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少数民族

2021/6/7 10:36:38
万年历日历:少数民族知识
少数民族知识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

开斋节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节日有一些,区别,这不仅仅是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传统宗教节日,在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有庆祝开斋节的传统。那么在我国开斋节是哪个民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少数民族开斋节习俗。

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共十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开斋节,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译,音译“尔德费图尔”。亦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少数民族开斋节习俗

回族开斋节

伊历10月1日是“开斋节”。有的将“开斋节”称“尔德节”是不准确的,因“尔德”本是阿拉伯语,其意为“节日”,是专指“开斋节”和“宰牲节”,也可以指其他伊斯兰宗教节日的。

“开斋节”是中国回族的盛大节日,一般都要欢庆三天。节前,人们要把清真寺打扫得干干净净,各家各户也要清扫院落、巷道等场所;节日的清晨,回族的成年人要休浴净身,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节日早晨八点以后(以敲响会礼钟声为难),汇集到清真寺,当阿旬宣布会礼开始,穆斯林立即面向麦加礼拜,听阿旬诵经和演讲。礼拜后齐向阿旬道安,互说“色俩月”。开斋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炸做子、炸糖三角和僳织等风味食品,同时还要宰羊、宰鸡等,准备节日丰盛的食物;亲戚好友之间互送油香、馓子等,以示祝贺节日。女婿要带上礼品去给岳父母拜节。青年男女还要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活动。

哈萨克族开斋节

哈萨克族把“开斋节”也叫做“肉孜节”。哈萨克族同胞过“开斋节”除了按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进行宗教礼仪活动外,还大多都骑着马成群结队地去相互拜节,并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

维吾尔族开斋节

伊斯兰历的10月1日是“肉孜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维吾尔民族的传统节日。“肉孜节”也就是“开斋节”。

除了按照教义、教规规定的内容,维族在欢度这个节日时形式上有所不同:在清真寺的拱门上有乐师高坐,吹奏着叹呐和打击着手鼓,更显示着节日气氛非常热闹和欢乐。人们还要举行赛马、摔跋、歌舞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南疆还有说新疆评书的活动评书内容多为伊斯兰教的宗教故事。肉孜节一般也是欢度三天。

保安族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的“赖买丹”月(伊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月,一个月的斋戎期满后就是“开斋节”了。“开斋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据记载,《古兰经》是在斋月里通过先知穆罕默德传到人间的。斋戒是穆斯林的一项主要宗教功课--斋功,通过斋戒以示虔诚。封斋期间,保安族穆斯林在日出之前吃封斋饭;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的整个白天,不能吃任何东西和喝水,乎日抽烟的人也应戒烟;穆斯林在斋月里还应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骂信真主安拉;小孩儿和老、弱、病者以及孕妇可以不斋戒。到了晚上守斋结束时,人们就可以吃饭和饮水了,邻里亲朋之间也可以交往娱乐了。

一个月的斋戒期满后,就是“开斋节”。节日的清晨,保安族穆斯林纷纷聚集到清真寺举行礼拜,在这之后才开始节日的欢庆活动。

男人一般在当天就可以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节了;妇女们则要在随后的几天再去。节日期问,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穆斯林还要举行开斋节的会礼活动,会礼时,大家互相祝福、畅谈,热闹极了。


肉孜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肉孜节是我国盛大的少数民族节日,每年庆祝肉孜节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放假,以便人们能用充足的时间庆祝这个节日。那么你知道肉孜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吗?想要了解哪个民族过肉孜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肉孜节的介绍。

肉孜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哪个民族过肉孜节

肉孜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中十分盛行,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节日。回族群众还将这个节日视为年节。节日的时间,在回历的每年十月初。

庆祝肉孜节

开斋节要过三天。回族从第一天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和巷道厕所,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棗清真寺,节日里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个毯子和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动向西方跪成很整齐的行列。立即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日的聚礼要隆重得多,即使刮风下雨也无所畏惧,情绪仍很高涨。会礼中,放眼望去,白帽耀眼,犹如一片银河。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匐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然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兔、羊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相互拜节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札品给岳父母拜节。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作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如果拜节迟了,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事。

开斋节的禁忌有哪些

衣着端庄

斋月是穆斯林必须保持虔诚、谦逊和温和的圣月,有穆斯林信仰的朋友的小伙伴应该配合习俗避免穿着暴露的衣服。在晚上逛商场,进出酒店、餐厅或开斋帐篷时,这一点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较透明和过短的衣服、低胸装以及紧身装都应该避免,尤其是短裤,迷你裙和无袖上衣。

留意职场礼仪

前往穆斯林国家的商务旅行者应该注意办公时间会缩短并作出相应调整。最好将与穆斯林的商务会议安排在早晨,因为早晨时他们不会那么疲惫,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最好也不要将会议安排在午餐时间,避免让他们过度劳累,或造成其他不便。虽然非穆斯林人员可以在封闭区域进食饮水,但应该避免在穆斯林面前进行,而尽量选择在办公室里较偏僻的地方饮食。如果正在斋戒的穆斯林问你需不需要饮料,出于尊重,应该拒绝。

不要在公共场所进食、饮水和抽烟

在大多数穆斯林国家,斋戒期间在公共场所进食、饮水或抽烟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也适用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私家车。在埃及等国家,在公众场所禁止饮食是出于礼貌问题,但在沙特阿拉伯、约旦、阿曼和阿联酋等其他国家,无论你是否信仰伊斯兰教,在公共场所禁食是必须遵守的规定。


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我国的每个民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占人数最多的民族有汉族、壮族、满族等等。那么,大家知道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我国人口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是什么?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塔塔尔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证实: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是塔塔尔族,中国境内塔塔尔族的人口数为三千余人,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塔塔尔族是蒙古人种的一个分支 。塔塔尔族人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塔塔尔族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

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区塔塔尔族人数较多。塔塔尔族主要是由古代保加尔人、钦察人和一部分蒙古人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历史较早。塔塔尔族信奉逊尼派,教法属于哈乃斐学派。塔塔尔族信教群众也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教义。塔塔尔族女人擅长刺绣,喜欢在各种服饰上绣上多姿多彩的花纹和图案。

中国人口最少的10个民族

1、塔塔尔族(3556人)

塔塔尔族是我们国家人数最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我们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他们属于欧罗巴人种,皮肤白皙,高鼻深目,服饰和维吾尔族差不多。他们原先是游牧民族,将匈奴往西边迁走以后,他们就成了西北的一个主要游牧民族,后来受到其他部落的干扰,就逐渐往内陆地区,和当地的土著居民通婚就成了如今的塔塔尔族。作为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截止到目前为止,塔塔尔族一共有3556人。

2、珞巴族(3682人)

珞巴族分布在西藏的珞渝地区,大约只有3682人,这个民族的服饰风俗和藏族类似,族中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活动。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也就是藏文,他们和外界几乎没有沟通,任何东西都是遵照自己的传统,比如打猎之类的,到现在妇女身上还穿的是布衣裙,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3、赫哲族(5354人)

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叫做赫哲族,现在的人口人数为5354人,他们使用的是赫哲语言,这种语言属于通古斯语的满语系。在我们国家各个地方都是有分布的,但没有具体的分布地点,大概就是在松花江沿岸,居住地区广阔,在历史上它的人数曾经有过巅峰,在清末年间还有1.2万人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据说是女真人的后代。

4、独龙族(6930人)

在云南省贡山怒族自治县内,有一个居住在独龙江领域的民族,被称为独龙族,目前一共有6930人。在这个民族,少女有纹面的习惯,但是现在已经取消,之所以叫做独龙族,是因为他们是怒族自治县独龙江领域最早出现的一批原住民,没有固定的语言以口语为主。独龙族有着自己的独龙江乡,这是他们唯一的聚居地方。

5、鄂伦春族(8659人)

赫赫有名的捕鱼民族鄂伦春族,他们是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也是最强大的狩猎民族之一。他们的语言,没有记录成文字,是一种口头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在元朝时他们就是属于游牧民族,也被称为北山野人。从鄂伦春族的衣食住行和歌舞等方面,可以鲜明的看出他们的狩猎民族特点,这个民族目前一共有8659人。

6、门巴族(10561人)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巴族的服饰和藏族有着一些类似,但也有着自己更独特的特点。这个民族有着自己通用的语言门巴语,但是他们没有文字,一般都使用藏文。在公元前7世纪,他们早在吐蕃王统治下的西藏活动,据说他们是西藏东北部土著的后人。目前为止,门巴族一共有10561人。

7、裕固族(14378人)

在中国的甘肃,有一个叫做裕固族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一支,同时融合了蒙古和西藏等部分民族。他们在唐代就是在边疆游牧的一个少数游牧民族,后来因为战乱和食物缺少分成了两拨,一波成为了裕固族,另外一拨则下落不明。作为中国排名第七位的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裕固族一共有14378人。

8、俄罗斯族(15393人)

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俄罗斯族在中国也是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大部分都是清朝年间从俄罗斯移居过来的,当时沙俄和清朝战争,其中败兵被送到了我们国家,现在的俄罗斯族人也多半是他们的后代,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在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分布,他们的习俗和俄罗斯人大部分都相同,如今在国内,俄罗斯族一共有15393人。

9、保安族(20074人)

保安族同样也是我们国家人数较少的一个民族,多分布于我们国家西北方向,甘肃以及青海新疆等地方,他们的人数为20,074人,他们和回族汉族交往比较多,所以也是比较开放的,官方语言也是多以汉语为主,传说它是蒙古那边迁徙过来的。

10、德昂族(20556人)

德昂族它也叫做崩龙族,是我们国家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他这民族多分布于我们国家云南和中缅交界处,民族的语言一般都是以汉语通泰语和景颇语为主,他们都是一小拨一小拨居住,但是分布的范围极广,在我们国家,它的人数有20,556人,这个民族和傣族,景颇族,佤族的民族的关系都比较好。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内蒙古、西藏、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广西等等。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是什么?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排行是怎么样的?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1、壮族16926381人

2、回族10586087人

3、满族10387958人

4、维吾尔族10069346人

5、苗族9426007人

6、彝族8714393人

7、土家族8353912人

8、藏族、6282187人

9、蒙古族5981840人

10、侗族2879974人

11、布依族、2870034人

12、瑶族2796003人

13、白族1933510人

14、朝鲜族1830929人

15、哈尼族1660932人

16、黎族1463064人

17、哈萨克族1462588人

18、傣族1261311人

19、畲族708651人

20、傈僳族702839人

21、东乡族621500人

22、仡佬族550746人

23、拉祜族485966人

24、佤族429709人

25、水族411847人

26、纳西族326295人

27、羌族309576人

28、土族289565人

29、仫佬族216257人

30、锡伯族190481人

31、柯尔克孜族186708人

32、景颇族147828人

33、达斡尔族131992人

34、撒拉族130607人

35、布朗族119639人

36、毛南族101192人

37、塔吉克族51069人

38、普米族42861人

39、阿昌族39555人

40、怒族37523人

41、鄂温克族30875人

42、京族28199人

43、基诺族20,899人

44、德昂族20556人

45、保安族20074人

46、俄罗斯族15393人

47、裕固族14378人

48、乌孜别克族10569人

49、门巴族10561人

50、鄂伦春族8659人

51、独龙族6930人

52、赫哲族5354人

53、高山族4009人

54、珞巴族3682人

55、塔塔尔族3556人

我国少数民族有四方面的特点:

一、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这里草场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

二、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汉族主要居住在内地和沿海各省市,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各省、自治区,但居住情况不象区划那样整齐划一,而是交错杂居。一方面汉族居民遍布全国,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聚居区。在许多民族自治地方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汉族人口在这些地方占有不小的比重。

三、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55个少数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不少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禁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大都有自己民族的节日。

四、宗教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些民族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宗教在少数民族生活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并深刻影响着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民族简介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调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民族。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 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 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

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600万(2000年);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2000年)(未包括中印争议的藏南地区60万珞巴族人)。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我国共有56个主要的民族,在这些民族中,很多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节日。

其中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旧历新年,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傣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 男人节,陇端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东乡族、回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要节日有“吉佳姆”、祭谷神节。满族有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

纳西族有火把节、撒拉族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藏族有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佤族有插种节、新米节。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白族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锡伯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抹黑节和西迁节。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彝族有有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仫佬族有牛生日、祭真武等。水族有“端节”。羌族的祭山会最为著名,京族的“唱哈节”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象脚鼓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象脚鼓是傣族的乐器。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传统乐器,据说,傣族中德高望重之辈过世后,象脚鼓是要作为特殊祭品随之入葬的。傣族人民对象脚鼓是十分敬重的,每逢傣族盛大节庆,人们都要请出象脚鼓,给鼓身穿上缀满装饰的五彩鼓衣,并在鼓尾插上孔雀尾羽,一边敲鼓,一边跳起“嘎光”。

象脚鼓又叫光亚,或称光吞,意为长尾巴鼓或短鼓。是傣族重要的民间打击乐器,深受傣家人的喜爱而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中。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傈、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象脚鼓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几块木料拼粘)制作。

象脚鼓通体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鸣体,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紧度。鼓身外表涂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