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寒、大寒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小暑、大暑一样,都是表示气候温度变化冷暖的节气。而数九是一种在民间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关于天气变化的歌谣。那么,小寒进九还是大寒进九呢?2021年小寒是进九了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小寒进九还是大寒进九2021
小寒和大寒都不进九,冬至节气开始就进九了。关于冬至节气进九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现在的从冬至当天开始算进九第一天,一共数九个“九天”;再就是古时人们根据干支纪日法,冬至之后逢壬日开始算进九第一天,并开始数九。现在我们用干支纪日法用的少,所以都默认从冬至当天开始算进九。
2021年小寒是进九了吗
2021年小寒节气并不是三九的第一天,它是二九第7天。
冬至节气开始数九,2021年冬至日是在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是进九的第一天。2021年小寒节气则是在2022年1月5日,农历腊月初三。每九天是一个“九”,所以2021年小寒节气是二九天的第七天。
什么是数九?
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一些寒冷地区在春季尚未有春天气息。
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方法在我国一些地方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冇确切的资料。古人效法于天,取象于地,定节气以识节律,制历法而知时变;气分阴阳,万物流转,人事通乎天文,大道成于自然。在我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到了春耕的时候。
数九计算寒暖的方法,适用于我国冬至前后冷暖变化明显的地区,冷暖变化计算精确到天数,从冬至逢壬日数起,最冷时段在“三九、四九”,数至“九九八十一天”便是春深日暖。也有一些地方数九是从冬至当天算起的,在一些寒冷地区,冰天雪地,冬春两季很长时间段内气温均在零下摄氏度,冬至前后冷暖变化不明显,“交九”早晚几天、气温高低几摄氏度没多大区别;为了方便数九,从冬至日开始算起,即冬至当日叫“交九”,每九天为“一九”,依次类推。
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数九歌谣版本很多。版本示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每年公历1月5-7日就是冬天第五个节气——小寒的交节时间。在我国北方地区,认为“小寒胜大寒”,但是南方地区不同的是,全年最低气温,最冷的时候还是在大寒节气。三九天是从冬至节气逢壬后开始数起的。那么,2022年小寒是进九了吗?到底2022年小寒是第几个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小寒节气吧。
小寒是第几个九2022
小寒在几九通过数九可以得知。2022年小寒节气并不是三九的第一天,它是二九第7天。冬至节气开始数九,2021年冬至日是在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是进九的第一天。2022年小寒节气则是在2022年1月5日,农历腊月初三。每九天是一个“九”,所以2022年小寒节气是二九天的第七天。
2022年小寒是进九了吗
2022年小寒节气并不是三九的第一天,它是二九第7天冬至节气开始数九,2022年冬至日是在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是进九的第一天。2022年小寒节气则是在2022年1月5日,农历腊月初三。每九天是一个“九”,所以2022年小寒节气是二九天的第七天。
小寒进九还是大寒进九2022
小寒和大寒都不进九,冬至节气开始就进九了。关于冬至节气进九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现在的从冬至当天开始算进九第一天,一共数九个“九天”;再就是古时人们根据干支纪日法,冬至之后逢壬日开始算进九第一天,并开始数九。现在我们用干支纪日法用的少,所以都默认从冬至当天开始算进九。
小寒后的天气怎么样?
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小寒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中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大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意思是说,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的时候更冷,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的时段,小寒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大寒气温稍升高。我国南方地区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南方地区大寒比小寒更冷。
据气候数据统计,我国北方大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是每年公历的1月中旬(10日-20日);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因此,对北方大部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时最冷;大寒节气一般从1月20日(1月下旬)开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极言大寒之冷。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南方地区大寒和小寒哪个更冷
大寒。根据中国常年的气候数据统计,中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段是在每年的公历1月中旬(11日—20日)。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因此,对北方大部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但对于南方一些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时最冷;南方的大寒节气一般从1月20日开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些地区全年中最冷的时段。
小寒大寒为什么最冷
小寒大寒正值三九四九,是最冷时期。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与四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寒冷是在冬至之后,尤其是“三九天、“四九天”。在冬至时期,白天最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最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四九”时段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四九”时段气温最低。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导语:马上就是大寒节气了,而从其含义上来讲,大寒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不过,有的地方的人们就表示了,为什么我们这里感觉小寒节气更冷呢?我们知道,小寒和大寒都是冬天节气,所以都是比较冷的,但进行对比的话,大多数情况哪个更冷呢?到底小寒冷还是大寒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小寒和大寒都是冬天节气多数情况哪个更冷
小寒大寒
小寒时段。据长年的气象资料记载,小寒基本上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日子。在小寒节气内三九是最冷的时段,民间也常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不过,气候专家认为,某个地方是大寒冷还是小寒冷,影响的因素很多,某个年份或某个地区,是小寒冷还是大寒冷要具体分析。
小寒气候特点:
全国温度大幅下降
当太阳黄经达285度时,小寒节气开始。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中国隆冬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小寒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小寒节气
南方常有冰冻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
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大寒的气候特点
大寒节气
1、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
大寒节气的时候,大气环流是比较稳定饿,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的时候,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和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的情况。在我国部分的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的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这段时间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2、一年中雨水最少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俗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是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稍微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
3、寒潮频繁
大寒这时期寒潮南下的非常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相当冷的时间,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导语:过完元旦不久,我们将迎来小寒节气,天气将会越来越冷。据说,小寒和大寒节气将是一年最冷的时节,因为正值三九、四九。对此,大家都比较好奇,到底一年中小寒大寒谁更冷呢?从最新天气情况来看,2022小寒冷还是大寒冷呢?一起来了解。
2022小寒冷还是大寒冷
小寒
需根据当年相应时节温度数据进行分析。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古人在二十四节气中定出小寒大寒,是为了表明不同的寒冷程度。很多时候是小寒比大寒冷,但是也要区分地域,比如南北方。一般来说,南方的大寒比小寒冷。因为大寒的时候一般寒潮比较强烈,对南方的影响相对要大些。
小寒跟大寒都是属于冬天的节气,是气温变得的过程。在我们的意识中,大寒应该比小寒冷,实在自然中并不是这样的,更多的时候是小寒比较冷,具体还要分区域,就像南北方的差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据气候数据统计,我国北方大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是每年公历的1月中旬(10日—20日);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因此,对北方大部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时最冷;大寒节气一般从1月20日(1月下旬)开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北方地区小寒更冷,是因地表“余热”相对较少,至小寒时已释放殆尽,而此时仍是昼短夜长,冷空气强劲,使温度降至最低。至大寒太阳光热略增,所以温度也略有提升。北方农谚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证明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而南方地区地表相对较热,其“余热”至小寒节气尚未完释放完毕,故温度未降至最低。至大寒则地表“余热”散尽,天寒地冻,此时比小寒略多一点的太阳光热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气温也就降至最低了。
小寒的天气特点:天渐寒,尚未大冷
小寒节气
在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我国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
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意思是说,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的时候更冷,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的时段,小寒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大寒气温稍升高。我国南方地区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南方地区大寒比小寒更冷。
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小寒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中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大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大寒天气特点:
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1、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2、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3、小寒无雨,小暑必旱。
4、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5、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6、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7、小寒不寒寒大寒。
8、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9、小寒暖,立春雪。
10、小寒寒,惊蛰暖。
11、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12、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13、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14、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15、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16、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17、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18、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19、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20、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21、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22、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23、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24、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25、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26、小寒不寒寒大寒。
27、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28、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29、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30、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31、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32、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33、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34、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35、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36、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37、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38、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39、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40、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41、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42、大寒到极点,日后天渐暖。
43、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