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周二联盟号火箭(Soyuz rocket)子级在新西兰上空燃烧后烧毁的景象令人惊叹,这个时机正好与执行进步号货运飞船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的联盟号火箭第三级Block I返回地球的时机相吻合。目击者表示,火球分裂成诸多碎片的过程持续了至少30秒,这与返程的火箭在上层大气中分解的过程一致。联盟号U火箭搭载进步号MS-03货运飞船于世界标准时间上周六21:41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成功在1分45秒后进入轨道。
俄罗斯联盟号火箭再入大气层形成“人造流星”
进步号MS-03货运飞船与火箭上面级分离,并于世界时间本周二0:20成功与空间站对接,Block I级则位于200千米处的轨道上,持续运转3天。由于Block I级相当大,当它在夜间返回大气层时,会呈现出燃烧的大火球的景象,并持续可见长达一分钟。由于上面级的运行轨道极低,且存在大量的大气分子,拖慢了上面级的速度,并导致其下降。由于使用过偶的火箭级质量很小且面积很大,它们下降的速度相对于大气的致密层显得非常快。
在下降过程中,轨道衰减速度增加,并根据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的影响,火箭级在2至4天之内会完全烧毁。在返回大气层过程中,Block I级在经过印度洋之前分别经过了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飞向塔斯马尼亚岛南部。由于火箭级周围存在等离子体,在天空看起来就像是个小点。当进入大气致密层后,火箭级被不断加热,并以7.8km每秒的速度迅速向下坠落,最终导致火箭级分崩离析。
当它在夜间返回大气层时,会呈现出燃烧的大火球的景象,并持续可见长达一分钟。
由于在下降过程中速度极快,火箭前端的空气被压缩了,造成了一种分子都被分解为离子的激波层,且温度逐渐加热至极致。距地面大约80千米的进入点标志着火箭瓦解的开始,激波层在火箭前段形成,分解的各个部分逐渐累积加热,最终导致绝大部分火箭结构的焚毁。返程过程中的减速机制在之后摧毁结构成分的过程中最高可达20倍重力加速度,而返程过程中达到的高温几乎可以融化火箭级上的所有金属物质。
绝大多数在返程过程中形成的碎片都会被完全烧毁,在上层大气层中留下一片尘埃,对火箭推进箱这种由一大片薄金属组成的物体来说尤为如此。而像球形压力箱和引擎部件则不会在此过程中烧毁,最终降落至陆地。大密度部件通常在轨道最低点继续延伸800至1300千米处进入大气层,根据返程观测的地点,撞击点很可能位于新西兰主岛西部。
导语:近日有一则资讯引起万众瞩目,那就是于4月9日凌晨4时,美国SpaceX公司成功在大西洋上回收火箭,这是SpaceX第一次实现一级火箭的海上回收。同时,这是世界首次在海上实现火箭回收。实现一级火箭回收的价值在于大大降低送往太空站物质成本。那么想了解SpaceX是什么吗 ?在此为您讲解。
人类史上首次将spacex火箭成功回收
SpaceX是什么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是一家由PayPal早期投资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2002年6月建立的美国太空运输公司。它开发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猎鹰1号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SpaceX同时开发Dragon系列的航天器以通过猎鹰9号发射到轨道。SpaceX主要设计、测试和制造内部的部件,如Merlin、Kestrel和Draco火箭发动机。SpaceX的多次航天试验都进行了现场直播,这创造了航天领域的一项新记录,被誉为当今世界最透明的航天公司。
人类史上首次将spacex火箭成功回收
4月9日消息,SpaceX在本周五发射猎鹰9号运载火箭搭载龙货运飞船向宇宙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随后其一级火箭在大西洋的无人船上实现成功回收。这是SpaceX第一次实现一级火箭的海上回收,去年12月他们在卡纳维拉尔角的地面上成功实现了一级火箭的陆地回收。
SpaceX预先将海上回收平台停泊在距离发射场以东约300公里的大西洋上。
发射地点位于美国东部的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在发射前,SpaceX预先将海上回收平台停泊在距离发射场以东约300公里的大西洋上。火箭在升空9分钟后,精准降落在大西洋的一条驳船(海上回收平台)上,整个降落过程相当完美,这也是该公司第五次尝试海上回收。
这次发射任务是用SpaceX公司的货运龙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这批3.1吨重的货物包括将和空间站对接的充气式太空舱。这艘太空舱重1.4吨,在太空展开后有4米长,最宽处达3.2米,内部空间达16立方米,它将在太空至少运行两年。
实现一级火箭回收的价值在于: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造价相当于大型喷气式客机,但过去大部分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的。据此前的消息,一枚猎鹰9号的制造成本接近6000万美元,而燃料成本只有20万美元。如果回收的火箭不需要大修,那此后向太空运送人员和物资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导语:今天4月27日凌晨2时,我国成功发射探空火箭,全名为“鲲鹏—1B”垂直探测试验探空火箭,任务在于研究低纬度地区电离层中高层大气。发射地点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中科院海南探空部。本次发射飞行顶点高度316公,从火箭起飞到溅落花费了10分钟最终圆满升空。对于提高探空火箭发射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4月27日,“鲲鹏-1B”863计划空间环境垂直探测试验探空火箭发射升空。
垂直探测试验探空火箭27日2时发射成功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于27日2时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中科院海南探空部发射了“鲲鹏—1B”863计划空间环境垂直探测试验探空火箭,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是中国在子午工程支持下恢复火箭探空活动后,再次开展空间环境垂直探测。任务精确获得空间磁场、电场矢量数据,对于深入研究低纬度地区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的空间环境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鲲鹏—1B”箭头配置的姿态控制系统、柔性碳纤维伸杆均为中国在探空火箭上首次使用,对提高未来火箭探空的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试验在海南探空部火箭发射场沿正西方向、87度仰角发射。火箭飞行顶点高度达到320公里,从起飞到溅落共飞行约10分钟。承担此次实验任务的运载器——天鹰3F型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研制。
我国成功发射探空火箭 :主要任务是探测研究低纬度地区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的空间环境
探空火箭成本低、研制周期短
据试验总指挥、空间中心主任吴季介绍,探空火箭是进行空间探测和科学试验的有效探测工具,相对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探空火箭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发射时间受限小。“利用探空火箭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垂直探测大气各层结构成分和参数,研究电离层、地磁场、宇宙线、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陨尘等多种日—地物理现象。”吴季说。
“鲲鹏—1B”的探空仪包括朗缪尔探针、双臂探针式电场仪和探测落球三种科学探测有效载荷。其中,朗缪尔探针和双臂探针式电场仪对空间等离层 70—300km高度范围内的部分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空间电场和磁场进行原位探测,获得数据。试验同时利用中科院海南探空部的地基遥感观测设备,进行标定和联合观测,研究电离层垂直高度的精细结构。
实现30公里高度以上大气探测
此外,火箭飞至100公里高度时释放了一个球形探空仪,通过下落过程中落球在不同高度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反演获得对应高度区域大气的密度、温度、风场,实现30公里高度以上临近空间大气气象要素的原位探测,对低纬度临近空间环境垂直分布特征开展研究。中科院海南探空部于1986年建立,除具备探空火箭发射能力外,还拥有近十种空间环境地基综合观测设备,其近赤道的地理位置在国际上具有突出的观测优势。
猜你感兴趣
SpaceX是什么 人类史上首次将spacex火箭成功回收
美国超级火箭计划2018年发射升空
我国火箭动力进入绿色无毒时代
很多人都知道,嫦娥四号探测器是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升空,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用哪个型号的火箭发射的你知道吗?
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用哪个型号的火箭发射的
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载能力达到5.5吨,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2018年12月8日凌晨02: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长征三号乙是中国用于商业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该火箭不仅有效提高了长征三号系列火箭高轨道的运载能力,形成了完整系列,而且由于其模块化、组合化设计思路,也为“三化”设计思想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载能力达到5.5吨,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长三乙火箭还可执行其它轨道要求的任务,并且还可满足有效载荷调姿、再定向和起旋要求,以及双星和多星发射的要求等。长三乙火箭可提供多种整流罩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
火箭少女101的成员有:郭颖、杨超越、孟美岐、赖美云、傅菁、吴宣仪、段奥娟、杨芸晴、张紫宁、李紫婷、徐梦洁。火箭少女101是中国内地流行乐女子演唱组合,该组合的主要成就有2018亚洲新歌榜最受欢迎团体奖、2018腾讯视频星光盛典年度团体奖、2019微博之夜年度最佳团体奖。
火箭少女101在2018年6月23日由腾讯视频推出的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总决赛成团之夜中正式出道。于2020年6月23日正式解散,并举行“遇见再见,火箭少女101告别典礼”。
成员介绍
郭颖,英文名Yamy,火箭少女101队长,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2017年6月14日,与马嘉玉、舒濛组成库奇卡乐团,并推出乐团首支单曲《把喇叭开到最大》,从而正式出道。
杨超越,1998年7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2018年,以腾讯视频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第三名的成绩加入限定女子演唱团体火箭少女101。
导语:讯 最近,长征七号火箭4.2米的整流罩被缓缓放入特制的海运集装箱里,它将搭乘“远望”航天运输船由天津港启程,经过1800海里,抵达海南文昌,于6月下旬首飞。这是中国航天历史性的一刻,长征系列火箭第一次由海路运往发射场。在此为您介绍5点航天常识不可错过。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中国首座海上航天城即将掀开神秘面纱,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6月下旬发射
长征七号采用全数字化手段完成研制,代表了我国近60年运载火箭研制领域的最高水平,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运载能力将达到近地轨道13.5吨,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运载火箭构型,实现我国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到2021年,长征七号将承担我国80%左右的发射任务。此外,长征七号还特别进行了防风防水设计,具备可经受住海南文昌发射场8级大风和中雨发射的独特本领。按计划,长征七号的首飞箭将于5月中旬抵达海南发射场,并按既定程序开展相应测试工作,预计6月下旬实施发射。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5点航天常识不可错过
1、下雨发射不耽误
现役中国长征火箭发射,选择窗口时都会专门避开雷雨天,而长征七号这样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则能在雨中发射。这是因为海南发射场气候潮湿多变,全年降水量很大,而且湿度很高,长征七号的燃料中有液态氧,它的温度是-183℃,因此表面会出现水蒸气凝结的现象。所以,长征七号专门进行了“防水”设计,可以实现中雨条件下的正常发射。
2、抗风设计站得住
海南文昌发射场的地面风非常常见和多变,相比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戈壁上每秒9米左右的风速,文昌发射场的风速经常达到每秒20米,为了能够保证火箭时刻都站得住站得稳,设计人员专门为它设计了防风减载装置,可以在8级大风的情况下进行垂直转运,抗风能力为目前长征家族之最。
3、体重大多是燃料
虽然长征七号火箭起飞重量接近600吨,其实这里面钢筋铁骨的结构和设备占重量比例很小,只有10%左右,大部分都是燃料。作为卫星等航天器前往太空的“专车”,“专车”自身重量越低,燃料越充足,能够运送的“乘客”也就越多。
4、提前加注不紧张
以往长征火箭发射前,会在几个小时前开始加注,而长征七号经过专门的设计和演练,它的液氧和煤油推进剂组合虽然属于低温燃料,但是可以安全停放24个小时,这使得它可以灵活应对多种发射需求,而且在发射前程序最为复杂的阶段,减少了工作量,可以为成功发射争取更多有利时间,提高可靠性。
5、发射平台不怕烧
长征七号火箭发射点火的刹那,温度会高达2800℃,和过去主要起支撑作用的钢制发射平台不同,海南文昌发射场使用的新一代发射平台里面装载着仪器设备,而且也需要多次使用,所以专门采用喷水降温和涂特种防护涂层等方式,使它不怕被高温摧毁。
》》》 长征七号6月于海南发射 火箭从天津运往海南等待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