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狗
万年历

千米

2021/9/26 13:11:24
万年历日历:千米知识
千米知识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要多了解中国的相关知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说说: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如钨矿,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虽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淮河与长江间一线以北地区,以温带、寒温带动物群为主,属古北界,线南地区以热带性动物为主,属东洋界。其实,由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横断山南北走向,两界动物相互渗透混杂的现象比较明显。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经济,其经济规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领先于世界。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

明(明朝前期实施海禁,后来隆庆开关,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清以来,中国固守农业经济,而西方世界在同一时期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遂落后于西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原来保守的农业经济体系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极大挑战。

中国效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后至中日战争开战前夕已顺畅发展,尽管其间受到内外因素的多重干扰。尔后直至中日战争和国共战争的结束,中国始有较为长期的和平发展时期。

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大陆近年至2010年,GDP超过72000亿美元,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位于世界中等水平(第89位),并逐渐受到资源限制和贫富差距加大的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中,广东为GDP最高的第一强省,浙江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日益紧密。


布达拉宫海拔多少千米

大家都知道,布达拉宫是一座古典的建筑,它代表的也是一段辉煌的历史。小编有些朋友还没去过布达拉宫,所以不清楚布达拉宫海拔多少千米?布达拉宫海拔有多高?这就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干货,希望大家看完这些内容后,能解决你心中的困惑。

布达拉宫海拔多少千米

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在布达拉宫可以直接看到拉萨的模样,拉萨四面都是山,看起来就像一个山坳里建造出了一个现代化城市。

布达拉宫海拔还是挺高的,初到拉萨的话不建议爬,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刚到可以看看外观,跟着藏民一起转布宫。记得顺时针转,在西藏不论是塔、寺庙、宫殿等统统都要顺时针转。

在布达拉宫参观需要遵循所有藏传佛教的禁忌,例如不能戴帽,不能拍照(指进入宫殿以后,宫殿外可以拍一些“外景”),不能踩踏门槛等等。所有游客都需在1小时内完成参观,因此在宫殿内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停留,参观结束后从布达拉宫西门出来,经后山下山坡到可以走到布达拉宫正门来。

购票须知:布达拉宫实行预售与限售结合的卖票制,每天参观人数限制2300人(散客票约700张),每天下午5时后预售次日以后门票,每人限买4张,必须提前一天排队领取购票凭证,而且必须有身份证号码,根据排队的先后,购票证上标明次日的参观时间,在布达拉宫的正大门持身份证购买门票进入。

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

白宫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现存布达拉宫最古的建筑是法王洞,9世纪时,布达拉宫因吐蕃内乱遭到破坏,仅存法王洞,洞内供着据传为松赞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

红宫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围绕着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从而与白宫连为一体。

布达拉宫的主要景观

宫殿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

壁画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

灵塔

灵塔,坐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

德央厦

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高级官员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央厦”。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要多了解中国的相关知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说说: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如钨矿,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虽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淮河与长江间一线以北地区,以温带、寒温带动物群为主,属古北界,线南地区以热带性动物为主,属东洋界。其实,由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横断山南北走向,两界动物相互渗透混杂的现象比较明显。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经济,其经济规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领先于世界。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

明(明朝前期实施海禁,后来隆庆开关,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清以来,中国固守农业经济,而西方世界在同一时期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遂落后于西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原来保守的农业经济体系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极大挑战。

中国效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后至中日战争开战前夕已顺畅发展,尽管其间受到内外因素的多重干扰。尔后直至中日战争和国共战争的结束,中国始有较为长期的和平发展时期。

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大陆近年至2010年,GDP超过72000亿美元,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位于世界中等水平(第89位),并逐渐受到资源限制和贫富差距加大的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中,广东为GDP最高的第一强省,浙江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日益紧密。


一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0.01平方千米。公顷为面积的公制单位(国际单位)。一块面积一公顷的土地为10000平方米,比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稍大。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都是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一般用“平方千米”做单位。

公顷还可以用ha表示,它是面积单位公顷的英文缩写,但是国内不推荐使用ha。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米,公顷,平方公里。当土地面积小且不规则时,需要将土地面积划分成一些三角形,用海龙公式计算出每个衔接三角形的面积,再加起来。大面积土地精确测量先分成小块面积逐块测量再加起来。大面积土地粗略测量先绘成地图,再在地图上测量。

平方千米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其定义是“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也是计量土地的单位,符号为km2。1公顷(ha)=10000/10^6平方千米=0.01平方千米(km2)。

面积的常用单位有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亩、公顷等。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平方百米=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长江长多少千米

在我国,长江和黄河可以说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其中,长江还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那么长江长多少千米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长江长多少千米

长江全长6387千米,一般称6300公里。长江的流域总面积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的沱沱河。其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长江是中国主要的运输河流,客货运输密集。长江是海路的延续,将内陆和沿海的港口与其他主要城市连成一个运输网,其中南京、武汉与重庆具主要作用。长江通过大运河与可通航的黄河及渭水相通,大运河还与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联系在一起。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加之长江沿线的航道不断得到整治,进入21世纪,长江航运迅猛发展。


一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千米

1公顷=0.01平方千米=10000平方米。公顷是公制地积单位,别称:平方百米,一块面积一公顷的土地为10000平方米,比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稍大。

平方千米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其定义是“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也是计量土地的单位,符号为km2。

平方米,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定义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在生活中平方米通常简称为“平米”或“平方”。港台地区则称为“平方公尺”。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公顷、亩、平方公里、平方米、平方厘米等。这里所说的换算,常指面积之间单位的互换计算。

公顷的单位符号用hm2表示,其中hm表示百米,hm的含义就是百米的平方(英文为squarehectometer),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顷。另外公顷还可以用ha表示,是面积单位公顷(hectare)的英文缩写。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米(m2),公顷(hm2),平方公里(km2)。