,内蒙古东南部、吉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10~15毫米),上述地区新增积雪深度3~6厘米,局地可达8厘米以上。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内蒙古气象局启动暴雪IV级应急响应

内蒙古天气

从内蒙古气象局获悉,受低高空槽和切变线共同影响,11月11日至12日,内蒙古自治区将迎来一次明显雨雪寒潮天气过程。锡林郭勒盟中部偏南、赤峰市西部和北部、通辽市中部有大到暴雪。

为切实做好重大气象灾害保障服务,经研判,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决定于11月10日10时2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IV级应急响应的命令。

根据上述情况,内蒙古气象局立即进入暴雪气象服务Ⅳ级应急响应状态,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启动后,内蒙古气象部门将严格按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切实加强领导带班和应急值守工作,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工作。

具体降水情况:

降雪

预计未来三天,冷空气继续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雨雪天气,其中今明两天为主要降水时段。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吉林西部、青海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辽宁中西部、吉林中部、黄淮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其中,河北东北部、天津、辽宁西部、吉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明天,青海中南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北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黑龙江中南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辽宁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辽宁东部、重庆东北部局地有大雨。

后天,新疆北疆北部和南疆西部山区、青海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黄淮南部、江淮大部、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局地有中雨。

此轮冷空气给北方带来大范围雨雪天气,部分地区存在雨雪相态转换,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等地部分地区降水量可能超过历史同期极值,具有一定极端性,公众需注意防范积雪结冰、低能见度等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暴雪蓝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暴雪也是一种极端天气,暴雪天气时候,影响交通出行以及对农业生产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及时预报暴雨天气,我国气象局也为暴雪量身制定了预警信号,主要是暴雪蓝色预警、暴雪黄色预警、暴雪橙色预警、暴雪红色预警。那么,今天我们来讲讲:暴雪蓝色预警是什么意思呢?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有什么含义呢?以下是小编的有关介绍。

暴雪蓝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雪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躲避暴雪,工商企业尽量减少暴雪带来的损失,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是暴雪预警信号中的第一级别。

暴雪蓝色预警信号含义

暴雪蓝色预警标准是: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注意事项: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什么是雪灾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它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畜牧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

雪灾作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雪灾年年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生活秩序。雪崩是雪山地区易发的灾害,风吹雪则会阻断公路交通的正常通行。牧区雪灾是由于积雪过厚,维持时间长,掩埋牧草,使牲畜无法正常采食,导致牧区大量畜牧掉膘和死亡的自然灾害。

雪灾按其发生的气候规律可分为两类:猝发型和持续型。

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多见于深秋和气候多变的春季,如青海省2009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1985年10月中旬出现的罕见大雪灾,便是近年来这类雪灾最明显的例子。

持续型雪灾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厚度随降雪天气逐渐加厚,密度逐渐增加,稳定积雪时间长。此型可从秋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季,如青海省1974年10月至1975年3月的特大雪灾,持续积雪长达5个月之久,极端最低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十度。

人们通常用草场的积雪深度作为雪灾的首要标志。由于各地草场差异、牧草生长高度不等,因此形成雪灾的积雪深度是不一样的。内蒙古和新疆根据多年观察调查资料分析,对历年降雪量和雪灾形成的关系进行比较,得出雪灾的指标为:

轻雪灾

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20%以上。

中雪灾

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40%以上。

重雪灾

冬春降雪量相当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60%以上。

雪灾的指标也可以用其它物理量来表示,诸如积雪深度、密度、温度等,不过上述指标的最大优点是使用简便,且资料易于获得。

农业生产防雪灾的5条措施

1.要及早采取有效防冻措施,抵御强低温对越冬作物的侵袭,特别是要防止持续低温对旺苗、弱苗的危害。

2.加强对大棚蔬菜和在地越冬蔬菜的管理,防止连阴雨雪、低温天气的危害,雪后应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既减轻塑料薄膜压力,又有利于增温透光;同时加强各类冬季蔬菜、瓜果的储存管理。

3.要趁雨雪间隙及时做好“三沟”的清理工作,降湿排涝,以防连阴雨雪天气造成田间长期积水,影响麦菜根系生长发育。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中耕松土,铲除杂草,提高其抗寒能力。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及时给麦菜盖土,提高御寒能力,若能用猪牛粪等有机肥覆盖,保苗越冬效果更好。

5.要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并注意棚内的保温、增温,减少蔬菜病害的发生,保障春节蔬菜的正常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