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2.5

2021/6/7 10:36:47
万年历日历:2.5知识
2.5知识
pm2.5标准范围多少正常

一旦出现雾霾天气的时候,大家就会提到pm2.5。很多朋友还误以为雾霾就是pm2.5,其实pm2.5只是雾霾的一种组成部分。还有许多人不清楚pm2.5标准范围,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pm2.5标准范围多少正常?pm2.5指数多少正常?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

pm2.5标准范围多少正常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被称作入肺颗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脏病、动脉硬化外,还会造成肺癌、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2、目前,我国的pm2.5标准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为达标,这一数值与pm2.5国际标准相比,还相差甚远,仅达到世卫组织设定的最宽标准。

3、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是:pm2.5标准值为小于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患病并致死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4、我国正努力与pm2.5国际标准接轨。有消息称,2016年我国将实行新标准。

5、我国的pm2.5标准值低于pm2.5国际标准,但只要认真了解相关内容,出现雾霾时谨慎出行,出行时戴质量可靠的pm2.5口罩,还是能从一定程度上抵制“无形杀手”对我们造成的危害的。

pm2.5的标准是什么

pm2.5的检测标准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有效检测工业化而出现的,现今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现在PM2.5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要求随时对其进行检测。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pm2.5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早在十几年前制定的标准是制定的是65微克/立方米,十年后又将标准定为了35微克/立方米,而现在国内pm2.5的标准是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这主要是根据国内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决定的。

pm2.5的危害

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中美PM2.5标准对比

美国在1997年颁布了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值为1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为65微克/立方米。2006年,美国主动将PM2.5的日均值标准由65微克/立方米调整为35微克/立方米,年标准仍为原来的15微克/立方米。

中国在2012年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其中增设了PM2.5 的浓度限值,这个浓度限值是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宽松的过渡期标准制定的,即年平均浓度限值大于等于35μg/m3,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大于等于 75μg/m3,这项规定要到2016年1月1日才开始实行。

PM2.5生成来源:

1、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2、人为源

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提高重病和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颗粒物引起的三类疾病值得重视: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结核和肺炎等;过敏:包括由自然过敏源引起的哮喘和肺泡炎;肺癌等。大部分的健康影响被认为是小粒径部分PM2.5 而不是大粒径部分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成分、浓度和粒径。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发现。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PM2.5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 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5以上的话就到气管支气管,但是5以下,特别是1到3微米的话,就会进入肺泡里去,肺泡是用来做气体交换的地方,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对其他都会有影响,不是单纯对呼吸系统。”

生活小知识推荐》》

夏天最热的是哪几天 夏天哪个时间最热

夏天最热的城市 中国夏季最热的城市

夏天最热的时候叫什么 夏天最热的时候称之为什么

2021高温补贴标准 2021高温补贴政策

广东高温补贴标准 广东高温补贴政策


每周休息2.5天实行了吗

近期,多地实行2.5天休息制度的消息上了热搜?这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因为与我们自身的利益和休息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每周休息2.5天实行了吗?哪年开始每周休息2.5天?现今推行每周休息2.5天的城市有哪些呢?和一起去了解下吧。

2015年8月起,每周休息2.5天开始在多地实行。目前,已有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贵州、福建、浙江和广东等10多个省份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关于2.5天休假制度的相关通知

2015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要求:

1、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并抓好落实。

2、鼓励错峰休假。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3、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但是,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不是要缩短每周法定工作时间、周五下午直接安排放假。周五下午工作时间要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

2.5天休假模式推行发展过程

2.5天休假模式,即周五下午+周末的小短假调休方式。主要体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中。

《意见》明确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2020年4月,多地提出推行每周2.5天假期。

2020推行每周休息2.5天的城市有哪些

南京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4月11日,南京市战役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召开,正式发布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大行动计划。在新消费行动计划中,提出延伸消费新时段,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

河北鼓励推行2.5天弹性休假:3月3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恢复振兴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将鼓励推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

浙江鼓励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3月24日发布的消息,浙江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上述《意见》提到,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甘肃陇南鼓励周末2.5天假:3月20日,甘肃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通知提出,为拉动消费,鼓励休假消费,每周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好值班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其余职工休假旅游。要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任何部门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取消或减少干部职工休假。

江西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3月19日,江西发布《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中提到,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

安徽实施周末2.5天弹性作息:4月24日,安徽省印发通知,各类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安徽实施周末2.5天弹性作息,真正把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


江西什么时候2.5天休息

在推行2.5天休息制度的城市中,赫然有江西省,那么你知道江西什么时候2.5天休息?江西两天半假期什么时候实行吗?江西实行2.5天休息并非首次,早在2016年的时候就有试行,旨在促进居民旅游消费,那么2.5天休假对旅游业的影响是什么呢?和一起去看看吧。

江西什么时候2.5天休息

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公号3月19日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化何旅游业遭受重创,为此,江西发布了《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力求将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将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推动旅游市场复苏振兴。全省各地各单位今年二季度将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全省5A级、4A级旅游景区和5A级乡村旅游点,对周五下午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给予门票半价优惠,同时,还将投放1000万元电子消费券引导旅游消费。

江西两天半假期什么时候实行

据该通知介绍,江西省各地各单位将结合实际优化工作安排,在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同时,江西省加大景区门票减免的惠民力度,全省5A级、4A级旅游景区和5A级乡村旅游点,对星期五下午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给予门票半价优惠。各地各景区也将结合实际出台本地游的门票减免等优惠政策。

此外,江西将组织开展“江西人游江西”“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等消费活动,策划以健康、亲子、自驾、研学等为主题的营销活动,推出十大“江西网红旅游线路”、百家“江西康养旅游打卡地”等旅游产品,鼓励各地依托特色资源,举办赏花、登山、骑行等文化和旅游活动,满足游客出游需求。

江西推行2.5天休息非首次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意见》发出后,当年8月11日,湖南宁乡县旅游局在全国率先试行夏季每周2.5天小长假。随后,江西上饶、山西晋中等地结合地方实际出台小长假政策。

目前,并没有针对上述各地执行2.5天小长假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专项统计数据。但多位专家表示,通过“放假”拉动消费,效果有限。

2.5天休假有没有强制性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称,弹性作息的要求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措施,鼓励即意味着并非强制性要求,也不是全省一刀切,各地各单位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执行,具体的调休方式也是各单位决定。

由于此次试行“2.5天假日制”只是在今年二季度的三个月内,时间并不长,所以预计惠及的群体中,起到带头作用的机关事业单位等有望率先受益。

是不是缩短法定工作时间

这次提出的鼓励“2.5天假日制”,到底该如何休?此次发布的《通知》已明确,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须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

也就是说,弹性作息实际上是一种“调休”的形式,不是要缩短每周法定工作时间、周五下午直接安排放假,而是继续遵循国家法律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间总时长,周五下午工作时间要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使周五下午腾出来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

2.5天休假对旅游业的影响是什么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创新“周五下午+周末”等休假方式,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将释放周末旅游休闲的消费活力,扩大内需的同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丰富百姓的休假方式,使休假计划多样化、立体化,有效缓解“黄金周”变“黄金粥”的出行压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一周休2.5天是真的吗

近期,一周休2.5天的消息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和微博,看到这个消息,其实大多数都没有很高兴的样子,因为大多数人都未必能落实这项政策,不过看着这个消息的公布还是很开心的。那么,一周休2.5天是真的吗?哪些地方一周休2.5天呢?和一起去看看吧。

一周休2.5天是真的吗

一周休2.5天是真的,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哪些地方一周休2.5天

近期,江西、浙江和甘肃陇南等地提出鼓励推行每周2.5天休假。其中,浙江和江西还计划投放消费券和推出景区优惠等政策,进一步刺激文旅消费。此次多地推出“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对于促进文旅消费回补等具有积极意义。

3月19日,江西省发布《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根据通知,“组合拳”包括景区门票优惠、周末弹性作息、发行消费券等内容。其中,在周末弹性作息方面明确,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优化工作安排,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

随后,浙江省出台16项提振消费举措,提出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甘肃省陇南市也发文鼓励2.5天休假消费,并明确每周五下午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好值班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其余职工休假旅游。

继4月11日,南京市宣布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后,4月24日,安徽省也正式宣布,实施周末2.5天弹性作息!昨天湖北利川也官宣要落实带薪休假、2.5天弹性休假等制度!

4月25日,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要落实带薪休假、2.5天弹性休假等制度。目前,全国多地已出台“一周2.5天假”的措施。

据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政府网站昨日发布的消息,利川出台2.5天弹性休假等实举,推进旅游业复苏重振。

以前一周休息2.5天为何难以实行

从2015年开始,就已经有试点一周2.5天假期的地方了,还有人大代表曾提交过关于此事的议案,但现在5年过去了,真正按照2.5天来休假的还是少数,为什么呢?

私企很难保证双休,更别说2.5天假期

互联网行业是大家公认的加班多、工作辛苦但报酬高的行业,报酬高一方面是对技术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其实就是加班费,各种加班补贴加工资一起,看起来收入就很可观了。

为了多挣点钱养家糊口还贷款,很多人都是“996”的工作模式,即早九晚九,工作六天,有的甚至一周都没得休息,每天早出晚归。

哪怕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经济发达的地方,能实现双休的企业也不多,企业要盈利,员工就必须要不断的付出劳动,机会转瞬即逝,底层员工工作上需要应付的事情就足够忙翻天,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几乎没有属于自己单独的休息时间。

在深圳的工厂里,很多都是两班倒,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一班,晚上8点到早上8点一班,机器一直运转才能保证产量跟得上,接下来的订单才能按时交货。

政府部门休2.5天,办事更拖沓

很多政府部门周末都是不上班的,可很多有正常工作需要办事的人却只有周末有时间,平时工作繁忙,请假不易,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有时间了,却发现政府部门不上班,自己白跑一趟不说,事也没办成。

政府部门基本都是双休,如果推行2.5天假期制度,相信最先实施的也是政府部门,对其他人来说,办事就更不方便了,某些业务可以在自助机上办理,某些业务却必须要去柜台,时间分配不合理,难免会让人埋怨。

学生提前放假,家长却没时间照顾

按照以往的双休制度,学生们周一到周五都在上学,晚上回家爸妈也基本上下班了,周末家长和孩子都放假,孩子也有人照看。

如果一周多放半天假,在企业上班的父母是不是还得请半天假回家带孩子呢?这样做家长收入减少了,企业领导有意见,以后年轻的小夫妻们是否还愿意为生育率做贡献呢?

这些问题都是推行2.5天假期制度需要考虑到的,既要考虑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要考虑到社会能否正常运转,企业能否正常营业,其中的弯弯绕绕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网友们也纷纷表示不看好2.5天假期,有的企业连双休都不能保证,人民享受不到的福利不算数。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发生2.5级地震

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最新消息,今天(10日)早上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虽然级别不算高,但是还是有不少网友反映有震感。因为广东很少有地震,所以每次地震,大家都惊讶广东竟然也会地震。那么,广东为什么会地震呢?位于什么地震带?一起来了解。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发生2.5级地震

广东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10日08时26分在广东河源市源城区(有感)(北纬23.76度,东经114.63度)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广东为什么会地震?位于什么地震带?

资料显示,广东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具有破坏性地震的背景。根据现有记录,上个世纪广东及其附近海域共发生过12次M ≥ 6级地震。

根据历史强震和现今小震的空分布图像,结合主要地质构造格架,东南沿海地区可划分为7个地震活动带,其中5个带全部或部分在广东省内。

1、泉山地震带

从广东汕头沿海,经泉州向东北延伸至温州。1600年和1918年南澳-南澎地区分别发生7.0级和7.3级地震。据记载,1918年南澳地震造成南澳县大部分房屋倒塌,造成全市80% 的人死亡,汕头死伤约1000人。

2、河源邵武地震带

河源-邵武断裂带是主要干线。更大的地震是1962年的河源6.1级地震。

地震

3、莲花山地震带

东北沿莲花山两岸分布,北至福建中部,南至广东省深圳市南部海域。这个地区发生过五次中强地震。

4、粤西地震带

沿吴川-四会断裂和广州-阳江断裂大致平行,呈北东向展布。更大的地震是1611年的电白海域6.0级地震和1969年的阳江6.4级地震。

5、雷琼地震带

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及附近海域。更大的地震是1605年的琼山7.5级地震。据地方志记载,地震造成当地房屋全部倒塌,澄迈县数千人死亡,数百人受伤。2019年3月5日湛江3.6级地震就位于这个地震带上。

地震逃生知识:

地震

1、保持镇静,就地避震。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因为如果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2、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时躲避。因为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

3、地震时在一把椅子或排椅之间蹲下也是安全的姿势。在学校中某些书桌实际上是扶手上带有一块写字板的椅子,高中生或大学生实际上是躲不到书桌下面的,但他们却可利用排椅。在大型教室里,排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学生们可以躲到座位下,也可蹲在排椅之间。

4、如果在办公楼里,就赶紧藏到办公桌下,不可站立和蹦跳,要尽量降低重心。地震过后要迅速撤离办公室,撤离时要走楼梯。

5、如果楼层较低,抓紧时间离开房间。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紧挨墙根的坚固家具旁。趴在地上,闭口,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门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2.5天弹性作息什么意思

安徽实施周末2.5天弹性作息的消息又在网上掀起一股讨论风,很多人支持这项决策,又有很多人觉得这项决策无法落实到各个企业,只有部分企业和机关单位才能享有。那么,你知道2.5天弹性作息什么意思?2.5天弹性作息有什么意义吗?不知道的话,就来看看的介绍吧。

2.5天弹性作息什么意思

2.5天弹性作息,即周五下午+周末的小短假调休方式。主要体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中。

《意见》明确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2020年4月,多地提出推行每周2.5天假期。

2.5天弹性作息有什么意义

无论如何,“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都是天大的好事。即期能看得见的好处至少有二,一则,通过直接促进受到疫情重创的文旅等行业疫后复苏,进而借以拉动消费促进整个经济复苏;再者,对因防控疫情宅家久矣的民众而言,不失为“久旱逢甘霖”放松一下心情的天赐良机。

然而,老实说,眼下“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只是少数地区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并非由有权部门经过法定程序拟制颁布,全国适用统一的刚性的制度设计。现实尴尬是,目前具备执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条件的单位,多为具有天然比较优势者,比如工作相对稳定、时间固定的部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某些国有企业。而政府部门窗口服务单位、基层单位以及私营企业等等不具弹性条件的单位,落实这一政策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业内人士坦言,“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旅游业及上下游产业发展,但由于其只是地方政策,并非国家法定制度无有刚性要求,具体能否落实由各单位自行安排,在现时情况下很难全面推开。也就是说,“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只是“看上去很美”,真正由观赏性假日福利变为现实性假日福利,恐怕还需假以时日。

周末作息时间调整,本质上属于公共政策调整变更。就全局而言,倘若不统一制度设计,则势必可能导致地方各自为政,削弱政策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就地方而言,虽然可以依据法定权限以地方立法方式作出政策调整,但前提是不得突破上位法规定。就法治视角考量,高层对部分地方周末作息时间调整应有所关注回应,进而在充分调研和尊重吸纳民意的基础上,研究适时通过立法层面对周末作息时间政策作出修订调整,从而规范统一全国周末弹性作息时间政策的“度量衡”,避免地方政策不一各自为政。就地方而言,依据法定权限通过地方立法对周末作息时间作出调整,至少应体现三个原则:一是不能违反现行上位法律。应当说,在现时特殊背景下,一些地区鼓励“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初衷无可厚非,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还须在遵守法律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前提下施行,确保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产活动。二是不能影响疫后行业产业企业复苏。一家中小企业负责人就直言不讳,受疫情影响,现在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利润减少,此时让员工实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无疑将加重企业负担。三是不能影响疫情防控规定。目前,全国疫情防控正值“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关键时期,远未到按下结束键万事大吉的时候,实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后,当然既要看到由此迸发的文旅消费商机,更须看到和规避扎堆出行景区爆棚可能引发的疫情风险。

说到底,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安排,只有通过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统一政策标准,才能实现普惠化公平化长效化的施行预期。我想表达的是,把“周末2.5天”弹性作息政策好事做好,才既不至于让其“看上去很美”徒具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观赏性,又不至于政息茶凉热闹一阵子后只剩下“五分钟热度”。

多省明确2.5天休假

安徽:4月24日安徽省通知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周末2.5天弹性作息制度,真正把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到实处;

河北:3月3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将鼓励推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

浙江:3月浙江省发文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江西:3月19日江西省发通知称,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