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几年

2021/6/7 10:36:47
万年历日历:几年知识
几年知识
纸婚是几年

结婚代表双方找到了今生唯一的灵魂伴侣,也意味着双方携手度过今后的风风雨雨,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结婚中有一种说法叫纸婚,那么,大家知道纸婚是几年?纸婚是指多少年?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纸婚是几年

纸婚是结婚一周年。

结婚第一年叫纸婚,意思是婚姻才刚刚开始,感情薄如纸,此时需要好好保护。

结婚第二年叫棉婚,像单薄的被单一样加了点棉,慢慢变得温暖。

结婚第三年叫皮革婚,你们的婚姻开始出现韧性了。

结婚第四年叫丝婚,如蚕丝一般可以交织,爱情越来越浓。

结婚第五年叫木婚,跟树一样茁壮成长,慢慢变得坚固。

结婚第六年叫铁婚,感情升华到另一个高度,如铁般坚固。

结婚第七年叫铜婚,不仅坚硬,而且不会生锈。

结婚第八年叫陶婚,美丽又很脆弱。

结婚第九年叫柳婚,就算风吹雨打都不会倒。

结婚第十年叫锡婚,相比陶瓷来说不仅美丽而且不易破碎。

结婚第十一年叫钢婚,如钢铁一般坚固且富有韧性,今生不会改变。

结婚第十二年叫链婚,两人的默契达到另一个高度,开始心心相印。

结婚第十三年叫花边婚,生活开始变得多姿多彩,处处充满花香。

结婚第十四年叫象牙婚,跟象牙一样坚硬,而且越磨越有光泽。

结婚第十五年叫水晶婚,两人的爱情清澈透明,并且闪耀。

结婚第二十年叫瓷婚,像青花瓷一样优雅,但又容易破碎。

结婚第三十年叫珍珠婚,珍贵、美丽。

结婚第四十年叫红宝石婚,不可多得。

结婚第五十年叫金婚,至高无上,是婚后最大庆典。

结婚六十年被称为钻石婚,表示夫妻双防情感,珍贵罕见,是最隆重的庆典。

结婚七十周年称为白金婚,表示两人的感情就像白金那样纯净,永远不会褪色且历久弥新。

结婚如何保持新鲜感

一、生活多姿多彩、一成不变的生活会抹杀一个人的热情,同样刻板泛味的生活也会减弱两个人之间的火花与激情。应该多找一些适合情侣约会的地方安排两人出游,偶尔安排个午餐或者早餐聚会,一起出去看看电影什么的。

二、拥抱,两人拥抱时,是两人靠近最近的时候,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声。这样会产生好的肌肤接触记忆,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温暖,给对方安全感,也能够刺激心灵,加近心灵交流。

三、赞美对方

人都是渴望别人欣赏,真诚的赞美对方,是增进关系简单且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相互表达感激之情对提升亲密关系大有裨益,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四、激情接吻

肢体接触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牵手、拥抱、接吻是最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的方式,统计表明,情人间的吻平均每次持续45秒钟,起到的刺激作用相当于吃了25克巧克力。

五、牵手

调查显示,与那些一前一后走路的夫妻相比,走路时牵手的夫妻幸福感更强。牵手走路能够增加身体上的接触,还会增加两人的感情交流。牵手的机会有很多的,两人出去逛街、吃饭、电影的路上都可以牵手的。

六、多陪伴对方

平时有空的时候多点时间陪伴对方,多关心一下对方,多观察对方的需求,多鼓励下对方。

七、培养两人共同的爱好

培养两人共同的、健康的爱好与兴趣,让两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培养,如果有了共同高尚的爱好,两人就会相互吸引,改掉一些坏毛病。如打牌、抽烟赌博等不好的习惯。

八、保持适当的距离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一些隐私不想让别人知道,即使是夫妻也是不例外的,所以说两个人不要粘的太紧,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给双方保留一点私人空间,缺乏私人空间,会让爱情的新鲜感流失。

九、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不要凡事为对方着想,现在开始多想想自己,然后你会发现,你不围着他转的时候,他开始围着你转了。保鲜的感情是需要相互吸引的,如果没有了吸引力,爱情就失去了新鲜感。所以,保持吸引力就是要在距离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十、展示自己的价值

因为你总在考虑对方的需求,而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后面,对方肯定就会变得懈怠,不用付出就有收获的事情谁都不会拒绝,特别是在感情方面。


闰五月是哪一年

闰五月是农历闰月中比较经常出现的一个月份,在所有的闰月中,算是出镜率比较高的,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关于闰五月是哪一年的详细介绍,还有闰五月几年一次,我们在下文也有说明,过来一起看看这个闰五月吧。

闰五月是哪一年

1903年、1914年、1922年、1933年、1952年、1971年、1990年、1998年、2009年、2028年都有闰五月。

闰五月几年一次

闰五月相隔8年或11年出现一次。

在21世纪前后,闰五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闰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五月的频率会从最高逐渐下降),一般相隔8年或11年出现一次。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闰四,五,六月特别多,闰九,十月很少,尤其是闰十一,十二月和正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

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顺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

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闰月的习俗

一、买闰月鞋,为父母增福增寿很多地方,盛行闰月年为父母买鞋的习俗,并有俗话为佐证“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所以,成年的子女,都会在闰月年为父母买鞋子,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祝福,祝福父母健康、平安、长寿。关于买鞋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子女是在闰月前的一个月买,好让父母在闰月的第一天就穿上,福寿延年。有得地方,子女则是在闰月年前,或者在闰月年初,早早地把鞋子买好,放在家中,说这样更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

二、为老人准备寿衣、寿材,祈福延寿旧时,老人们很重视自己的寿衣、寿材(棺材),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互相之间还要交流讨论。寿衣是很有讲究的。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每件衣服的样式都有说道,而且要把一年四季的都备齐。寿衣准备好后,老人们每年都会把寿衣拿出来晾晒,接触阳气。寿材的材质、油漆的遍数,则是关注的重点。“某某的寿材已经油漆了几十遍了”,是老人们很热衷、羡慕的话题。因此,只要有条件,寿衣、寿材是要及早着手准备的,才能备齐、备好。而闰月年,因为比普通年份的十二个月多了一个月,“天增岁月人增寿”是很多地方说法中的共识,所以在闰月年里准备的寿衣、寿材,祈福延年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有孝心的子女,往往选择在闰月年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早早准备好寿衣、寿材(棺材),为老人增寿。而寿衣是否准备齐全,不仅是老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子女们孝心的表现。

三、为老人提前修坟建墓,延年益寿以前的皇帝,几乎是在继位登基之初,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寝,相传陵寝越早建造好,越会为自己增寿。这种看法由皇帝影响到帝王大臣、富贵之家,后来只要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在老人身体还很健康之时,就请高人选择吉地,并择日请能工巧匠建造墓地,以为老人延寿之用。

四、回娘家吃闰月饭,合家团聚愉悦老人的身心已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闰月饭的习俗,流传已久。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行动要听婆家的安排,回娘家也不能随意,回去住几天也要听婆家的吩咐。而在多出来的这一个月里,娘家就可以接女儿回来,让嫁出去的女儿和娘家人团聚,也显示我家女儿是有娘家撑腰的。其实,这样做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女儿可以得此机会与家人团聚,和父母说说知心话,做一些“贴心小棉袄”才做的事情,让父母身心愉悦,自然身体健康。

特别强调的是:闰月年不能迁坟、闰月不能下葬的禁忌,有待商榷有的朋友询问,他们当地讲究闰月年不能下葬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后才能安葬。


闰月几年一次

之所以会出现闰月这个多出来的月份是因为,我们的农历年和地球的回归年时间存在差异,那么闰月几年一次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多久一次闰月怎么算的。总的来说闰月会在19年中出现7次,每一次闰月出现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闰月几年一次

19个回归年中有7个闰月。

闰月的计算方法:

1、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2、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

闰月的产生

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与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阳历的月份没有季节的意义,这样12个朔望月构成汉历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了10.88天,也就是每个月少了0.91天,这样一年就相差11天,只需要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会同季节发生倒置,比如某年新年本来是应该在冬季度过,而季节发生倒置之后,新年却要在夏天度过了,而使用这样这样的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到了闰月的办法。

农历年中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是常有的事,甚至1990年还出现过连续四个月大月的罕见特例。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合适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与朔望月的最小公倍数。通过种种计算以及比对,最后发现19个回归年加7个闰月的误差很小,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19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的协调了起来。

怎么确定闰月是哪个月

而闰月到底闰哪个月,取决于一年中24个节气,我国农历将24个节气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如果某一个农历月份中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刚好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以此便置闰7月来调整误差。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称为闰月。


地方志书每几年左右编修一次

导语:所谓的志书是指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又称地志或地方志。一般我国地方志书会每隔几年进行修改编制一次。那么,具体地方志书每几年左右编修一次呢?具体地方志书多久编修更新一次?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地方志书每几年左右编修一次 地方志书多久编修更新一次

地方志

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地方志书每二十年左右编修一次。地方综合年鉴一年一鉴、逐年编纂。行政区划有重大调整的,应当及时组织编纂已撤销的设区的市、县(市、区)地方志书,适时组织编纂新设的设区的市、县(市、区)地方志书。

地方志书有什么作用?

依照传统的说法,地方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三大功能。所谓资治是指,对于地方行政官吏来说,志书是施政必备之书,正所谓“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所谓教化,是指志书不仅是“官书”,也是“百姓”生活必备之书,能够起到“扬善惩恶,表彰风化”的作用;所谓存史,是指志书具有“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存史价值。

近代还有人把地方志的功能进一步细化为六条:一是社会制度之委曲隐微不见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得其梗概;二是前代人物不能登名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得其姓氏;三是遗文佚文散在某部者,赖方志然后能以地为纲有所统摄;四是方志多祥物产税额、物价等事实,可以窥见经济状态之变迁;五是方志多详建置兴废,可以窥见文化升降之迹;六是方志多详族姓之分合门第之隆衰,往往可与其他史实互证。

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方志的价值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当代学者黎锦熙在《方志今议》中认为方志作用有四:一、科学资源;二、地方年鉴;三、乡土教材;四、旅行指导。在如今看来,一部好的方志不仅具有保存地方文献、帮助政府决策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充当乡土教材、提供科研资料的重要作用。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所以如今各地仍在组织人才编写地方志。

地方志有什么特征?

地方志书

地方志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地方性、广泛性、资料性、时代性和连续性等特征:

地方性

尤论是省、市、县综合志,还是专业志,都有一定的明确的地域范围。地方志记述一个地域范围内的事物,地方性是其特征之一。所谓地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有特定的空间范围,二是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方志既是地方性的文献,故无论记人、记事、记物都不能脱离本乡本土,事事紧扣地方,“审名以纪地”,“据地以书人”,反映“一方之情”。方志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风俗以南北而异”,各地情况互不相同,不能没有记载各地情况的书、方志的能事就在于反映地方特色。如宋范成大《吴郡志》写出了苏州古城“池馆林泉号称吴中第一”的特点;《遵义府志》则记载了山东柞蚕传人后遵义府绸发展的盛况这些方志都注目于当地有标志性的事物,写出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广泛性

地方志记载的范围虽限于一个区域单位,即所谓一邑之小,但其内容却极为广泛。从纵的角度看,既记古又记今,从横的角度看溉记自然、地理,又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记社会风土人情、人物,不仅是有关自然科学的“博物之书”,而且是一地社会科学的“一方之全书”。在现代,地方志被誉为“地方百科全书”。诚如著名学者顾颉刚在《中国地方志综录》一书的序言中所说:

纪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分野,纪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记,纪经济则有户口、田赋、物产、关税,纪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寺观、祥异,纪文献则项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

地方志书

资料性

地方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资料书、工具书,没有大量的资料是写不成的。重视资料了作是历代修志的传统,志书是以历史的客观实际来反映其兴衰起伏的因果关系,所以资料性是志书的基本特征。方志不直接探索自然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只提供资料,为科研或需要者使用。因此,在编纂形式上,采用记叙文体,述而不论,把是非褒贬寓于记述之中;而且对采集的资料,注意科学排比,如实记述;反对宣传色彩,反对空话套话和文艺色彩。旧时许多志书的“凡例”,差不多都有要求纪实的条文,例如嘉靖《永丰县志》就有“三不书”的规定:凡无考者不书,物无用之泛者不书,仙释无稽不书,所以,方志有着十分强烈的资料性特征。也正因为这样,方志成为史家的取材,并成为给地方官提供资政辅治的参考材料,使各朝代各种人都乐于接受。相反,如果志书的资料不足,且直接褒贬,宣传色彩浓厚,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历史上当权者焚书不少,但对方志却不愿意烧或不敢烧,其原因就在于此。

时代性

方志以记当代为主,故有“隔代修史,当代修志”之说。方志既然着眼于当代,那么,时代变了,方志的内容、形式、风格也要随之改变,所以,每部方志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标明其时代特征。以贵州的几部志书为例,道光《贵阳府志》反映的是清代贵阳城的情景,民国《续安顺府志》反映的是新旧时代更迭时期安顺的情景,而《遵义新志》则反映了抗日时期遵义的景观。可见,志书产生的时代不同,它的时代特征也不一样。借助方志的时代性,可连续考察一个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总结经验,以利于各方面事业的发展。

连续性

方志的连续性主要表现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志书部部相承不断修,一部方志在首次编成刊印后,间隔一段时间,一般就要进行续修,首次编纂的方志,往往追根溯源,以该书当地新近发生的情况,补首次志书之未及;第二方面是指志书记述事物的连续性,志书在记述事物时,要按时间顺序记清其起源、发展变化,特别注意转折性的变化和现状,做到记述不断线。


研究生要读几年

读研究生一般所需要的学年为2-3年。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情况来考虑。从全日制研究生来看,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硕)一般需要读3-5年。大多数院校的学硕学制是3年,但也有部分学校的学制是两年或者两年半的。而以实践为主的专业型硕士(专硕)学制是2-3年,除了医学、法学等专业的专硕是3年,其他专业一般都是2年。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制一般在2-3年,部分院校可以允许学员申请学制延期,但最长也不会超过5年。

国外读研究生需要几年

如果想要到国外读研究生,一般都需要1-2年的时间,根据留学目的地的不同,学制也会有差别。以美国留学为例,美国大多数硕士专业学制为两年,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不同,但最长也不会超过三年。当然,不同专业的学制也会有所不同。

研究生学制几年

一般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读年限为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2年。但是,也有特殊情况的存在。同大学一样,虽然本科一般为4年制,但是有个别专业会是5年或者更长,这都是和专业有关系的,许多学校都规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博鳌亚洲论坛多久举办一次

导语:今年4月18日,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博鳌召开,此次会议将持续到4月21日。对于此会议,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尤其不知道它具体召开时间。就往年的时间来看,论坛一般在4月左右进行,那么,博鳌亚洲论坛多久举办一次呢?到底博鳌亚洲论坛几年一次?一起来了解。

博鳌亚洲论坛多久举办一次 博鳌亚洲论坛几年一次

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国际组织,由29个成员国共同发起,于2001年2月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正式宣布成立。博鳌镇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每年定期举行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背景: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亚洲各国正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严峻挑战,一方面要求亚洲国家加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合作,同时也要求增进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应付全球化对本地区国家带来的挑战,保持本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已成为亚洲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亚洲国家和地区虽然已经参与了APEC、PECC等跨区域国际会议组织,但就整个亚洲区域而言,仍缺乏一个真正由亚洲人主导,从亚洲的利益和观点出发,专门讨论亚洲事务,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之间、亚洲各国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论坛组织。

博鳌亚洲论坛历史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

1998年9月,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相关领导人倡议成立一个类似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论坛” 。10月8日,我国重要领导人在北京会见了专程为“亚洲论坛”来华的拉莫斯阁下和霍克阁下。

2000年11月18日至19日,来自2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海南省博鳌举行了“博鳌亚洲论坛专家学者会议”。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有关基础文件的起草工作,构筑了论坛智力支撑体系,原则提出了拟提交论坛筹委会通过以下各项基础性文件;博鳌亚洲论坛宣言(草案),博鳌亚洲论坛结构设想,论坛秘书处机构设置的构想,论坛智力支持的构想等。

2001年2月27日,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日本国、澳大利亚等二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宣言》。

2006年3月23日,马尔代夫被追加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发起国。4月20日,以色列和新西兰被追加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发起国。博鳌亚洲论坛发起国增至29个。

2001年2月26-27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大会宣布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通过了《博鳌亚洲论坛宣言》、《博鳌亚洲论坛章程指导原则》等纲领性文件 。

2003年9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用。11月1日至3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2003年年会。会议期间,博鳌亚洲论坛与世界银行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开展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 。

2013年4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博鳌开幕 。

2014年4月8日至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举行,该届年会创立了“亚洲青年观察家圆桌会”机制。

2017年3月23日至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召开。年会体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关注 。

2018年4月8日至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 。

2019年3月26日至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于博鳌举行 。8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宣布在博鳌亚洲论坛框架下,设立“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

2020年3月9日,博鳌亚洲论坛在其官网上发布声明,决定推迟举行2020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年会原定于2020年3月24日至27日在海南博鳌举行 。

2020年4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举行远程筹备工作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GEDS大会主席曾伟雄,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等珠海市相关领导以及大会组委会有关人员通过视频参加会议并发言。

2020年4月30日,为支持和配合国际社会的防疫措施,保障参会代表健康和安全,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经过慎重研究 ,决定取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2020年7月2日,博鳌亚洲论坛和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举行在线圆桌会并发布报告,从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视角梳理了亚洲各国普惠金融发展经验,并首次推出“亚洲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指标”。

2021年2月25日,鳌亚洲论坛官网发布,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定于4月18日至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3月30日,博鳌亚洲论坛举行2021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据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介绍,线下预计将有2000多人参会,数十位国家领导人、前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在线参与。

成员国:

澳大利亚、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日本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蒙古国、缅甸联邦、尼泊尔王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菲律宾共和国、大韩民国、新加坡共和国、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泰王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以色列、新西兰和马尔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