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发生在

2020/7/8 16:02:43
万年历日历:发生在知识
发生在知识
台风为何多发生在夏秋季

我们知道,台风一般多集中在炎热的夏秋时节,而秋天过后,海上的台风便会慢慢沉寂下来,等到来年的夏季,才有迎来爆发季节。那么,到底台风为什么多发生在夏秋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夏秋季多台风的原因。

台风为什么多发生在夏秋季 我国夏秋季多台风的原因

台风发生的环境需有较高的气温和大量的水气,发生对流作用,以及不同方向不同秉性的风,且发生波动而造成旋涡等,此均以夏秋环较为适合。

一般过了秋季,太阳直射点往南,南半球之东南信风不能侵入北半球,能形成台风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北半球台风多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十二月至翌年四月间则极少发生。

不同区域发生的时间不同:

1、南海中北部海面,1~4月很少,6~9月主要集中发生在北纬15°以北海面,10~12月则往南移动;2、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台风发生的高频区主要在这一海域北纬15°以南,6月渐北移,7~8月出现在吕宋岛到琉球岛附近海面,9月以后生成区又南移;3、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1~5月很少,6月和11月形成在群岛以南附近海面,7~10月集中在岛的周围;4、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1~6月很少,9月以后发生区东移。10月发生数最多。

台风发生密集区随纬度和月份有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发生在北纬10°~20°,最北和最南分别在北纬30°和北纬2°左右。

夏季的台风强还是秋季台风?

秋台风。

一般而言,七八月份是台风生成的旺季,这段时间台风偏少,会使全年台风偏少。但是台风不只是夏天的产物,秋天台风生成的消息也会不断传来。所谓的秋台风,一般是指九月以后生成的台风。

和夏天生成的台风相比,秋季生成的台风又有什么显著特点呢?专家认为,首先是移动路径偏南。这是因为进入秋季以后,影响热带气旋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位置逐渐偏南而造成的。其次是强度相对较强,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比如2005年超强台风“泰利”在登陆花莲时的瞬间风力竟然超过17级。它给福建沿海带来了9级到11级的大风,并于当天下午在福建莆田再次登陆,给江西和安徽带来了强烈的降雨,造成巨大损失。

另外,从损失的程度来说,秋台风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从“秋分”到“小雪”节气正是我国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成熟期。这时如果有台风来袭,狂风暴雨会使作物的叶片受损,谷粒脱落霉烂,甚至彻底损毁,造成严重的减产或者绝收。2005年的强台风“达维”在9月26日凌晨登陆海南万宁沿海,由于当时正值水稻收割香蕉成熟的季节,致使海南省的农业受到了重创。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台风活动的规律更加难以把握,将使台风防御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不能因前期台风少而放松警惕。因此,将来更需加强秋季台风的防御。

想了解台风更多消息,请关注》》》》最新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海固大地震是哪里

据我国历史的记载,地震震级最高是8.5级,共发生过三次,分别是海固大地震、山东莒县郯城地震与西藏墨脱地震。那么,大家知道海固大地震是哪里?海固大地震是发生在什么地方?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海固大地震是哪里

是在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海原县位于阿拉善以南,青藏和鄂尔多斯的交界地带,其主要构造是乌鞘岭——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专家称之为“海源活动断裂带”。由于受到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推挤,导致青藏高原在向北推挤时,受到了鄂尔多斯和阿拉善的阻挡,恰好断裂带长期处于剧烈的活动之中。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和撞击,便产生了地震。当地人住的是窑洞,长期深受侵蚀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一旦遇到震动,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地震伤亡会如此大的原因之一。

1920年12月16日晚上八点零六分,海原县和固原县发生了特大地震,据后来测量地震级别达到了8.5级,地震破坏力的烈度达到了最高等级——12级,出于震中心的海原县和固原县11万多人不幸遇难,因此称为“海固大地震”,两个县一半以上的人没了。另外,会宁县、靖远县等5个县城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一万。

当时,宁夏、四川、上海等17个省市都有震感,“海固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唐山大地震”的11.2倍,在整个世界都十分罕见,震动持续了整整十分钟,余震持续了3年,由此可见“海固大地震”有多厉害。银川以北的沙漠长城被地震切割,黄土高原的地貌全被改了,连山裂开了一个巨大的大口子,平地竟然出现了小湖泊,全球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海固大地震”。

这场毁灭性的大地震之所以会有28.8万人遇难,30万人受伤,除了地震本身带来的破坏之外,还与执政当局的应对政策以及震后的影响有关。当时,本应该立马拨款赈灾的政府,一半以上的赈灾款被截留。如此腐败的政府,也难怪不得人心,后来灭亡。大地震后,农民种的庄稼全部被毁,没了吃的和收入来源,又出现了大雪灾、瘟疫、土匪成群,灾区的老百姓还没缓过神来,又要面临新一轮更严峻的考验。加上政府的不作为,很多人没能挺过难关,被活活饿死、冻死,余震也给他们带去了很大灾难,无数人因此而没了性命。大量房屋倒塌,无数牲口被压死。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海固大地震”中数十万窑洞倒塌,造成大量老百姓伤亡。震后,人们吸取了此次血淋淋的教训,抛弃了原来的窑洞居住方式,改住在有一定抗震力的砖木结构房子中。他们会在门背后放一把铁锹,以防地震再次来临时,房屋倒塌,被压后有工具自救。每年12月16日,海原人都要上坟,以祭奠因地震而死的人们。

1679年9月2日——帝都北京大地震(8级)

震中位置:北京平谷区、河北三河市

震 级:8级

死亡人数:10万余人

波及范围:6省200余县市

地震时间:1679 年 9 月 2 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9点多

地震持续时间:1个月

1679 年 9 月 2 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9点多,在北京一带( 40.0 ° N,117.0 ° E ) 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高达8级,震中在今北京平谷区、廊坊三河市,地震波及范围除京城外,还包括周围的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山东、河南六省,共计200多个州县,最远的达700百公里,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北以及东北南部,破坏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

据记载:七月二十八日已时初刻,京师地震……是夜连震 3 次,平地坼开数丈,得胜门下裂一大沟,水如泉涌。官 民震伤不可胜计,至有全家覆没者。二十九日午刻又大震,八月初一日子时复震如前,自后时时簸荡,十三日震二次。 ……二十五日晚又大震二次。 ……积尸如山,莫可辨认。通州城房坍塌更甚。空中有火光,四面焚烧,哭声震天。有李总兵者携眷八十七口进都,宿馆驿,俱陷没,止存三口。涿州、良乡等处街道震 裂,黑水涌出,高三四尺。山海关,三河地方平沉为河。环绕帝都连震一月,举朝震惊。 ( 清《三冈识略》 卷 8)

据当今地震学家推测,此次帝都大地震震级为8级,烈度为11度,震中在北纬40度、东经117度,位于今平谷、三河、通州、香河、延庆、永清等十余个州县损毁极其严重。仅通州区就死万余人,平谷的裂度达到9度,北京城区裂度达到了8度,遭受的地震破坏相当严重。当时记载称“京城十万家,转盼无完垒”,“前街后巷断炊烟,帝子官民露地宿。”

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时人用“尸积如山,莫可辨识”来形容绝非夸张。释大汕《离六堂集》中记载地震宛平县死亡人数是“一万七千人”,《通州县志》也记载道:“压死人民一万有余……张湾、通县亦然。”三河县知县任塾记有:“但见土砾成丘,尸骸枕藉,复垣欹户之下,号哭呻吟,耳不忍闻,目不忍睹。”邸报也记载:“内外城官军民死不计其数……通州、三河尤甚。”据不安全统计,北京大地震死亡人数可能达10万人以上。


台风一般发生在几月

在台风来临前,大家一定要及时收听或者收看台风的预报信息,了解当地的防台行动对策,更好的保护自己与家人。那么,大家清楚台风一般发生在几月?台风通常发生在哪个月?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风一般发生在几月

一般发生在5月-9月,是台风影响我国的集中期。在登陆地点的分布广度上,8月份则是台风登陆范围分布最广的月份,面向非内海的省(市、区)(天津和河北临渤海,渤海是内海)。从广西一直到辽宁,都有可能成为台风登陆的目标,海南省是唯一个4月份有台风登陆的沿海省(市、区)。从5月份开始,台风可能登陆的范围从华南沿海逐渐向北扩展,直到8月份达到巅峰,“浪迹”整个沿海地区;9月开始迅速向南退缩。

台风等级规定有何特色?

中国气象局于2001年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以蒲福风力等级将12级以上台风补充到17级。12级台风定为 32.4米/秒-36.9米/秒,13级为37.0米/秒-41.4米/秒,14级为41.5米/秒-46.1米/秒,15级为46.2米/秒-50.9米/秒,16级为51.0米/秒-56.0米/秒,17级为56.1米/秒-61.2米/秒。

台风预警信号

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红色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白色预警信号

广东省独有信号

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标准:48小时内将受台风影响。

1、进入台风注意状态,警惕台风对当地的影响。

2、注意通过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中国暴雨天气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暴雨天气到来的时候,大家要减少户外活动,因为在这种天气下,人们在户外活动是十分危险的。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中国暴雨天气多发生在什么季节?中国暴雨天气主要发生哪个季节?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快来长知识吧。

中国暴雨天气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多发生在夏季,中国属于季风气候,从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气且战且退。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带移至黄河以北,9月以后冬季风建立,雨带随之南撤。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

中国气象上规定, 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产生暴雨要有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暴雨。暴雨常常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积雨云内上升气流非常强烈,垂直速度可达20~30米/秒,最大可达60米/秒,比台风的风速还要大。在强烈的上升气流中,水滴不断增大,云内的水滴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

中国雨水最多的城市

中国降雨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均降水量达6557.8毫米,1912年降水量高达8409毫米,降水日数也多,年均降水日数达214天,有我国的“雨极”之称。

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地级市是雅安,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民间有“雅安天漏”的说法,有雨城之称。

火烧寮位于基隆、台北、宜兰三县市交界的迎风面,除西南方海拔较高外,其西、北、东、东南等地势逐渐向外倾斜,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

暴雨防范的主要措施

1、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2、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

3、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居住人员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4、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5、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6、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

7、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8、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应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9、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暴雨前的防御准备

1、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2、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

4、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4、提前收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把它们放到高处。

5、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沙尘暴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为了防止沙尘暴的肆虐,大家应该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学习更多关于沙尘暴的知识,那么,下面就来谈谈,沙尘暴多发生在什么季节?沙尘暴常出现在哪个季节?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沙尘暴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因为这两个季节会很干旱,降水也很少。等到地表很干燥且松散的时候,抗风蚀的能力也会不太强。等到有了大风后就会有大量的沙尘卷入到空中,使得沙尘暴天气出现。

沙尘暴要形成的话需要3个最基本的条件,首先是地面的沙子,这能给沙尘暴的形成提供 一定的物质基础。另外一个条件就是大风,这属于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就是沙尘暴可以进行长距离输送的一个动力保证。

最后一个条件也就是不太稳定的气流,而春季属于干旱多风的,气温的温差也会比较大,所以春季会比冬季更加高发沙尘暴。

沙尘暴多发生在哪些地区

沙尘暴多发生在西北地区,也就是吐鲁番盆地经过的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等。

因为这些地点也都有一些共同特点,那就是气候干旱、黄沙较多、植被稀少、平原广布,这也就给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在沙漠中沙尘暴来了该怎么办

先趴下用随身携带的防风眼镜、帽子、口罩、纱巾将身体防护起来,减少沙尘暴对呼吸道、眼睛等的伤害。观察四周环境,寻找能避风的低坡或石头,爬行靠近。遵循生命第一、财物第二的原则等待救援。

个人防护要点:

1、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

2、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4、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

5、发生强沙尘暴天气时不宜出门,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

沙尘暴简介

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常见气象灾害,其诱因通常是雷暴或与气旋相关的强气压梯度,从而使某个广大地区的风速加大。这些强风会将裸露干燥土壤的大量沙尘卷入大气,并将其输送到数百至数千公里以外。对流层(地球大气的最底层)中大约40% 的气溶胶是风蚀造成的尘粒。

尘粒在离开地面后,就会被湍流混合及对流上曳气流带至对流层的更高层。随后,这些尘粒会被风输送,而输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和气象条件,而后重新回落到地表。由于较大颗粒沉降速度比较小颗粒快,因此输送过程中颗粒会越来越小。降水也会洗去大气中的尘埃。

沙尘暴历史相关记载

中国古籍里有上百处关于“雨土”、“雨黄土”、“雨黄沙”、“雨霾”的记录,最早的“雨土”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这里记录的其实就是沙尘暴。

雨土的地点主要在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古人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奇异的灾变现象,相信这是“天人感应”的一种征兆。晋代张华编的博物志中就记有:“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

1966—1999年间,发生在中国的持续两天以上的沙尘暴竟达60次。中科院刘东生院士认为,黄土高原应该说是沙尘暴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积累了过去几百万年以来沙尘暴的记录。中国西北部沙漠和戈壁的风沙漫天漫地洒过来,每年都要在黄土高原上留下一层薄薄的黄土。


我国洪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什么季节

导语:我国一些地区,每年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降水特别丰富,导致发生洪涝灾害。那么,我国洪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什么季节呢?我国洪涝灾害多集中在南方,尤其长江中下游一带,更是受灾频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通常洪水最多发生在几月吧。

我国洪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什么季节 洪水最多发生在几月

洪水灾害

我国东部季风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洪水期也相应会出现在夏秋季节。一般多发在6~8月。

洪水期是指在一年内,江河、湖泊中的水位,因受流域上融雪、暴雨等影响而高出洪水位以上的时期。在一年内洪水期的迟早及历时久暂,随地理及气象条件而不同。

河流洪水:河流洪水根据形成的直接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冰川洪水、溃坝洪水与土体坍滑洪水等。其特点主要表现于具有明显的洪水产流与汇流过程、洪水传播、洪水调蓄与洪水遭遇的问题、洪水挟带泥沙以及洪水周期性与随机性等问题。

海岸洪水:主要成因是由大气扰动、天文潮、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因素形成的暴潮所造成,大致可分为天文潮、风暴潮、台风(飓风)、海啸等。

湖泊洪水:在中国通江的大型湖泊,长江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兼有河流与海岸洪水的一部分特性。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气象因素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中国大型湖泊多与河流通连,湖面气象因素的影响也明显,湖泊洪水比较强烈。按类型可分为吞吐流与风生流。

洪水来了如何自救?

洪水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